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写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2113926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读写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在读写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在读写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读写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读写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读写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语文读写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一条可行的途径。因为想象,是构成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思维的发展不能离开想象的发展。针对小学生富于想的心理特征,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正是促进其思维全面发展的契机。训练想象能力的语文教学中还有其特殊的意义。凭借想象来还原并充实作品的意境的形象,才能比较深刻地感受作品的内蕴。至于学生作文,就更需要有想象的配合,才能有声有色,有情有意地再现生活中的人物和事物。而加一方面,丰富的想象活动,还能剌激语言的发展。而创造是离不开想象,要给“创造未来”的孩子从小插上想象力的翅膀,难道不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光

2、荣任务吗?基于以上所述,在读写教学中,用什么方法训练学生想象能力呢? 一、扩想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用扩想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所谓“扩想”,就是对教材文句的内涵作开拓,或将课文故事扩展。如教看图学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课时,在分别指导学生初看图和初步读文之后,抓住文中十一个纤夫的逐个具体裁描绘,图文对照,使学生认识徒刑文作者是怎样对图进行“扩想”。的。读完以后,我又结合写作的片断训练,要学生在十一个纤夫中自选一个进行再次扩想,写成一篇短文。这样由看图到作文的两次扩想训练,有例有据,有仿有作,让学生把自己的某些生活见闻与感受同作品的形象联想出来,以增强作品形象的具体可感性,这对

3、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是很有好处的。又如教古诗望庐山瀑布时,我指导同学们先理解每句诗意,然后把每句意思连起来理解全诗意思中的扩想训练,于是我对每一句的内涵都对学生进行指导扩想,使作品的总体结构,使主题的“发酵”,丰富细节,增大作品的容量,使内容更趋具体化。 二、联想能诱发学生的思维,对体会课文含着思想感情有进一步的理解 联想是此物想到有某一点相关的某一物的心理过程,它把分散的彼此不联贯的思想片断联接在一个思维的链条上。在我们的教材中,有一些课文是训练联想的好材料。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时候,让同学们知道作者借想象,提出了穷苦孩子们的希望,在大年夜这些穷苦的孩子们,应当得到应有的光明和幸福。但在当时的

4、丹麦,这样的理想,还只是穷孩子们的希望,诱发同学们从丹麦想到我们的旧中国,想到我们的前辈也是这样,只有在中国共主党领导下,建立了社会主新中国,才使这样的希望变成了理实,从而懂得文章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常常会给读者带来希望,带来理想,并鼓舞人们去创造它,去实理化。在教幸福是什么一文后,我要求学生写读幸福是什么后想到的读后感,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理解,联想自己的亲身经历,也举一个实例来说明幸福是什么。三、续想能激发起学生的联翮浮想在读写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有些课文的结尾,言犹未尽十分含蓄,能激发起学生的联翩浮想。在学习这些课文时,我往往因势利导,诱发学生开展“接续想象”,如教穷人时,抓住课文的结尾

5、“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帐子。”这一句,我设计了“娜拉开帐子以后怎么样”为题,让学生讨论,续想故事情节。这时同学们有的说渔夫是多么激动,称赞难能可贵娜做得对;有的说难能可贵娜是多么高兴,一切担忧都烟消云散;有的说七个小孩子醒来后,无忧无虑地玩得多么快乐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用想象进一步焕发了穷人美的心灵。学了凡卡一文后,我以凡卡寄信以后为题作文,让学生展开接续想象,顺作者写作旨意写了凡卡种种可能发生的更为悲惨的遭遇。这样的想象,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锻炼。四、拟想既加深理解了课文,又获得想象能力的训练拟想也就是比拟想象。如小英雄雨来是把人的特征物化,写了他凫水本领,脾性和机智,从中表现了淘气

6、可爱、热爱祖国的高尚品质,这是由人拟物。而落花生是把物的特征人化,“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还有金色的鱼钩也是把物的特征人化。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作者用这样的比拟老班长虽然不在了,但他那舍己救人、无限忠于党、忠于人民的精神永存,这些都是由物拟人。教学这些课文时,我就用来对学生进行比拟想象的训练。既加深理解课文,又获得想象能力的训练。五、补想使学生既收读懂课文之利,又获发展想象之益作品的艺术形式要求精练含蓄,这就决定了作者对情节和意境往往不能作紧针密线,巨细无遗的抒写,总要给读者留下一些可借想象去补充

7、的天地。在讲课文的同时就这样引导学生进行“补想”训练,课后还要求同学们把上面所讲的写成一段话。我就是这样的注意引导,使学生按一般事理逻辑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中间的情节。 六、假想对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假想即对未曾经历也无体验的来,凭借想象来假设情况。假想是创造能力的重要基因。发展学生的假想能力,对于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六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一些课文是培养假想能力的好材料。如教未来的房屋老师先用第三人称的口气,进行叙述和描绘,使同学们铖如跟随一位知识渊博的老人去参观未来新村,在这过程中,同学们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继而通过学习,同学对课文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这时我便启

8、发学生想象假如你住在这样的房屋有什么感想?你“设计”中的未来房屋的外形是怎样的?你还希望这房屋 里增加一些什么设备?这些房屋除了建在海洋、太空之外,你打算设计在哪些地方?在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情趣盎然地畅谈起自己的设想:只要一按电钮,房屋就可以迁移到你想去的地方;有的又说,房屋里有防地震的设备,该地区有地震,房屋的显示镜里早在几天前就预告屋主了;有的还说,房至里有运动场,但又可以随时更换不同的场所,适应各类运动的需要等等。假想能使学生对课文的情感有进一步的加深,一些进军科学的理想种子,也许就在此时此地萌发了。在教学中,由于能注意有机地挖掘课文中可以培养学生想象的“孔隙”,让同学们在想象中邀游,因此同学们非常喜欢上语文课,阅读理解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作文平均得到较明显的提高。在读写教学中。马小梅2013.4.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