TD-SCDMA试题2.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2120874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D-SCDMA试题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TD-SCDMA试题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TD-SCDMA试题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TD-SCDMA试题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TD-SCDMA试题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TD-SCDMA试题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D-SCDMA试题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填空 1、 3G的目标是:全球统一 标准 ,统一 频段 , 无缝 覆盖2、 TD-SCDMA系统采用混合多址技术,集 TDMA 、CDMA 、FDMA、SDMA 技术优势于一身,因而具有 系统容量大 、 频谱利用率高 、 抗干扰能力强 等特点。3、 TD-SCDMA使用的双工模式是TDD ,载波带宽是1.6MHZ ,码片速率是1.28Mcps4、 TD-SCDMA目前使用的频段是 20102025 ,可以分为 9 个频点。5、 动态信道分配技术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慢速DCA ,把资源分配到 小区 ;二是 快速DCA ,把资源分配给 承载业务 6、 TD-SCDMA码资源规划主要包括:

2、下行同步码规划 和 复合码的规划 其基本原则是 不将相关性很强的码分配在覆盖区交叠的相邻小区或扇区内。7、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标准有 WCDMA 、 CDMA2000 、TD-SCDMA,分别是 FDD 、 FDD 、 TDD 双工方式。8、 TDD模式共占用核心频段 55MHz ,补充频段 100MHz ,单载波带宽 1.6MHz ,可供使用的频点有 93 个。因此,TD-SCDMA系统的频率资源丰富。9、 TD-SCDMA使用的关键技术有(回答其中六个即可) TDD技术 、 智能天线 、联合检测、上行同步、接力切换、动态信道分配10、 TD-SCDMA突发的数据部分由信道码和 扰码 共

3、同扩频。信道码是一个(OVSF)码,扩频因子可以取 1 、2 、4 、8 、16 11、 TD-SCDMA码资源规划主要包括: 下行同步码规划 和 复合码的规划 其基本原则是 不将相关性很强的码分配在覆盖区交叠的相邻小区或扇区内 12、 不同业务覆盖半径差别主要由于系统对各业务的 处理增益 不同引起二、判断 1、 在FDMA、TDMA、CDMA三种多址技术里面,CDMA技术能够提供的容量最大,实现难度最小。 ( F )2、 联合检测和智能天线技术的主要目的都是减小多址干扰。 ( F )3、 TD-SCDMA系统中,上行同步技术不是必须采用的技术。 ( F )4、 TD-SCMA系统使用的扰码是

4、GOLD序列。 ( T )5、 接力切换占用的系统资源和软切换是一样的。 ( F )6、 当前TD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一般为25dbm。 ( F )7、 TD-SCDMA系统中,三个类型的L1控制信号:TFCI 、TPC、SS都是在每10ms无线帧里发送一次。 ( F )8、 每个5ms的子帧有两个转换点(UL到DL和DL到UL),第一个转换点固定在TS0结束处,而第二个转换点则取决于小区上下行时隙的配置。 ( T )9、 TD-SCDMA系统中,克服干扰的手段是智能天线,扰码,联合检测。 ( T )10、 同一个时隙上不同扩频因子的信道码是相互正交的。 ( T )三、选择题 1. 基于定位的业

5、务属于( A )A. 会话类B. 流类C. 交互类D. 背景类2. TD-SCDMA被写入3GPP( A )版本规范中,标志着TD-SCDMA成为可商用国际标准? A. R4B. R5C. R6D. R73. 3G的三种主要制式都是采用( CD )接入方式。A. 空分多址B. 时分多址C. 码分多址D. 频分多址4. TD-SCDMA中扩频使用的正交化码是(D )。A. 卷积B. GOLDC. TurboD. OVSF5. TD-SCDMA系统的网络结构有哪几部分组成 ( ABCD ) A:用户识别模块域 B:移动设备域 C:无线接入网域 D:核心网域6. 能够极大改善TD-SCDMA系统多址

6、干扰的一项关键技术是( A )A. 联合检测技术B. 智能天线技术C. 时分双工技术D. 软件无线电7. TD-SCDMA不支持的一项切换技术是:( C )A. 硬切换B. 接力切换C. 软切换8. TD-SCDMA系统中功率控制步长可为:(ABC ) A、1dB B、2dB C、3dB D、4dB9. PCCPCH的强度是能够反映出()的指标( B )A. 容量B. 覆盖C. 接入D. 切换10. TD-SCDMA 优化中Cluster定义是( B ) A 10-15个站点B 20-30个站点C 40个以上D 50个站点11. 无线网络规划中我们关心的4要素:覆盖、容量、质量、( A )A性

