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待审)试卷教案.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2110509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待审)试卷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路基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待审)试卷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路基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待审)试卷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路基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待审)试卷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路基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待审)试卷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路基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待审)试卷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待审)试卷教案.doc(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利万高速TJ-1标路基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方案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3 -1。编制依据- 3 2.编制目的 4 3。适用范围- 4 第二章工程概况 5 1.工程简介- 5 2.自然条件 5 3路基纵断面图见下页 6 4。工程地质- 6 -第三章高边坡施工技术方案 9 1。高边坡开挖方案- 9 2. 高边坡防护方案- 9 3。高边坡开挖及防护施工方法- 10 -3。1 深挖路堑施工方案- 10 3。2土石方调配方案 10 -3。3石方爆破施工 11 3。4高边坡防护施工方法 18 -3。5高边坡施工进度计划 21 3。6高边坡安全防护物资材料计划 21 -3。7机械设备进场计划 22 -3。8专

2、职安全管理人员计划 23 -3.9特种作业人员计划- 23 -第四章路基高边坡危险因素辨识与分析 25 1、高边坡风险源风险分析- 25 -2、高边坡风险源风险对策- 31 -2.1机械伤害对策- 31 2.2坍塌对策- 31 2.3高处坠落对策- 31 2。4.车辆伤害对策- 32 2。5物体打击对策- 32 -2。6爆破伤害对策 33 第五章高边坡施工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34 1. 一般规定 34 2。开挖- 34 3.爆破- 36 4.土石方挖运 38 5、支护脚手架- 38 -5。1脚手架搭设- 38 5。2脚手架的使用及维护 39 5.3脚手架的拆除 40 5。支护 40 6。 施工

3、便道 41 -第六章路基高边坡安全管理措施- 42 1. 安全生产组织保障 42 -1.1成立项目经理部安全工作小组 42 1。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 42 -1。3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43 1。4安全管理目标- 44 -1.5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44 2、安全生产制度保障 46 -2。1建立安全管理台帐制度 46 -2。2施工现场技术交底制度- 46 2.3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 47 -2.4安全检查制度- 47 2。5设立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47 -2.6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47 -3.安全监测检查 48 3.1安全监测检查方法 48 -3。2监测工程设计- 48 -第七章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50 -1.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及应急工作原则 50 1.1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 50 1。2应急工作原则 50 2。组织机构及职责 50 2。1应急组织体系- 50 -2。2信息报告及处置程序 52 3。应急处置- 53 -3.1响应分级- 53 -3.2响应程序- 53 4。路基工程施工应急救援预案- 54 -4.1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54 4。2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4 -4。3坍塌事故的应急预案预案- 55 -4.4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预案 56 -4。5监督管理- 56 4.6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57 -第一章 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 (一)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

5、11月1日实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2006年01月22日实施)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2006年9月1日实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4年2月1日实施)(二)部门规章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指南(2005年6月1日实施)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2007年部长1号令)(三)地方规章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年6月1日实施)湖北省

6、高速公路管理条例(2009年6月1日实施)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省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鄂政发【2011】81号)湖北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指导意见(安全生产管理)(鄂交质监【2011】102号)(四)项目管理规定和设计规范、图纸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B01-200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湖北省利川至万州公路一期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湖北高路鄂西高速公路工地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湖北高路鄂西高速公路项目工程安全生产

7、管理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公路、水运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鄂西高速公路指挥部安全管理相关文件利川至万州高速公路湖北段凉雾至桂花坪段(ZK0+030ZK25+647/ YK0+030YK25+591)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我单位对新建公路该里程段的现场察勘、咨询资料。我单位投入本工程的人力、机械设备、测试仪器等各种资源状况。我单位拥有的科技成果、工法成果、管理水平、现有的技术、设备力量和多年积累的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我单位综合管理体系相关要求。2。编制目的为加强利万高速1标高边坡施工的安全技术管理,防止因安全专项方案不明确而发生安全事故,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特编制

8、本安全专项方案。3.适用范围本方案编制范围为湖北利万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内高边坡路基施工。第二章 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利川至万州高速公路第一标段起于利川市凉雾乡旗杆村附近,设利川西枢纽互通与沪渝高速公路相连,经利川市凉雾乡、南坪乡和谋道镇的上磁村,本标段起止点里程为ZK0+030,YK0+030ZK25+647,YK25+591,全长25.561Km.本合同段深路堑高边坡共计6处,路线总长度1175米,最大边坡高度为44。44米,具体详见深路堑高边坡一览表。深路堑高边坡统计表序号起讫桩号长度(m)边坡位置最大坡高(m)1K6+480K6+700220右侧31.072K8+720-K8+92020

