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第一课时课件.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2107213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第一课时课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年级数学第一课时课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年级数学第一课时课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第一课时课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第一课时课件.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创造力的培养-读素质教育在美国近日,有幸拜读了黄全愈先生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黄全愈先生在中、美两个不同的教育体制中读过书,教过书,研究过教育理论,有跨文化的经历和自己独特的视角,书中通过他的儿子在美国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现象,把中美两国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的不同点展现在我们读者的面前。通过阅读此书,对美国的素质教育有了一些了解,尤其是在创造能力的培养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对比我们现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虽然我们在近年来已经开始重视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在某些方面还是可以改进和提高的。通过阅读此书,我觉得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

2、思考。学生的创造性能不能教?在许多教育工作者的认识中:创造性是可以“教”出来的!创造性思维是可以“训练”出来的。而黄全愈先生认为要阐述“创造性能不能教?”的问题,首先要明确和统一“教”的含义。给“教”这个概念下的定义是“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创造性能不能看作是一种技能?如果是一种技能,创造性就应该能教。实际上,把创造性看作是一种技能,这是许多中国教师认为创造性可以教的根本原因。创造性是不是一种技能?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必须先说清楚什么是创造性?从书面上来解释创造是指“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黄全愈先生觉得这种说法不精确,因为这个定义没有把“创”和“造”这两部分有机地联在一起

3、。比如,“想出新方法”来解决了数学难题,这无疑是创造。但如果只“想出新方法”,而这个新方法并不能解决任何数学难题,这算不算创造?恐怕是只“创”不“造”。再比如,“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的说法也界定不清。显然,用旧的方法往往也能“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这不能算创造!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包括方法、理论、产品、事物等。也就是说,创造必须具有两个要件: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不“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只能是天花乱坠的想入非非。因此,创造性或创造力是指能打破常规去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之特性或能力。什么是“技能”呢?技能是指“掌握和运用专

4、门技术的能力”。黄先生认为把技能看成创造,这是许多中国教师认为创造性可以教的原因之一。至于创造性是不是一种技能?黄先生没有断然的先下结论,而是以绘画为例,向我们阐述了技能和创造的关系。他认为,绘画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可以被创造利用的技能,也可以是一种扼杀创造,重复他人的一种技能。根据定义,技能是指“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据此而论,许多中国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COPY(拷贝)的“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息息相关。什么是传统意义上“教”的概念呢?在讨论这个问题前,让我们先来看“训练”这个概念。训练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

5、从定义来看,“训练”的概念至少有两个特点:一是有一定的模式让受训者重复地“练”以达到预期的要求。二是未明确规定或限制受训的对象必须是人。也就是说,被训练者可以是万物中最聪明的人类,也可以是猫狗马牛等动物。“训练”与“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中国传统意义的“教”却与“训练”混淆到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地步。那么,什么是传统意义上“教”的概念呢?概括地说,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就是“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数千年来从未把学生看作教育的主体,从来只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受器,而不是知识的主人,因此,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被传道、被授业、被解惑的对象。学生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

6、,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因而缺乏一种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 如果我们对照和比较“训练”与传统意义上“教”的异同,我们不难发现二者很有些大同小异的意味。我们先来看异的方面:第一, 从“教”和“训练”的对象看,两者有所不同。“教”的对象是人。而“训练”的受训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第二,从“教”的内容和“训练”的内容看,也有差异。“教”的内容涵盖更宽更深。比如,许多知识是可以通过“教”来传给人的,但无法通过“训练”来传给动物。让我们再来看同的方面:本来“教”的方式,是点到为止;“教”的内容因为有许多是没有惟一答案、没有对与错之分的(如绘画欣赏),因此只要“传”给对方即达到目的。在许多时候,对方对传授

7、的内容可接受也可不接受。“训练”则不同,“训练”是要使被训练者掌握某些技能或具有某些特长,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一定的强迫性,受训者对此是没有选择的,不接受也得接受。这是“教”与“训练”二者之间最微妙也是最重要的区别。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数千年来从未把学生看作教育的主体,只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受器,而不是知识的主人,因此,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教”就抹杀了“教”与“训练”这个最微妙也是最重要的区别,使得“教”变成了“训练”。“教”并非点到为止,而是强迫学生去全盘接受所“教”的内容。当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把“教”混同于“训练”,还会产生一个隐性的后遗症。比如,“教他用外侧踢球”与“训练他用外侧踢球”这两者所描

8、述的状况是很相似的,微妙的差别在于“教他用外侧踢球”所描述的状况多指教者与被教者同时在场,而“训练他用外侧踢球”所描述的状况也包含教练不在场时受训者按照“计划和步骤”自己进行的练习。把“教”混同于“训练”,就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结果,教师或学校的无形外力就会延伸到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黄全愈先生认为把“教”变成了“训练”,这是中国在贯彻素质教育时必须要改变的重要环节。黄全愈先生还是以绘画为例来分析和阐释“创造性能不能教”的问题。根据前述定义,“教”绘画就是把绘画的“知识或技能传给人”。说创造性不能教,首先是因为“知识或技能”

9、与创造性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概念。其次,凡是能传给他人的,一定是可以重复的,而可以被他人重复的则一定不具有创造性。例如,绘画的知识或技能是可以从A传给B,又从B传到C的。正像人的智力不能从老师那里传给学生一样,创造性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也是无法从A传到B的。因此,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创造性就像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以上这个问题只是我在阅读本书后对作者观点的初步概括和小结,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也希望各位老师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为祖国的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