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读后感15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2117217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弟子规读后感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弟子规读后感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弟子规读后感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弟子规读后感1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弟子规读后感1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弟子规读后感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弟子规读后感15篇(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弟子规读后感15篇仔细品尝一部名著后,大家肯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弟子规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弟子规读后感1弟子规是依据三字经编写的。其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殊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其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就比如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密。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虚心尊敬慈爱博爱的心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以下是我阅读后的点滴体会。所谓“弟子”就是学生,活到老,学到老,做圣人的学生。“规”是什么意思?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尽的道理,做人应尽的

2、规范。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仔细地去学习、去感悟,就会明白很多的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行以做,有了做人的准绳,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推断,刚好订正自己错误的言行。“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在过去孩童都懂得的道理,我们现代人又有几人能知晓呢? “长者先,幼者后”,有好吃的长辈先尝。所以,在我们的人生理念中,长辈就是太阳,我们是星星,恒久围围着太阳转。原来这本书是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大约和三字经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们现在的人,普遍缺乏这种教化,所以现在学习这本经典也是恰

3、当的。特殊是当今,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化,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今后,我还会深化内心地反复读诵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并提高自己的修养。弟子规读后感2“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假如你不经意间经过我的家,你准会被这琅琅的书声吸引。暑假里,老师让我们学习背诵了弟子规,这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书中有一句话让我感受最深,那就是:“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意思是说,父母

4、教育我们的时候,我们要细致地听;父母指责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要虚心听从。记得从我上幼儿园起,爸爸妈妈就常常对我讲,看书、看电视时要爱惜眼睛,爱护视力。可我却偏偏不听。看电视、电脑的时候,与电器挨得很近,大人提示我,我还对他们发脾气;沉迷于课外书中,经常一个半天都不让眼睛休息一下,甚至为了一时的痛快,躺在床上看书,光线太暗也不知道开灯。大人们的严厉警告,我都不以为然。慢慢地,慢慢地,我的视力越来越差。最终,我成了名副其实的近视眼。现在,眼镜成了我每天形影不离的负担,到哪儿都要带着它。吃东西的时候热气一熏,我就什么也看不见了。爸爸说,假如我再不留意的话还会影响到我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直到这时,我

5、才懊悔当时没有听爸爸妈妈的话,可为时已晚。因为医生说,近视以后视力想复原是几乎不行能的事。正所谓“不听父母言,吃亏在眼前。”弟子规让我懂得了许多,它就像我的一面镜子,使我看到了我在生活中的缺点。啊!我最终知道了老师叫我们读弟子规的用意了学会做人,做一个孝顺父母、敬重老师、团结同学、珍惜时间、诚恳守信、仔细学习的人!弟子规读后感3晚上,伴着习习凉风,我翻开了弟子规,映入眼帘的是“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这样一句话。细看底下的注释,我看到了这句话的意思:至于外表穿着,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猛然间我想了“君子忧道不忧贫”这句古话。躺在床上,思绪随着凉风飞呀飞

6、,飞到了西晋这个时期,我看到了年轻时的阮咸。虽然他家里并不富有,吃的穿的也很平常。可是他在有钱人面前却悠然自得,一点也不自卑。六月六日这一天,每一个都把自我的衣服拿到太阳下头晒。阮咸也不例外,他依据当时的风俗,也把自我的衣服晾起来,路上望见阮咸晾晒自我的旧衣服,都来观看。但阮咸一点也不在意,他认为:富贵不是能够夸耀的资本,贫寒也不是耻辱,人活着是否有尊严关键在于他的德行和学识。思绪不再飘飞,回到了此刻的生活。我看到了在一个幼儿园门口,一个小女孩竟然对他的同伴说送自我上学的父亲是她们家的司机!可笑可悲的背后是深深地思索:我们的社会怎样啦我们的孩子怎样啦讲究物质的奢糜与攀比竟让纯真的孩童至此!试想

7、一下,假如都以此刻的这个趋势发展下去,那么10年后,20年后,甚至100年后的今日,我们的子孙后代将变成怎样样的人呢到时候吃穿的攀比又将如何呢多数的问号在我脑海中回荡,久久不能散去多亏了这本弟子规,他提示了我们,他唤醒了我们,他告知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告知了我们将怎样做好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过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弟子规读后感4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从小就很喜爱读书。为了读书,我甚至会废寝忘食。四年级时,全国掀起了朗读弟子规的热潮,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小故事,我便喜爱上了这本书,被它所吸引。因为这本书影响之大仅次于三字经。从这本书中,我明白了许多,学会了限制自己,懂得了做人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

8、同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然而,我并没有坚持下去五年级时,班里选班长,老师用投票的方法,我并没有选上。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对我说:“崔志颖,你知道为什么大家没有选你吗?这些日子你的成果不容乐观。”我愣住了,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放学回家后,我走到卧房,拿起弟子规,读了起来。熟识的语句,熟识的故事,熟识的一切。莫非我真变了吗?突然想起了那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我做到了吗?“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我又做到了吗?我欺瞒了我自己。我又起先读弟子规了,又看到了那些从前的挚友。代父从军的花木兰;酷爱学习的杜林;孝心

9、感天的王祥;处事大度的虞舜;卖葬父的董永;重义轻财的卜式;诚意所至的裴度;学识渊博的司马光。他们都是值得我学习的榜样,弟子规让我懂得了很多,我从中明白一些为人处事的方法,增长了学问,获得了人生的启迪弟子规,它使我受益非浅!弟子规读后感5”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从上学期起先,我们一遍遍诵读着琅琅上口的弟子规,一次次倾听着弟子规给我的深刻的教化,弟子规作为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给了我许多收获,许多启发。弟子规中的一字一句就像一位智者的亲切教育,下面,我就来谈谈让我体会最深刻的一条吧。“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意思是:父母教你的时候,你应当刚好

