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灵修的三大主流.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2105807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灵修的三大主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国灵修的三大主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国灵修的三大主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国灵修的三大主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国灵修的三大主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灵修的三大主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灵修的三大主流.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灵修的三大主流作者:甘易逢着 文章来源:神思 点击数: 1096 更新时间:2005-10-25 4:16:53摘要作者介绍了儒、道、佛三家的灵修,指出三者能相辅相成,可成为中国灵修的特色。引言灵修是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与精神世界交往的一套模式;精神世界尤其指神明或天主。灵修是一种力量,它推动人从事各种活动,并使人的一生充满生气。旧约圣经是犹太人灵修的记录。这灵修的特色是犹太民族与天主直接交往:一方面,天主把自己启示给犹太人;另方面,天主要求犹太人敬爱自己。十诫就是这灵修的成文法典。梅瑟编写犹太法律的目的,是为了给犹太子民指出事奉天主和待人按物的模式,也就是确定犹太人的灵修。灵修一调,在现

2、代语言里,多用来为标示不同的宗教神恩,例如:修会的神恩,教会宗派的神恩,神修大师的神恩。灵修的范围十分广泛:有所谓工作的灵修,休闲的灵修;也有所谓穆斯林教的灵修,佛教的灵修,万物有灵论者的灵修等等。因此,在天主教的灵修之外,尚有其它许多种类的灵修。在这意义下,我们也可以谈论中国的灵修。中国的灵修有儒家、道家和佛教三大主流。在传统上,虽然划分为三教,但是在中国人的实际生活中,这三教却交织在一起,只是在每个人身上,各占有不同的比例。中国传统的人性观念如要给中国的灵修下一个定义,必须先了解三教的人性观念。天主教自古以来的传统说法,是把人分成肉身和灵魂两个部分。这种二分法虽然不免有点过于简单,但是也有

3、实用的价值,就是可以帮助讲解伦理生活的守则;例如:谁若随从肉身的欲望,就要冒失掉灵魂的危险。不过,在讨论灵修时这种二分法就显得不完整,因为它忽略了人性中一个最基本的因素,就是神。这神就是生命,出自生活的天主,而天主就是纯碎的神。因此,四部福音的作者、圣保禄、圣若望、以及后来的伟大神秘学家,在讲论人性时,都提出三个层面,就是神、心(1)、身。这种讲法和中国三教的传统观念不谋而合。这三个层面也就是中国灵修的基本架构。在儒家的傅统里、孟子提出心和性两个层面,至于身这个层面,是显而易见的。孟子有句名言说:如能尽量发挥心的善情,就能认识人的本性;如能认识人的本性,就能认识天了。(2)。依照这种说法,人心

4、是通向天的桥梁。道家的傅统可以追溯到中国文化的源头。它也把人分为三个层面。外层是身躯或感觉的世界,内层是人心或活动的中枢,基层便是气或元气,也称做神或元神。当一个人达到了气或神的基层,他就进入了与道溶为一体的境界。道家的修养功夫,可谈得上地道的灵修了。佛教也把人分为三个层面。这里,如同儒家一样,身和心两个层面是显而易见的。至于人的基层,佛教称之为本性;这本性就是佛性,实际上,和万物的根源是同一件东西,佛教的名字叫做真如。由此看来,中国三教在谈论人的本性时,都采用三个层面的说法。可见三教的人类学观念,在基本上是相同的。但是,在这共同的基础上,却各形成了自成一家的传统。三教的伦理意识、宗教活动、思

5、维方式,都各有自己的特色。儒家的思想可以说是一种向精神世界开放的人文主义,至少历代大儒的主张是如。此我们试述如下。儒家的灵修儒学不被视为一种宗教教义,而被称为一种哲学思想。一认为它是一套完美的中国人文主义。儒家虽然不被视为宗教,但是,为许多中国人来说,它占着宗教的位置。儒家所注意的,固然是人自身的修养,以及与他人的关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儒家排除精神的世界。其实,儒家的人文思想,以天人的关系为基础。这种关系,儒家虽然不常明白提出,但是它的伦理观念,必然地涉及这种关系,那是不容置疑的。仁是孔子全部学说的中心。仁是人自我的完美实现,同时也是与他人的完美关系。孔子认为仁是一个基本的德行。为了这个理由,

6、孔子的学说可以称之为一种主张力行的人文主义。在这学说形成之前,中国人都认为人类的命运完全操在鬼神的手里。孔子却提出敬鬼神而远之,并强调人必须尽量发挥自身的力量。然而,这人文主义并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且有三个取向:第一个取向是对天。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事奉天,犹如事奉亲人。(3)。可见这天人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在孔子的思想中,天显然是有智慧和意志的。因为在他的著作中,有不少篇幅清楚指出天是有位格的,且表示自己与天维持着位际的关系。一次,孔子在匡邑被人囚禁时,说:文王去世之后,复乐制度不是还在我这里吗?假使天有意听让这些制度烟殁,我这个后来的人就不会保有这些制度了;如果天不愿见到这些制度消失,匡

