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鸭病防治技术.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211742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鸭病防治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常见鸭病防治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常见鸭病防治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见鸭病防治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鸭病防治技术.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辑部老师您好: 我的两篇论文在编写期间,滨州市畜牧站杜高唐和惠民县李庄兽医站高传喜同志参与资料提供和校对,对本文完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申请在作者一栏中添加两位作者,请予核准。 马耀梅常见肉鸭疫病与综合防治博兴县吕艺镇畜牧兽医站马耀梅 惠民县李庄兽医站高传喜 滨州市畜牧站杜高唐摘要:肉鸭养殖是目前养殖户短平快致富产业。但是由于疫病造成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肉鸭养殖效益。本文总结了几种肉鸭常见疫病、营养病、混合感染病症状及防治技术,为我市肉鸭发展保驾护航。关键词:肉鸭 常见病 防治随着肉鸭养殖的迅猛发展,疫病发生和死亡率居高不下(肉鸭成活率平均为94.6%)成为制约肉鸭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的瓶

2、颈因素。本文通过深入养鸭户调研,总结了以下几种肉鸭常见疫病、营养病、混合感染病的症状及防治技术,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帮助,促进樱桃谷鸭产业的健康发展。1.鸭坏死性肠炎。本病又称烂肠瘟,是由坏死杆菌感染鸭的肠道后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特征是肠道粘膜坏死,排黑色稀粪。病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土壤、污泥塘、动物饲养场等处均可发现,甚至常见于健康动物的肠道内。当鸭肠道粘膜损伤或细菌、寄生虫感染,将粘膜破坏,或鸭群饲养管理不良,鸭棚潮湿、营养缺乏时最易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潮湿、炎热季节多发。发病多见于成年鸭。1.1症状。病鸭精神萎靡,鸭体消瘦,拉出腥臭的黑褐色稀粪,肛门周围

3、常粘有粪便。食欲下降,甚至废绝,有时见病鸭口中吐出黑色液体。剖检:打开腹腔,恶腥臭气味扑面而来。肠粘膜充血、水肿,肠壁增厚,严重者肠粘膜坏死,甚至肠壁穿孔。肠粘连,发黑。肾肿大,肝肿大,质脆。1.2防治。1.2.1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是青霉素、痢特灵、杆菌肽,另外可选用阿莫西林、林可霉素、百服安。在临床上往往采用多种药物交替使用。1.2.2加强饲养管理,以提高抗感染能力;同时做好鸭舍的卫生和日常消毒工作。在多发季节,可用上述药物进行预防。2.鸭病毒性肝炎。鸭病毒性肝炎病原体是一种肠病毒。是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90%,主要危害4-10日龄雏鸭。2.1症状。感染后潜伏期1-4天。突然发病

4、,迅速传播。病鸭精神萎顿,眼半闭、嗜睡状,并见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或背着地、转圈,双脚痉挛性运动,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姿势。上述症状出现几分钟至几小时内死亡。剖检后肝脏肿大、质脆,被膜下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出血斑。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肾、脾有时肿大。2.2防治。2.2.1利用高免血清和康复鸭血清肌肉注射0.5ml,进行预防。也可用免疫过母鸭产的蛋,制成免疫蛋黄,给病鸭每只注射1-1.5ml。2.2.2雏鸭增喂适量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以增强体质。不同日龄雏鸭严格实行隔离分开饲养。3.鸭瘟。鸭瘟常见头颈部肿大,故有“大头瘟”之称。病原是一种疱疹病毒。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鸭对该病毒都

5、有很高的易感性。本病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但通常在春、夏、秋季流行最严重。3.1症状。潜伏期2-5天,体温42,精神、食欲较差,体温高达44时,拒食,口渴好饮水,两脚发软,羽毛松乱,翅膀下垂,行动迟缓。严重时伏地不能行走。排绿色或灰绿色稀便。眼脸肿胀,流泪,分泌浆液或脓性粘液。鼻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常见头颈部肿胀。病程一般3-4天,最后衰竭而死,死亡率90%以上。3.2防治。本病无特效药,主要是搞好预防接种和加强饲养管理。3.2.1注射鸭瘟鸡胚弱毒苗,2月龄以上鸭200倍稀释液胸肌注射1ml;初生雏鸭用50倍稀释液腿部肌注0.25ml。3.2.2加强饲养管理,鸭舍、用具和运动场定期消毒,保持清