9、0右侧33.863K8+720-K8+940220左侧44.444K11+000K11+220220右侧31.305K13+700K13+860160左侧33。646K16+165-K16+320155左侧33。852.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地质条件项目区为鄂西南褶皱山地,北东向滨太平洋构造体系奠定了该区地形地貌骨架.山脉走向、地形地貌受区域构造线及地层岩性控制,从东向西大体呈北东走向展布,区内峰峦叠嶂,峰丛林立,山高谷深。本标段属于构造剥蚀溶蚀低中山区,该段主要是经过长期强烈溶蚀切割作用形成的陡峻地形.海拔高度10401332。8m不等,山体呈浑圆状线性延伸,山势陡峻,沟谷切割较深,切割深

10、度多在100300m之间,相对高差较大,山坡坡角2550,局部可达5565。植被较发育,多以灌木为主。该区基岩一般埋藏较浅,顶部多直接裸露,溶蚀严重,局部表层有残积物掩盖:谷底有较厚的洪积物、坡积物或冲积物,局部相对开阔地表有浅层淤泥等:在边缘地带常常有结构松散的新近堆积物.(2)水文、气象本项目所处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15。5,热季78月份平均气温23.3,冬季1月平均气温1.7,极端高温35。4,极端低温-15.4,极端无霜期234天。区内冬季有寒冻现象发生,以标高1000m以上的中山、高中山区较强,临时性冻土厚度一般30cm以内。降

11、水集中、降雨强度大是当地一大气候特点,12月至2月为枯季,59月为雨季,尤以68月降雨最多,月占全年的50,期间连续强降雨过程持续时间一般57天,长者可达半月余;多年平均降雨量1400mm,最大日降雨量可达166.9mm,局部可达324mm。热季山区小气候特征明显,雷阵雨-暴雨几乎天天出现。强降雨是区内滑坡、崩塌、岩溶塌陷、泥石流及洪灾多发的重要诱因.利川为湖北省地质灾害多发,灾害损失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标段属长江及其一级支流清江的上游流域。清江发源于齐岳山东麓的龙洞暗河以及大鱼泉、小鱼泉等岩溶泉,向东流至利川转向北东成伏流,于黑洞浮出地表,向东流经木贡、屯堡、至龙凤坝直转南下,经恩施转向东,在

12、宜昌枝城汇入长江.河道蜿蜒曲折,河床狭窄深切,显幽谷和峡谷景观。利川全年平均流量17。6m3 /s,两岸支流多为35km长的冲沟溪流,暴涨暴落,具有典型山区河流特征。路线在K3+853附近跨越清江.梅子溪也发育于齐岳山东麓五龙寺等岩溶泉,沿齐岳山东麓坡脚不断汇集齐岳山脚下的岩溶泉水,经南坪、高桥向北东向汇入长江。齐岳山隧道进口即位于清江与梅子溪的分水岭附近。本标段主要属清江水系,仅在标段终点附近属梅子溪(长江)水系。(3)地震及区域稳定性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2001)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利川市境内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场地类型为中硬,地震动峰值加速

13、度分区属0.05g区,相当于原地震基本烈度6度区。本区为地震烈度度分布区,在设计过程中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的相关规定进行设防,项目区桥梁可进行抗震措施设计(采用7度区抗震措施),设计地震动基本加速度a=0。05g:清江大桥建议进行E1和E2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设计,设计地震动基本加速度a=0.10g;隧道和高边坡按VII进行抗震设防;一般路基及小型结构物可简易设防。3路基纵断面图见下页4。工程地质具体详见深路堑高边坡稳定性评价一览表。- 1 - 深路堑高边坡稳定性评价一览表序号起讫桩号长度(m)边坡位置最大坡高(m)地形地貌工程地质特征主要地质问题支护方式1K6+480K6

14、+700220右侧31。07构造剥蚀溶蚀低中山区、岩溶槽谷路段位于斜坡地带,坡角2530,植被较发育,路线区岩溶发育强烈,地表有厚约2-3m的残坡积粉质粘土覆盖,为三叠系下嘉陵江组(T1j):灰岩(产状230-28010-12。边坡岩体较完整,边坡岩体较完整,边坡岩体类型属类。岩溶塌陷、边坡稳定性第一级采取挂网植爬壁藤防护,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采取挂柔性网护坡(L=3m)2K8+720-K8+920200右侧33。86构造剥蚀溶蚀低中山区路线横切山包,坡体植被较发育,斜坡坡角约2530,表层多为薄层残坡积粉质粘土覆盖,局部基岩直接出露,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灰岩(产状2752951013。边坡岩体较完整,边坡岩体类型属类。岩溶、边坡稳定性第一级采取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