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2110762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一 幼儿教师健康心理概述 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不仅有利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而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近些年来,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首先,关注一组数字: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课题组对上海市3055名小学教师(包括幼儿园)进行的(SCL90)量表测试调查结果为: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48%,其中12%有明显的心理症状,2%较为严重,其余有轻 度心理症状。2002年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内168所城乡中小学(包括幼儿园)的2292名教师进行的检测结果为: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

2、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 不可否认,我们幼儿园的教师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二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概念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指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成最佳状态。目前在我国,心理健康既指心理健康状态,也指维持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障碍或问题,进而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的过程。实例说明:心理了解在前,教育其次(蒙台梭

3、利皮亚杰 霍德华 加纳)(二)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作为社会群体的幼儿教师,她既包含一般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的共性,同时也体现出幼儿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因此,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对幼儿教师角色的认同,热爱幼教工作,能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将自身的才能在教育工作中表现出来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免除不必要的忧虑。 2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如:积极与他人做真诚的沟通,能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别人等。 3能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 4具有教育独创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造。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组织一日教学活动。

4、 林崇德教授认为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核心:凡对一切有利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做出积极反应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互动活动及实例说明感性与理性) 三、幼儿教师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成因 (一)幼儿教师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研究表明,导致幼儿教师心理不健康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幼儿教师心理行为问题形成的途径也各异。 1生理心理症状。主要表现在:(1)抑郁。通常表现为情绪衰竭、长期精神不振或疲乏,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对幼儿漠然等。(2)焦虑。如说不出具体原因的不安感、无法入睡等。(3)更常见的症状是在抑郁和焦虑之问变动。这些心理行为问题通常拌随着一些身体上的症状,如失眠、食欲不振、咽喉肿痛、腰部酸痛、头痛等。

5、如果教师不及时疏导或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则很可能会产生更深层次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有的教师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及教学上的失败归于孩子、家长或领导,变得易激怒、好发脾气等。 2职业行为问题。教师心理健康可使孩子受益,而若教师出现种种心理行为问题,受害最大的自然也是孩子。幼儿教师不健康的心理主要表现在:(1)逐渐对孩子失去爱心和耐心、情绪反应过度,处理问题方法简单粗暴,甚至采用体罚等手段。(2)对幼儿和家长的期望降低,认为幼儿是“孺子不可教”,家长也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和配合教师,从而不再关心孩子的进步。(3)对教育教学工作失去热情,甚至开始厌恶、恐惧幼儿教育工作。 3教师的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西方职业压

6、力和心理健康研究中较为流行的一个概念。 职业倦怠常发生于从事教育行业和服务行业的个人身上。教育工作本身即是一种压力情境,教师要面对的是个体差异越来越大的学生,复杂度越来越强的教学任务,家长的过度要求,社会的过高期望,使教师感到压力太大,严重降低自信心,产生沮丧、无力感而对教师生活感到厌倦。教师职业倦怠已极大地危害了无数教师的身心健康及其教育事业的发展,“倦怠的感受正在打击着无数有爱心、有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们教师们已在逐渐地放弃他们的专业工作。在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已大量存在,这已严重影响了教师们的身心健康及其专业成长。实例说明:幼儿教师的真实写照,虽为调侃、自我解嘲之次,但也不无道理。(

7、二)幼儿教师心理不健康的成因分析 教师心理不健康是在外界压力和自身心理素质的互动下形成的,教师属于高压力群体,她们要面队来自社会、家庭、个人等方方面面的压力,若教师无法对来自社会、职业的压力作出有效的应对,就容易出现心理行为问题,从而导致心理不健康。 1社会因素。如中国民闻有“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的说法。随着时代的进步,虽然教师地位有所提高,但我们也应看到这样一些事实:(1)幼儿教师劳动的复杂度、繁重度、紧张度比一般职业劳动者大,但待遇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住房、医疗保健福利较差。现在一些幼儿园,教师生病了都不敢请假,因为请假,奖金、先进都没有了。(2)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依然较低,在人