10、回答;父母叫你去做一件事时,你不行以拖拉;父母教化你时,你应当静静地听,即使父母错了,也不能指责他们。但比照我的行为却经常相反:晚上,我正在看电视,妈妈叫我去吃饭,我始终没有应声,直到妈妈走过来,我才及不耐烦地答应了。但是,自从我学习了弟子规之后,就再也没有这样过了,因为弟子规让我懂得了敬重师长,孝敬父母的道理。是啊!弟子规就像一位无声的老师,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教化着我们,静默地开导着我们,让我们健康的成长着。读了弟子规,让我获得了打开胜利之门的密钥,指引着我们的人生道路,丰富我的学问,充溢我的生活,让我沉醉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除了这些,弟子规中的很多地方也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感悟、体会的

11、,只要同学们仔细体会,肯定会悟出其中隐藏的很多“珍宝”!同学们,让我们来细细地品尝弟子规吧,他会教育我们怎样学习,怎样做人,它就是我们身边的良师益友,是我们的校内沉醉在弟子规的洗礼中!弟子规读后感6“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四句话是特地对我们这些未成年人说的。也是引指后人要这样做的,但炎黄子孙们总有一些人不按书上说的做。我也望见了一些事:一个假期,我写完了作业。约了几个挚友玩儿,我唱这小曲儿,走在路上。突然望见了一群小孩儿在踢足球,但有一个大人始终在不停的叫卖着一个小孩儿,说是去上英语课。但那个小孩儿拒绝了,还说什么上课,上课,每天上课烦死了,还不如

12、每天在这里踢球。那个大人听了,二话不说,硬把那个小孩儿拉了回去,那个小孩哭了,但那个大人还在说他,还说以后不许踢球.我不禁想:为什么他们不按书上说的去做?他们难到只看书,不懂书中的意思吗?书只是样品吗?“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四句话出自于弟子规的前四句,大意是父母叫你,你就要立刻回答,父母让你干什么你就立刻干什么,父母教化你,你要恭尊敬敬的去听,父母责被你你就要接受并改正。着这些话句句是在告知我们做人的基本道理,但现在,炎黄子孙大部分都不照书上说的去做,我也望见了一件事:有一天,我和妈妈到商店买书,对面就是玩具店,这时,又有一对母子来到书店,那个小

13、孩望见玩具吵这要买玩具,这孩子的母亲劝道:“家里有好多了,回家再玩吧。”但那小孩不听,硬要买,说着说着还哭了起来,那孩子的妈妈见孩子哭了,只好买了一个,然后看书,看到这儿,我想:假如全部人都不按理做事,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弟子规读后感7这个暑假,大队部给每位同学布置了一项任务,就是写一篇弟子规的征文,于是,我让妈妈买了一本弟子规。细致阅读起来,弟子规讲的是怎样做一个真人君子,怎样为人处事,做一个正直的人,品德高尚的人,怎样尊老爱幼。里面的一句句话语里,都有一个个大道理,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让我们听父母的话,孝敬父母,遵重长辈,让我最受教悔的是孝子王祥,王祥经继母常常

14、在他的父亲面前说王祥的坏话,因此,父亲不再像以前那样宠爱他,并让他每天地干粗重的活,熬煎他,但王祥对继母却毫无怨言,而且侍奉她更加的周到细致。真孝顺啊!有时候妈妈喊我有事,我装聋作哑,爱理不理。有一次,我做错了事,妈妈过来教训我,我就跟妈妈吵了起来,看看王祥,他的继母这么对他,他都周到的孝顺父母,而我,却为了一点小事和父母吵吵闹闹,连王详的一点也比不上,王祥为了继母想吃鱼,在冬天不顾天寒地冻,下水捉鱼,还有一次他继母想吃烤熟的黄雀,来刁难,于是王祥就想尽方法,千辛万苦,王祥的真心感动了上天,苍天成全了他,王祥才捕获到一只黄雀,而且亲自烧烤,双手拿给继母吃。王祥因此就成了远近著名的大孝子。我要向

15、王祥学习,爱父母,尊长辈,爱护弱小,培育良好道德品质,做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好孩子。弟子规读后感8“明明,别玩了,快去写作业。”“知道了!知道了!我立刻去。”“你今日在学校中饭都吃了些什么菜,吃饱了吗?”“吃饱了,吃饱了,别老是问我了。”“明天周一,去学校别忘了系红领巾。”“我知道了!”.“妈妈你真是啰嗦,我耳朵都要长茧了。”父母的千叮万嘱,在我们心里就是“啰嗦烦人”;父母的良苦专心,我们却误会为“多管闲事。”“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让我感到非常惭愧。“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做哥哥的要爱惜弟弟,做弟弟的要敬重哥哥。这样兄弟之间才能够和谐相处。每次我有好吃好玩的东西,我会记着给弟弟留一份。遇到弟弟不讲理的时候,我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对他凶,在和弟弟的相处中,我学会了共享和谦让。记得有几次放学和几个同学结伴回家,事先也没有电话通知父母,等到了同学家玩得忘了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结果让妈妈担忧的到处打电话询问,最终确定在同学家才放心。还有一次妈妈和我闲聊说起:说我从一年级到现在也学了不少爱好班,惋惜的是没有一项能许久坚持下来,对待爱好课提不起热忱,主动性不高,回来以后也不练习,结果都半途而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