7、价比B 实施难易度C 实际承载用户D 站点总数12. TD-SCDMA中功率控制的速率是( B )。 A、100HZ B、200HZ C、1000HZ D、1500HZ13. 一条12.2kbps语音业务的上行链路可以占用( AB )码道。 A、1个 B、2个 C、3个 D、4个14. 在TS0TS6这7个常规时隙中,TS? 总是固定地用作下行时隙来发送系统广播信息,而TS?总是固定地用作上行时隙。(A ) A:TS0,TS1 B:TS1,TS3 C:TS4,TS5 D:TS0,TS415. TD-SCDMA的下行扩频因子可以是 (AE ) A:1 ; B:2; C:4 ;D:8; E:161

8、6. 当前TD使用的频率范围:( B )A. 2011-2016B. 2010-2025C. 2025-2040D. 1815-183017. TD-SCDMA当前可以使用的频率共有:( B ) A 10个B 9个C 11个D 16个18. TD-SCDMA系统的码片速率是( C )A. 3.84McpsB. 5McpsC. 1.28McpsD. 1.2288Mcps19. 能实现检错纠错功能的操作是( B ) A. AMR编码B. 信道编码、交织C. 扩频D. 加扰20. 当前TD网络容量主要受限于( C )A. 频率B. 时隙C. 码道D. 处理能力21. TD-SCDMA系统中,一个专门

9、分配给上行链路的常规时隙是( B ) A、TS0 B、TS1 C、TS2 D、TS3 E、TS422. 智能天线每隔( A )进行一次波束的赋形 A、5ms B、10ms C、15ms D、20ms23. 由时隙帧结构决定的理想条件下最大覆盖半径为( A )km。 A、11.25 B、22.5 C、30 D、41.2524. TD-SCDMA系统中,在提供2Mb/s业务时采用了( B )的调制方式。 A、QPSK B、8PSK C、16PSK D、16QAM 四、简答题1. 请将“TD-SCDMA”的英文全称写出并用中文解释 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10、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技术)。2. TD-SCDMA频段的有哪些? 18801920 20102025 230024003. TD-SCDMA系统有哪些技术优势? TDD技术智能天线(提高接收灵敏度 降低干扰 增加了系统容量 降低基站系统成本 提高系统可靠性)联合检测(降低干扰)同步CDMA(降低码道间干扰,提高CDMA容量 简化硬件,降低成本)软件无线电(满足不同的需求 支持多种标准 快速改变运营模式 未来技术趋势)接力切换(所有的码可用于业务信道克服了软切换的弱点)动态信道分配功率控制(开环功控、内环和外环闭环功控)4. 简述TD-

11、SCDMA系统采用了哪些先进技术? TDD技术、智能天线、联合检测、上行同步、接力切换、动态信道分配、软件无线电5. TD-SCDMA系统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TD-SCDMA系统采用不需配对频率的TDD(时分双工)工作方式,以及FDMA/TDMA/CDMA相结合的多址接入方式。TD-SCDMA系统还采用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同步CDMA、接力切换及自适应功率控制等诸多先进技术,与其它3G系统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1)频谱灵活性和支持蜂窝网的能力(2)高频谱利用率(3)适用于多种使用环境(4)设备成本低 6. 频点规划的时候要考虑哪些问题? 1、考虑可用频点

12、资源多少2、考虑用户数和用户构成3、考虑业务类型和业务量4、考虑我们的站型选择7. 简述TD-SCDMA网络规划的流程? 1、需求分析2、规模估算3、基站选址4、预规划输出5、基站调整6、规划输出8. TD-SCDMA系统的网络结构有哪几部分组成 用户识别模块域、移动设备域、无线接入网域、核心网域9. TD-SCDMA的覆盖特点是什么? 1、不同业务的覆盖半径是基本相同的。2、下行覆盖要略大于上行覆盖,即上行覆盖受限。3、下行公共信道(TS0)的覆盖与下行业务信道覆盖相当,且略大于上行业务信道的覆盖。10. TD-SCDMA系统为何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 1、TD-SCDMA单载频仅有1.6M的带宽,在相同频谱宽度内,系统可支持更多的用户数和更高速的数据传输2、自适应或预设调整上下行时隙分配方案来响应不同业务上下行数据量的需求差异,进而提供高速的下行数据业务,提高频谱利用率 。3、由于TD-SCDMA采用TDD技术,不需要对称的频率资源,可以利用比较零散的频率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