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题促进西部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211268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课题促进西部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基于课题促进西部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基于课题促进西部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基于课题促进西部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基于课题促进西部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课题促进西部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课题促进西部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课题促进西部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基于课题促进西部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本文来源:论文 http:/ 摘要: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综述 题教师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进步, 那么这种进步对教师1问题的提出 的专业发展的影响有多大,值得我们去深思。 关键词:西部农村 小学教师 专业发展 据有关调查研究显示,当前在西部农村地区学生的 2研究背景辍学率和留级率依然较高,n 问题的直接原因之一是农村教师的素质较低。口 忽视对农村学校课堂教学过程的研究,是历来农村教育研究的薄弱环节。几十年来,我们国家设立了不少农村教育研究中心或农村教育研究所,也有一大批专家学者投入到这一研究领域。但是很遗憾,通

2、过国内外文献调研,我们很难找到能真正从教育科学的理论与实践层面去研究农村学校的课堂教学过程、并从中探索出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途径与方法的论文(更缺乏这方面的专著)。 教师的专业发展除了自身的成长外,还需要借助一些外在的条件。在外在条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许多研究者在校本教研、博客、教学反思等方面都做过一些研究, 而基于课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相对甚少,即课题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及专业发展在哪些方面起到作用应该得到深入探讨。本人跟随导师参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与宁夏大学携手开展的“宁夏海原县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 并有幸与北京师范大学团队和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多种因素,就其途

3、径和方式而言,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外在的因素,是客观需要的,如社会因素和学校因素等;二是教师内在的因素,如教育信念、知识结构、能力素养、从业动机与态度、专业发展需要与意识等。 国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途径的研究主要从教师培养模式、途径两个角度进行,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教师培养模式和途径: 国际上的六种教师培养范式5:知识范式、能力范式、情感范式、“建构论”范式、“批判论”范式、“反思论”范式。这些模式侧重点从单一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逐渐到注重对教师情感、反思等方面的培养,体现了教师专业培养模式的逐渐成熟,更加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综合培养。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berliner(1988)在对教

4、师教学专长发展的研究中,提出了教师教学专长发展的五阶段理论。他认为教师教学专长的发展可以划分为新手(novice)教师、熟练新手(advanced beginner)教师、胜任(competent )型教师、业务精干(proficient)型教师和专家(expert)型教师五个阶段。一般的教师从“新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 大约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闻 而课题在这1个阶段能否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甚至是缩短教师的成长时间,值得我们去深思。 在厂大的农村地区,最主要的途径是以校本教研的形式进行的。但是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现有研究与实践脱节,偏理论言说,缺实践验证,更缺乏持续的

5、深入研究。此外,教师专业发展可能是贯穿一个教师一生的过程,具有个性化的、终身化的色彩,这就需要我们采用质的研究方式深入现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成功个案进行持续的跟踪,从而为制定和实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和方法提供参考。基于这样的认识,从课题(关桥中心小学为七所实验学校之一)的一开始, 我们选取并追踪了一位从未教过书的特岗教师来进行研究,从而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课题简介1简介“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以下简称“跨越式试验”)是国家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一五”的重点课题,是在我国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以及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开展的一项教学改革项目。先后经历了理论方法初步建立、理论方法

6、逐渐完善、试验工作日益深入、试验领域逐步扩展四个发展阶段,已在全国建立了包括广州市越秀区、深i jli市南山区、中山市、北京、大连、厦门、佛山、保定等十几个试验区,130多所试验学校。 2009年8月,“跨越式试验”项目在海原县开展,旨在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落实新课改要求,使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内化为教师的教育思想,并外化为日常的教学行为;在此基础上,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大幅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本研究的具体目标为:(1) 大幅度提高海原县实验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即:在完全不增加课时、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大幅度提升海原县试验学校的学科教学质量。具体到

7、语文学科,预期通过两年左右时间,使上完小学二年级能认读25003000常用汉字,能阅读通俗读物,并手写出150-200字结构完整、通顺流畅的文章。(2)全面提高学校师资力量与教学水平。具体目标就是通过实验的实施,培养出一批优秀教师,并通过他们整体带动学校师资力量与教学水平的提高。本项目主要通过多样化培训 集中面授、远程授课、个别指导等,推动海原县开展基于案例的区域教研和校本教研, 以促进试验教师学科教学技能的专业发展,由此达到显著提升海原县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项目目标。 2课题实施为了加强对实验学校的指导力度,使实验得以顺利进行,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所拟与海原区教体局、实验学校合作

8、, 建立实验课题的总课题组、区县课题组、校课题组三级管理机制。为了保证实验有序、顺利进行,课题组采取以下措施:基本情况调查,技术环境优化;建立实验班级网站和学科教学网站;61四个层面的教育技术培训i(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模式、方法和技术四个层面的培训1);优秀课例观摩;参加专题研讨;基于技术环境的授课初步指导;综合课例的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改进、专家评论、综合课例的制作;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模式的普遍推广;定期检查与指导教学设计方案;定期举行听课与评课的观摩活动;专家讲座与报告,把握指导思想;积极参与各种交流,定期举行内部(包括学生和学生家长)交流;探究性学习专题设计;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等。 听课

9、是课题实施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课题组在每月安排一次常规的听课,在课后点评课题教师在课堂上的不足并进行相应的指导。 三、研究方法及数据收集1抽样我们采用的是目的性抽样, 即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有可能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样本。选择关桥中心小学,原因是每次听课、评课后会有很多的时间可以和张虹老师、她的领导、她的同事、她的学生进行交流。此外,该jj学距海原县城比较近,便于采访后按日寸返回。此个案的主角张虹老师专科学历。2009年以前,她还是一位农村家庭主妇,从未教过书,恰逢本年政策调整考上特岗,分配到关桥中心小学任教。文中的金校长,是关桥中心小学的校长,也是关桥教委的主任。 为了保护被研究者,此报告