8、们眼里,幼儿园教师仅仅是“孩子王”、“保姆”而已。社会对教师的看法与教师的神圣职责是不成比例的。凡此种种,都有可能成为幼儿教师心理压力的来源。 2职业因素。(1)教师劳动的特殊性造成的角色模糊、角色冲突、角色过度负荷是很多教师感到压力和紧张的根源。随着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对幼儿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幼儿教师除了要有事业心、爱心和奉献精神,要有必须的教育教学技能外,还要能写论文、搞科研、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我们不能不看到,即便就是幼儿教师的日常工作来讲,工作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不可否认,与中小学教师相比,幼儿园教师的日常工作是极为繁琐的:每一位教师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不仅要组织丰富多彩

9、的教育教学活动,而且还有写不完的目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教研计划、教育笔记等。平时还要制作教具学具,布置教室环境,还要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对生病或问题幼儿进行家访,认真做好家长工作除此之外,每逢重大节日、评优、公开课等活动更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问与精力。除教学工作外,幼儿教师还要承担大量保育工作。现在有些幼儿园甚至把教师的工资、奖金与幼儿的出勤率和发病率挂钩。如果幼儿意外受伤,无论是幼儿自己不慎摔倒,磕碰,教师除了扣奖金外,考核也大受影响。 如今的孩子,每个家长都希望教师重视他们的“独生子女”,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家长及幼儿园的需要,但又不能表现出烦躁、沮丧等情绪,这不能不造成角色过度负

10、荷。据了解,在幼儿园教师跳槽人数中,绝大部分人是感到工作压力大、应付不了。 3个人因素。在相同的压力下,有些教师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需要个体作出种种心理的调整,否则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 要提高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对教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外,还必须通过各种措施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提高其适应能力。 (一)关于社会 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减轻教师的压力和心理负荷。呼吁全社会来关心、支持、配合教师,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减少并杜绝教师的消极心理。 (二)关于幼儿园 要切实而有效地帮助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营造良

11、好的文化氛围。如:实行开放民主的行政管理,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主权与更大的自由度,为教师提供更多参与幼儿园决策的机会,实施人性化管理,在生活、待遇等方面,予以关心和改善。这方面我园领导所做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的。 (三)关于个人 以个人层面为切入点,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措施提高教师的压力应对技术。 1端正认识(1)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互动活动:你了解自己吗?)(2)正确认识和对待失败。面对教师这个心理极为“开放”的职业,失败和过错发生的机率就特别大,每个人都会有失败的经历,关键看你怎么认识和对待。能从中吸取教训、总结

12、经验,减少压力和焦虑,有利于心理健康。(3)换个角度想问题。客观地讲,教师是无法满足别人以及自己对自己的所有要求的,甚至有些期望是很极端的。事例说明。挫折感 阿Q精神 适当没心没肺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对个别问题幼儿的现象,教师不要一味的去想怎么回事,换个角度去想问题,也不必过分内疚或自责,学者张春兴说过,有写孩子的问题“病根植于家庭,病象显于学校,病情恶化于社会”,说明孩子的教育是多方面的教师只要尽到了责任,就可以问心无愧。实例说明 2 调适情感(1)放松训练,情绪控制。我们常用的有通过身体的锻炼、户外活动、培养业余爱好等方法来舒缓紧张的神经,使身心得到调节。教师在工作中受委屈很容易把情绪带

13、到孩子身上,教师在情绪激动时批评孩子就很难把握好尺度,例:反省自己是否有过很讨厌的老师,甚至因为他那个老师而讨厌那门学科,报复老师。从认识上分析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看自己的反应是否过度,如:自己在气头上不要批评孩子,等冷静下来再说,防止过激言行。可效仿武林外传郭芙蓉常在自己生气时说的话:“世界如此美妙,我却如此暴躁,这样不好、不好” (2)合理宣泄,从其他地方寻求满足。可分为“身”“心”两个方面,“心”可以在适当环境下放声大哭或大笑,与朋友交谈、上网聊天或写日记等;“身”可以进行剧烈的体力劳动,纵情高歌,逛街,出门旅游等。实例自己使用过的有效方法家庭的理解与支持 (3)寻求专业帮助。如心理医生 部分人还不很理解,心里疾病也精神病的概念混淆 认识到的教师是诚实、有勇气、愿意进步和发展的教师。举例说明 (4)反思也是一个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它通过对教学经验的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教学行为,从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过程。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一经验+反思。反思的倾向是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专家型教师的核心。 (5)信念和职业理想。坚定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积极的教师信念,培养对幼儿无私的理智的爱与宽容精神对提高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至关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