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可打印).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210903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可打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可打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可打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可打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可打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可打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可打印).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可打印)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渗透(shn) 锐不可当(dng) 气氛(fn) 刹那(ch)B颓败(tu) 一丝不苟(u) 着陆(zho) 湛蓝(zhn)C悄然(qio) 殚精竭虑(dn) 扼制() 轻盈(yng)D歼退(qin) 颔首低眉(hn) 沿溯(s) 长啸(xio)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天兵天将大举进攻花果山的时候,孙悟空没有引颈受戮,而是奋起反击。B家乡建设得真好,道路平坦宽阔,周道如砥,高楼林立。C天晴朗得很,星临万户,孩子们

2、在星空下快乐地玩耍。D春晚的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令电视观众触目伤怀、感动不已。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学习,我们每个人都要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B为了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各级部门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提高应急管理工作。C朗读者之所以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D10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各地读者纷纷来到图书馆、书店等地,阅读图书,品味书香。5、选出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 )A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B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

3、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C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D它是树中的伟丈夫。6、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端午节,是入夏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ABCD7、古诗文默写。(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_,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2)夕日欲

4、颓,沉鳞竞跃。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3)鸢飞戾天者,_;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4)树树皆秋色,_。(王绩野望(5)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6)岂不罹凝寒?_。(刘桢赠从弟)(7)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8)几处早莺争暖树,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二、文言文阅读。(15分)与元微之书(节选)白居易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 )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 )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

5、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 )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注释: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元微之,即元稹,为白居易好友,当时被贬为通州司马。殚:尽,全。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泰:安适。瞥然:形容时间短暂。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计 足 下 久 不 得 仆 书 必 加 忧 望 今 故 录 三 泰 以 先 奉 报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的词。(1)流水周于

6、舍下 (2)大抵若是(3)去我万里 (4)信手把笔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4下列句子都省略了一个虚词,根据文意推断,依次填入正确的一项是( )。(1)( )置草堂 (2)飞泉落( )檐间 (3)封题( )时A之;于;因 B于;之;因 C因;于;之 D于;因;之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 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 2 环绕; 这样; 距离; 执、拿 3 (我)抬头只见一两个山寺中的僧人,有的坐着,有的睡着。 4 C 5 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水的热爱之情;对挚友的怀念和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乐观)的情感。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7、)1、拟态-神奇的自然礼物康乐当你在森林小径散步时,可能会看到一片不起眼的枯叶,但你的脚还没有踏上去,“枯叶”却突然飞起,瞬间变成一只闪耀着墨蓝色光泽的美丽蝴蝶。它翩然飞去,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来是罕见的枯叶蝶。你或许还会看到一只虎甲在路上迅速跳动,细看却觉蹊跷-“虎甲”竟然长着超长的触角!原来这是一种螽斯的若虫,它模拟虎甲的体色、外形和跳跃行为,以防被猎食。直至完成最后一次蜕皮,它就会成为一只巨大的螽斯,前翅宽阔,脉络清晰,像一片树叶。这就是大自然里奇妙的拟态!拟态,表现为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或周围自然界物体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很高,简直难以分辨,可以保护其中某一物种或两个物种。这种相似

8、性可表现在外形、颜色、气味、鸣声和行为等方面。拟态非常神奇,也很常见,在动物、植物和真菌界都存在,也吸引了很多科技工作者探究其原因和机制。已有的科学研究认为,一方面,大自然的“进化接力赛”促进了不同物种之间互惠互利的协同进化,导致了拟态;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相似的选择压力而导致的平行进化也会促进拟态的发生。研究者推测导致拟态的生物机制可能是这样的:第一步是与调节形态变化有关的修饰基因发生突变;第二步是具更小表型影响的基因受到了选择,导致相似性程度的增加。事实上,亲缘关系很近的动物并不都采用拟态的对策适应环境。相似的基因组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表型变异和分化?更多物种的拟态及其机制仍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9、和探索。拟态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大自然的馈赠,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神奇、复杂和美丽,使自然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多样和有序。拟态的美学特征也经常让我们深感意外,同时也让我们领悟到它存在的道理,从而激发我们的好奇心。(注)螽(zhn)斯:一种昆虫。若虫:蝗虫等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在卵孵化之后,翅膀还没有长成期间,外形跟成虫相似,但较小,生殖器官发育不全,这个阶段的昆虫叫作若虫。1阅读段,用文中的词语填空。枯叶蝶和螽斯都有外形和_两个方面的拟态,而螽斯的拟态还表现在_方面。2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答出一种说明方法即可)3从第段看,拟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第段对拟态原因和机制分

