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周周练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2114949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月9日周周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3月9日周周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3月9日周周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3月9日周周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3月9日周周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月9日周周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月9日周周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班历史周周练 0123-9 贾广民一 选择题1周朝乐队总称“乐悬。从其称谓可知当时乐队主要以悬挂钟、磬一类乐器为主体的。乐队有四种类型宫悬、轩悬、判悬、特悬。“正乐悬之位,王宫悬,诸侯轩悬,卿大夫判悬,士特悬。”从周朝乐队组织及其规定来看,决定其划分与组合方式的依据是.听者身份 演奏曲目 .演奏者年龄 D.地点方位2 诗经卫风氓中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A.青年男女恋爱完全没有自由 B商品交换仍然存在实物交换形式C.父母不再干预子女婚姻 。封建纲常礼教严重束缚人们思想3 “文王(商朝

2、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儒家的“仁政”学说 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法家的“法治思想 D庄子的“齐物”观点4 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主张用仁爱之心调节社会关系 B。强调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 。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 下面根据施和金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分布整理而成的“中国古代战争密集区简表。它无法反映出时期战争密集

3、区秦汉今徐州荥阳西安秦州吐鲁番一线(即今陇海、兰新铁路一线)魏晋南北朝黄河、长江之间南宋淮河-大散关一线明朝东南沿海、北部边疆秦汉至南宋北方战事多于南方 B战争密集区呈由北向南转移的趋势变化趋势与经济重心转移相关 D河南地处中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以下对柳、黄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柳宗元的目的是肯定帝制的合理性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二人所处时代不同,批判的内涵不同,都有其合理性两种观点恰好相反,所以其中应该有一

4、个是错误的A. B C 7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以下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火旁的“炮”最早可能始于宋代 B。“相”退出历史舞台源于内阁的设置C.“楚河、汉界”源于春秋战国的历史 D“围魏救赵”的象棋战术源于战国史8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依据这一定义,下列属于研究先秦时期历史的“原始史料”是:A资治通鉴对分封制的评述 。商朝甲骨文对日食的记载C史记对商鞅变法的评论 D九章算术对勾股定理的记载9明史记载:“明景帝要易储,恐廷议时群臣反对,事前赠阁臣陈循等人白金,又派太监恫吓.这一材料从本质上说明

5、明朝的政治比较清明,皇帝较多采纳臣下的意见B。内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很高C.君主采用多种手段驾驭臣下 。官僚制度对君主权力有一定的约束0明朝海瑞说:“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丘浚说:“井田既废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贫富不均。”“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不免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终莫若听民自便为之德得.”对这些材料理解、判断错误的是 海瑞正确的分析了明朝的土地问题,提出了科学的解决办法丘浚客观的分析了我国封建土地制中的一些问题他们都看到了土地不均这一封建社会的现象他们都认定限田、均田是稳定统治秩序,消除贫富不均现象的基本良策A. B C D“以天下之权,

6、寄天下之人”“夫使县令得私百里之地,则县之人民皆其子姓,县之土地皆其田畴,自令言之,私也;自天子言之,所求乎治天下者,如是焉上矣”11下列哪一组是对顾炎武的主张及历史作用的正确解读反对高度集权君主专制政体 “以分权于下”实现对中央的制衡动摇了清初君主专制统治的根基 推动了清朝的启蒙和革命A。 B. C 。12 “效果历史”的提出者德国学者伽达默尔说:“在构成我们的存在的过程中,偏见的作用要比判断的作用大,我要为积极的偏见恢复合法地位.偏见并非必然是不正确的或错误的,并非不可避免的歪曲真理,事实上,它为我们整个经验的能力构造了最初的方向性。”以下对他这段话的理解,比较恰当的是A.偏见是不可避免的