10、使用的人名都是虚构的。 文中的“我 是宁夏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报告使用的第一人称是为了再现研究现场,让读者了解在什么样的情境下研究者搜集到了现有的材料,从而对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做出自己的判断。 选择张虹老lj币,原因如下:其一,张老师以前从未教过书,在课题的支持下短短不到两年就实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级跳 从一名普通教师迅速成长为校级骨干教师。因此,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共性,相对地,这位农村教师则是个性,结论有所出入亦属正常;其二,实际背景。在西部地区,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农村教师师资水平信息来源渠道等都相对较差,期望通过和同事交流,看教学录像带等来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想法很难实现o 而课题的实施加快

11、了张老师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这就值得令人深思。其三,这位农村教师很年轻(3o岁),以前没有教过书,善于接受新思想,善于学习并能学以致用。 2收集材料收集材料的方法采用的是半开放式访谈、非正式交谈、现场观察。访谈的时间每次大约是一个 b,-3,地点是在海原县教体局(每次培训后)或者在学校(每次课题指导后)。每次访谈我们都用录音笔进行录音,回到招待所或学校后我便立即对录音逐字逐句地整理。有一些是非正式的访谈, 回来后我凭记忆尽可能多地将谈话内容记下来。因为每次进行课题指导的日寸候,我们和张老师进行交流,但是比较集中进行是在2010年6月8日下午在关桥中心小学和12月12日下午在海原县教体局, 以及

12、12月15日晚上19:30在海原县宾馆对金校长进行了采访。为什么选这三个日子,原因是6月8号正好课题实施一年对此有个总结;选择12月12日下午是因为课题组在教体局有个培训,正好培训f完有日寸间就对张老师进行了访谈; 选择12月15日的下午是因为课题组在关桥中心jj、学进行指导后,金校长来宾馆和课题组商讨下学期工作的事宜,正好做了采访。 3-x-此文主要采取了定性研究常用的 现实的故事的成文方法, 即尽可能真实地再现当事人看问题的观点,81从被访者的角度分析张虹老师的专业成长。 定性研究使用的是目的性抽样,其研究结果不能像定量研究那样当然地推广到从抽样的人群。但是,定性研究的目的不是将研究结果推

13、广到有关人群,而是使有类似经历的人通过认同而达到推广。虽然张虹老师只是一个个案,可是通过对她的分析,可以使得很多人处于类似情形的人得到一种认同,希望在分享此研究的过程得到一些启迪。igl四、分析过程1专业发展主渠道:评课这就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教师的专业发展有许多渠道,如校本教研、教学反思等等,而张老师的发展渠道是什么呢 2010年12月12日下午在海原县教体局和张老师进行了访谈,下面是对这一事件的陈述。 我:“在您的成长历程中,您觉得对您影响最大的是谁?她:“在我的成长中最重要的课题组的专家,每次来都给我细心地指点,指出我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给予我一定的改进方法和策略,每学期三次,这样下来,我

14、就比别人进步的快,我真心感谢他们的指导和帮助。”我进一步问到:“您是怎么做的 ”她回答道:“从那以后,每次听完我的课,我都会把课题组专家的建议仔仔细细的罗列出来,看看我的课上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并铭记在心,在上下一节课的日寸候,我就会加倍的去注意,努力地去改,保证在上节课出现的问题不会在下节课出现,经过这一年多专家的评课,使得我的教学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感觉这将近两年的成长路程相当于别人5年的成长,成为我校的骨干教师。 我再进一步追问: 我们一般也有评课,也就是常规评课,那和课题组的评课有什么不一样呢? ”她回答道:。那不一样可就大了,压根就不能放在一起。平常的评课那只是老好人说好话,上的

15、课都是好的,也就提一提普通的、常见的问题,压根给不了你什么建设性的意见。而我们课题组专家的评课,那是在真正的帮你,掏心窝的去帮你提高你课堂的效率,你想想,40分钟的课堂压缩到20分钟来上,是多大的一个跨越,能不有效么!再说了,从孩子上课的反应来看,都比以前好多了,也爱读书了。 每次我们去听课,总能够感觉到孩子们的成长,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居然能写出100字左右的小短文,这不能不令人感到惊奇。每次指导完课题,张老师都能吸取教训i,克服上次的不足,每次都进步一点,当然一年下来进步了很多就不足为奇了。在采访她的同事时,李老师说道:“我就感觉有啥方法,让张老师成长得这么快。他们的评课实在太好了,我们

16、平时的评课也就是根据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而他们的评课那是北师大和宁大的专家来手把手地教,从教学理论到教学策略方法的运用等只要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方面都会进行指导, 能不成长得快么。 在采访金校长的时候,他是这样说的: 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对张老师成长过程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评课,基本上就是手把手地教,不仅从上课的流程上,还从上课运用的策略和方法上都做指导,有了专家的指导和帮助,比其他教师自己摸索的前景就快多了,这就不足为奇了。”以上不难分析得出她个人专业发展的主渠道是评课。这里作为教学中的“关键事件 评课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评课,而是基于课题的评课。跨越式课题有其特有的模式“211”,即 2o分钟上课+1o分钟扩展阅读+10分钟写话训练 ,把40分钟的课堂压缩到20分钟,使得课堂变成高质、高效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