10、析的顺序不能颠倒,为什么?5从全文看,拟态有什么作用?2、好沉的一抔土石英在这里,旧的皇历是更不灵了。原本我以为,黄河口的土是粗糙的、贫瘠的。因为在我幼小时,大人们就告诉我:那是个盐碱沙荒、十年九不收的地方。但当我实地来到这黄河入海处,亲眼领略了它的豪迈气势和不凡的资质后,我便意外地发现:这里不仅地阔,而且土肥,攥在手里,酥细得像润了油,却又不腻而匀和;凑近鼻沟下一闻,别有一种清香。以我年轻时在老家从事农桑的经验,这样的土质,任管种蔬菜还是种庄稼都是很理想的。果然,在后首那块干松的地段,好一片秋禾!风过时,高粱擎起硕大的锣鼓槌相互撞击,没有敲出多大的声响,却惊起一对翠蓝色的珍鸟从深处腾出,在半

11、空里飞旋两遭,没有树枝可依,又飘落在旁边的一片谷地,立在穗上颤颤悠悠,像一双新婚伉俪相对荡着秋千。那千支万条谷穗的金笔,在漫野里尽情描绘秋熟的图景。再往前,更接近河口的一片土地,许是刚冲积成不久,还没有好好利用。如此潮润的沃土,瞅着都会口舌生津,谅也不会长时被闲置的。我是个庄户底儿,颇有些“爱土成性”,走着走着,禁不住又珍惜地捧起一抔土来,觉得好沉重,真的比一般的土要有分量。“你的手感不一样吧?”我们的老向导、四十年的治黄专家王总工程师看出来了,接着他以充满诗意的幽默口吻向我解释,“这土确实有点特殊:黄河口虽说在山东,这里的泥沙却不全姓鲁,它们有的姓甘,有的姓秦,有的姓晋,有的姓豫,大都是外来

12、户。你手里攥着九个省区呢,怎能不重?”我始而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再一琢磨,或许还真有道理,但究竟是科学上的依据,还是哲理上的深远含义?科学上的道理,土质的某种特殊性,还有待请教;引我深思的倒是他所说的“攥着九个省区”这句话,确实是够有分量的,其中不但有地理上的广阔,更有历史的重负,大河不舍昼夜滔滔奔流,融雪纳雨,诸种情味,羼和着千年万载艰辛的汗珠。经过漫长历史淘滤,轻浮的、劣质的分子被冲出河口,混杂于海水中;能够落下来的便执著地痴恋于河口,不肯随波逐流。这些分子多是精华,它们当然最凝重。这土,攥在手里是无声的,我却觉得它储留、凝结着我们这个民族苦难和奋起的回声。太遥远的且不说,七十多年前,就有黄

13、泛区百姓流离失所啼饥号寒的哭泣,更有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雄浑声浪我更深深感悟到:我手里攥着的不是一抔普通的土,一时竟合不得扔弃它它值得我珍惜并作为一种精神的动力。这时我不仅觉得它的分量沉重,而且攥得好苦!但不论是何种滋味,过去的毕竟已成为过去。现在,我闻到的是风赠秋熟的醇香;眼前,是驰向海口的两栖机动勘测船。王总兴致勃勃地向我透露:三年以内就将结束这里“有水无航,有油无厂,有口无港”的局面。“到那时,你再来看!”他的语气是那么坚定,那么充满信心;不需怀疑,他过去四十年间的治黄成绩就是金质“信用卡”。至此,我可以愉快地松开手了。土,被攥成紧紧的一团,我随手把它揉碎,轻松地撒开去

14、,土星儿均匀地铺在地面上,幻觉中,我的眼前仿佛展开了一幅新洲远景图(略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我”对黄河口的土的情感为行文线索,思路清晰。B第段王总诗意的话语,丰富了“我”对黄河口土的认识。C文章使用“闻”“捧”“攥”等词语,写出“我”爱土成性。D文章在叙事的基础上抒情、议论,语言朴素,充满哲理。2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高粱擎起硕大的锣鼓槌相互撞击,没有敲出多大的声响,却惊起一对翠蓝色的珍鸟从深处腾出,在半空里飞旋两遭,没有树枝可依,又飘落在旁边的一片谷地,立在穗上颤颤悠悠,像一双新婚伉俪相对荡着秋千。(1)赏析画线句子: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