7、,它是我们历史认识过程中的组成部分B历史认识过程中应尽力追求真实的历史C。历史不仅是认识过去,更是理解现在和未来D.判断也是偏见的组成部分13、唐朝杜牧在上宣州高大夫书说:“自去岁前五年,执事者上言,云科第之选,宜与寒士,凡为子弟,议不可进。熟于上耳,固于上心,上持下执,坚如金石,为子弟者,鱼潜鼠遁,无入仕路.”材料反映了当时的选官制度A。层层推荐 B注重门第 C。唯才是举 D.打击贵族14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历史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A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秦亡不是因为郡县制B.昌南自昔号瓷都,中外驰名誉允孚景德镇制瓷技术远近闻名C。(唐)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科举制中进士科难度更

8、大D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法律代表公共意志15 林琴南(1852124年),即林纾,不懂外文却翻译了17多部外国文学著作,确立了作为中国新文化先驱及译界之王的地位。光绪辛丑年,林琴南“恶其名不典”,把汤姆叔叔的小屋易名为黑奴吁天录。他真正的动机是 A。纠正斯托夫人给小说取名的不当 B.林纾“不谙西文”,故作典雅C“触黄种之将亡”,爱国保种 D.声援美国黑人反对种族歧视16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A.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

9、用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思想D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1依下表182-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分析不正确的是时期乡民迁出总人数迁至他乡种田人数迁至城镇做工或从事小商业人数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182-142929001850-9721498188-19111560183912-934307796A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移方向是由农村到城镇、国外B乡民迁居谋生的手段由他乡种田转化为做工或从事工商业C迁居谋生与国门打开,自然经济解体有密切关系第三、四时期做工或从事工商业人数激增,与清政府的政策扶植、日本侵略相关18在政治对话和论述中加入诗词,这是中国一个从政的传统。

10、以下这些诗词恰如其分地描述了20世纪下半期某次会谈进展的情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次会谈是.中英香港问题谈判 .重庆谈判 北平和平解放之和谈 D.国共第二次合作之谈判9 下列三幅漫画,反映了建国后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变化。有关漫画内容解读不正确的是图一上世纪6年代 “光有钱买不了东西” 图二上世纪70年代 “有点钱买不着东西” 图三 上世纪80年代 “提着钱不知买啥东西”图一时期实行计划经济,商品凭票供应 B。图二时期生活物资匮乏,商品供应不足。图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商品供应充足 。图片说明经济体制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如果当时

11、你是雅典城邦中最支持梭伦改革的人,那么你最有可能是A。贵族 B.新兴工商业者 C外邦人 D.奴隶2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了。这说明A.雅典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 公民大会是日常司法机关C.雅典公民通过投票参与国家管理 。雅典公民利用陶片投票选举最高权力机构2历史学家斯塔诺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7世纪,这种“新组织”使 A荷兰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C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荷兰夺去新阿姆斯特丹并改名纽约3法国175年

12、宪法和187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使两国走上了代议制道路。下列关于它们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国家元首无权任命内阁(政府)成员 国会由两院组成国家元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的权力 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A. B C D. 1646年,法国枢机主教马扎然指出,“如果大不列颠国王恢复了过去的政权,即使相信它将会成为我们的敌人,也要比英格兰和苏格兰变成共和国好一些。”这表明A。法国希望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B法国担心英国革命扩展到法国 C。法国希望英国学习法国的共和制 D.法国担心英国与法国关系恶化25 下面是1901年日本八幡钢铁厂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八幡钢铁厂的比例),其原料主要是从

13、中国掠夺的湖北大冶铁矿石.该图表明A日本工业革命出现高潮 B.明治政府极力扶植国有企业C。对中国的掠夺起决定作用 D日本垄断资本主义逐步形成26结合所学知识和图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推论不包括A。古代中国和欧洲的人口曾经长期维持稳定B。中国人口在两宋时期突然达到第一个高峰.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人口出现第二个高峰D。世界人口数量急剧攀升主要是缘于工业化27康德这样定义启蒙:“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过别人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是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是A。思想的自由 B。主权在民 C。人身的自由 D。社会契约28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