6、洁卫生,不到疫区放牧。4.鸭副粘病毒病。病原是鸭副粘病毒,以侵害消化道和呼吸道为特征的传染病。4.1症状。病初病鸭食欲减少,羽毛松乱,饮水增加,缩颈,两腿无力,孤立一旁或瘫痪。羽毛缺乏油脂,易附着污物。开始排白色稀粪,中期粪便转红色,后期呈绿色或黑色。部分病鸭,呼吸困难,甩头,口中有粘液蓄积。有些病鸭出现转圈或向后仰等神经病状。剖检:发现肝、脾肿大,表面和实质有大小不等的白色坏死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出血、坏死,结肠见豆状大小溃疡。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点。鸭口腔粘液较多,喉头出血,食道粘膜有芝麻大小灰白色或淡黄色结痂,易剥离。4.2防治。4.2.1对鸭群立即接种鸭副粘病毒疫苗,每只肌注0.

7、5ml。4.2.2发生副粘病毒病时,易并发大肠杆菌病,应加强对大肠杆菌病的预防和治疗。4.2.3鸭棚舍、用具、场地彻底消毒(包括流动水面)。5.磺胺类药物中毒。服用磺胺类药物时间过长,或用量过大都会引起肉鸭磺胺类药物中毒。5.1症状。急性中毒的病鸭表现为兴奋、拒食、拉稀、痉挛、麻痹等症状。慢性病例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少、腹泻,粪便呈酱油色。病鸭出现溶血性贫血,产蛋量减少或产软壳蛋。5.2防治。停止喂服磺胺类药物,同时喂给15的苏打水。6.黄曲霉毒素中毒。肉鸭吃了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即引发本病。6.1症状。本病以损害肉鸭肝脏为主要特征,病鸭的食欲逐渐减退,生长缓慢,脱毛、跛行、抽搐,死前呈角

8、弓反张样。本病的死亡率可达100。6.2防治。该病无有效药物治疗,只要停喂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很快就会停止发病。因此,在高温多雨季节,饲料要注意防霉。7.食盐中毒。误食(饮)含盐量过大的饲料(饮水),均会引起食盐中毒。7.2症状。病鸭食欲不振,渴感增强,口、鼻流出黏液,精神委顿,两脚无力,行动困难,常瘫痪,呼吸困难,鸣叫不安。7.3防治。立即停喂含盐的饲料与饮水,给予加糖的清洁饮水,并多喂些青绿饲料。8.混合感染。当前的禽病在发生和流行上,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相当普遍,使对禽病的诊治和防治越来越复杂,现举曲霉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病例。8.1症状。病鸭采食量减少、饮水增多、羽毛松乱、精神不佳,

9、排出含有气泡的灰白色糊状稀粪,继而排出黄色或绿色糊状粪便,有的泄殖腔红肿外翻、眼睛流泪,眼睑被粘性分泌物粘在一起,有的还可挤出豆粒大的灰黄色干酪样分泌物,生长缓慢,迅速消瘦,病鸭打喷嚏、甩鼻、张口呼吸,部分病鸭可见摇头或头颈扭曲、转圈,受刺激后表现更为突出,身体平衡失调,甚至后退倒地,最后虚弱而死。剖检:腹腔内充有淡黄色液体和胶冻样液体,肠管内充满气体,粘膜呈条、片状出血,肝脏肿大并有灰白色坏死灶,心包内充有胶冻样渗出物,脑膜水肿,有针头大的出血点,气囊和肺部变化突出,在肺脏、胸腹部气囊、胸腹腔浆膜、心外膜、肚脐上有米粒大至黄豆粒大的黄白色结节,呈球形,易剥离,质地坚硬,呈橡皮样,胸腹部气囊膜

10、增厚,呈云雾状混浊,有的病鸭可引起肺水肿,整个肺脏成为黄白色干酪样物,切面可见大小不等的圆形黄色结节。8.2治疗。8.2.1可肌注庆大霉素,1万国际单位公斤体重,每日2次,连用3天,或每公斤体重5000单位拌料,连用4天,同时卡那霉素饮水,每只鸭1.5万单位,每天2次,连用4天。8.2.2每100只鸭用50万单位的制霉素,拌入少量饲料中饲喂,每日2次,连喂5日,同时用硫酸铜饮水(1:3000)连用5天,并在饲料中加喂维生素C粉,每100千克饲料中加100克维生素C。8.3.3上述措施应综合应用,另外加一些辅助措施:鸭舍、用具用0.5的过氧乙酸消毒,每天1次,加强鸭舍通风,及时清除潮湿垫料,不使用发霉的饲料和垫料,及时灭鼠。马耀梅,女,山东省博兴县吕艺镇畜牧兽医站,助理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研究推广工作。邮政编码:256506联系电话:05433386961 1321040022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