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的服务业发展:冲击和展望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2110101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冠疫情下的服务业发展:冲击和展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冠疫情下的服务业发展:冲击和展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冠疫情下的服务业发展:冲击和展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冠疫情下的服务业发展:冲击和展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冠疫情下的服务业发展:冲击和展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冠疫情下的服务业发展:冲击和展望作者:谭靓文来源:大经贸创业圈2020年第02期【摘要】中国经济目前增速放缓,是一个中高速增长的结构性调整的阶段,第三产业比 重持续增长,目前服务业已经超过50%,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相较于其它两个产业更大,恢 复起来更加的艰难与漫长。本文细分服务业行业分析此次疫情带来的冲击,并从服务业整体视 角提出相关的展望。【关键词】新冠肺炎服务业危机展望一、背景我国在历经了2个月左右的艰难抗疫之战后,湖北以外的新增病例几乎清零。但是海外疫 情的爆发,使我国面临多省输入性病例确诊的压力,受疫情影响,我国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速是 负的,而现阶段中国服务业比重持续增长,受到疫情

2、的冲击更加大。二、分行业分析疫情对服务业的影响(一)餐饮和住宿受到极大的打击。据商务部统计,2019年大年三十至正月初六过年的 这几天,全国零售业和餐饮业的销售额一共达到一万多亿元。而2020年春节七天,餐饮业损 失近5000亿元。餐饮店被迫关门,损失惨重。线下餐饮业遭到重创,线上一直持续进行,很 多企业都有自己的风险防控预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灵活应对。中小企业借助线上业务来 寻求盈利,通过选择“美团”“饿了么”等平台进行餐饮配送,维持生存。也有企业选择自主搭建 线上交易平台,安排配送人员,以维持生存。一些连锁快餐品牌像肯德基,麦当劳等积极做出 反应,为顾客提供无接触取餐,安心卡等一系列服

3、务。(二)交通棠遭受重创。受疫情影响,很多城市封城封路”。2020年春运前二十七日,全 国各项交通运行,包括道路、铁路、水路、民航累计发送旅客量只有13.18亿,相比去年同期 下降了 35%。由于居民深居简出,平常交通工具需求迅速降低,必要出行时,也尽量选择不会 跟别人近距离接触的私家车、自行车等私人交通工具,其它交通工具使用率显著下降。网约车 面临巨大的危机。悟空租车是一个互联网汽车租赁平台,疫情期间的订单量下降了 75%左右。 面对疫情的严峻形式,很多企业选择迎难而上,做出积极的反应。滴滴自大年30起,就配合 防疫工作,建立专门方便医护人员出行的滴滴车队。还设立相关基金用于司机津贴,物资采

4、 购。这一系列工作,全面保障了救援物资以及人力的运输,是防疫之战能够井井有条运行不可 或缺的一环。(三)旅游业遭到的危机不可忽视。疫情对湖北、广东等一系列严重受灾的地区,影响深 远。2019年春节,根据同程旅游做出的预测:预计将有4.5亿人次在2020年春节出游,疫情 的爆发让旅游市场瞬间萧条。而疫情后,旅游业的发展业会持续受到影响,企业面临安全卫生 等基础保障措施的重整选择,旅游业的恢复耗时耗力,短期是难以恢复到以往状态的。疫情极大的打击了酒店的生存。经济型及三四星酒店加速洗牌。疫情中,为保障消费者的 权益,很多酒店发布了预定退改等保障措施。而目前,很多大型酒店已经开始恢复营业,步入 正轨。

5、(四)聚集式线下娱乐业受到的冲击较大。电影行业受疫情的影响巨大,春节档几乎没有 一点收入,各大电影撤档,大型影院暂停营业,电影行业迎来了惨烈的寒冬。而线上娱乐业受 疫情的影响出现了短期高速增长趋势。用户看视频的时间相较19年延长,打开频次更高。很 多视频平台会员数量呈可观增长趋势,预估这部分高速增长在疫情过后人们恢复工作后会有持 续的下降。(五)医疗教育行业线上生辉。此次疫情中的在线教育和在线医疗类产品使用率相较于疫 情之前有很大的增长。使用在线教育产品是用户在疫情期间除了看视频打游戏之外的易得选 择,在线医疗也是疫情之中,患者的主要咨询渠道。在线教育和在线医疗会在疫情期和疫情后 都有一个持续

6、稳定的发展,并且会覆盖越来越广泛。(六)房地产行业也暂停销售。在疫情期间房地产商暂停了销售活动,相关项目的管理企 业也积极投身到抗疫之战之中,积极配合政府政策,积极做好各项登记消毒等工作。(七)电信运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相较于其它行业受到疫情的冲击 较小,相关企业也应该思考自身优势,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三、服务业如何在浪潮中前进回顾以往危机事件,每一次危机都是一次契机。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阿里巴巴推出了 B2B 上线业务。“非典”的影响之下,又继续孵化出强大的淘宝平台。这些都是在危”中发现了 “机”,在环境的浪潮中进行了改革并成功转型。当前服务业的发展更应该抓住契机”找到突 破。

7、(一)生产和消费方式非接触化和线上化。除沿用了疫情发生之前的非接触模式之外,很 多地方涌现了产品的新模式与大量的非接触服务,包括:红外线测温,机器人消毒,无感支 付,非接触购物等服务。线上服务大规模推广,在线问诊,在线娱乐,线上营销等服务实现了 大幅增长。在家办公模式迅速兴起,一系列阿里的“在家上课”平台的开发,方便了 1200多万 学生在家听课。随着企业的改革不断的深化以及受众对线上服务的粘性不断的提高,传统模式 会逐渐被取代,高效的新兴服务业形式会逐渐形成。(二)共享经济的范围快速拓展。疫情发生后,服务业行业中的很多线下业务暂停,员工 闲置在家,企业面临巨大的成本;而线上服务迅速推广,人力

8、资源匮乏。所以可以通过推广共 享员工”模式,推进人力资源的交流运用,以此方式来进行整合,提高效率,将资源最大化利 用。(三)转型需要强大的“新基建”支撑。“新基建”与高新技术相联系,是当前信息化,智能 化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受疫情影响,新的资金应该流向5G、高清视频终端,信息传输效率 与质量需要进一步改善。支付宝正在尝试做服务业的新基建”:引入5万服务商帮助4000万 商家进行数字化升级。(四)做好监管与抗风险措施。任何新兴产业形态的发展,都要同时注重争对可能出现的 问题进行的风险防范措施。在线上业务不断发展更新的同时,要更加重视线上业务的监管规范 和效率问题。企业在不断改革创新进行智能服务化改革的时候,也应同时进行风险衡量,做好 预备工作,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才能使企业的发展做到真正的稳中求胜。作者简介:谭靓文(1996-),女,汉族,四川德阳市人,云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 济学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民经济运行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