7、邑的人又能把我怎样呢?(4)。在另一处,孔子用与天的关系来讲述自己的成长过程,说:我十五岁时,立志向学;三十岁时,站定立场,四十岁时,摆脱困惑;五十岁时,明察天意;六十岁时,所听所闻,能够掌握真理;七十岁时,意念欲望,无不中规中矩。(5)从这些话看来,孔子认为一个完美的人,是在于人意与天意的彻底吻合。这天意就是我们所称的神律。孔子的这一态度显示出,他的修身观念以与精神世界的关系为基础。这观点,日后孟子又加以发挥,并强调认识人性即是认识天意。不幸的是孔子的道理一旦成了传统的教条,几乎统粹用来作为鼓励修德的工具,而忽略了与精神世界休戚相关的事实。第二个取向是对自己。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言行举止中规

8、中矩,就是仁。(6)。孔子鼓励发展人性,因为人性是天赋的恩惠。然而发展人性要求经常自我控制和不断修务品德,这正是教育的目标。在这点上,儒家和道家互相对立:儒家强调修身、力行,而道家则主张顺应自然、清静无为。儒家热心教育,孜孜不倦。教育潜移默化的步伐固然缓慢,然而所产生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在漫长的历史中,给中国塑造了高贵的国魂。从这方面看,儒家的教育给教友的灵修做了出色的准备。第三个取向是对他人。孔子主张确立个人的人格,也是为了帮助他人修务品德,和确立他人的人格。由此看来,儒家的学说基本上是一种哲学思想,和以人格为中心的伦理观念。然而,它也是一种灵修,因为它必然涉及精神层面的活动,以及与精神世界

9、的交往;精神层面是人性的基础,而精神世界则是天的领域。根据上面的观察,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一个富有宗教感的儒者,很容易接受天主教的信仰。因为信仰的启示正好导他进入儒家尚未探测的精神世界。儒家的敬天态度和伦理观念,实在给中国人的心灵作好了接受基督福音的准备。利玛窦神父的天主实义,就是在这背景下写成的。道家的灵修远在孔子的学说自成一家之前,在中国早已有了一条修身的道路,庄子称之为古人的道术。道术并不是一些应该修务的德行纲目,而更是一套与万物取得和谐关系的生括方式。这道术完全切合灵修的定义。庄子说:试问:古人所说的道术,究竟在那里?答说:无所不在。再问:它的精神是由那里发源的?它的智慧又从何处产生

10、的?答说:那是造就圣贤的地方,那是玉成王者的处所;两者的起源就是一。(7)。这段文字已经清楚说明了,精神是由神所衍生出来的;同时也点出了,道家的灵修基本上是追求归真返璞,并且与:道所怀抱和化育的宇宙,建立和谐的关系。庄子在论及心灵成长的阶段时,再次发挥了道术的意义,说:不离根源的,叫做天人;不失精神的,叫做神人;归真返璞的,叫做至人。(8)。中国古人认为宇宙是一个巨大的有机体,人与万物之间原有着和谐的关系,且道又渗透着整个的宇宙;因此,通过与大自然的交往,寻求人道的合一,常是古人灵修所向往的一个目标。由此看来,中国古人的灵修以某种神秘的经验为基础,而这神秘经验的核心便是道充塞于万物之内,并在万

11、物内运行不息。约在公元前五百年,道家的哲学开始形成;在同一时期,道家的灵修也巳粗具雏形。且不论在以后五个世纪的演化过程中,所引入的混杂因素,我们已经可以观察到与儒家互相呼应的三个层面。在史记中,我们第一次见到道家这个名字。史记太史公自序论六家要旨说:道家教我们精神专一;一举一动,与无形的世界取得和谐;在万物内优游自得。(9)这里所提出的,就是道家灵修的三个层面了,就是:心灵的集中专一,与无形世界的和谐关系,以及在万物内的优游自得。这灵修的特色是:朴实无华、虚怀若谷、清静无为、尊重万物而顺其自然。又儒家所从略的精神世界,道家强调了它的价值。此外,在日后的世代中,道家更开辟了一条收敛心神、归真反璞

12、的快捷方式,为能达到与化育万物的道溶为一体的境界。道家灵修的重心,是在彻底掌握自然界的力量,这力量原是道的礼物,不应让它散失。道家制定饮食的规则,也是为了控制生理和心理的机能,使人更容易进入元气所生化的精神世界。这元气也赋给阴、阳生气,而阴、阳是万物和生命的两极。从这些观念出发,道家创始了一套集中心神的方法。集中心神先由坐忘万物着手;心中空了,元气便由人的基层升起。为达到这个地步,重要的,不但要养形,还要养心、养命、养性、以致养神。做到养神,就进入了与道合而为一的境界。道家曾一度相信可以修到长生不老,但后来则提倡通过人道的合一,以求精神的不死。道家用坐忘万物的方法,求得心的虚,庄子称之为心斋。

13、庄子的名著人间世足以代表道家的灵修,也只有像庄子那样的灵修大师才能够写下这么一笔。在这篇文章中,他解释心斋的意义说:请问什么是心斋。仲尼回答说:集中你的意志:不要用耳去听,而要用心去听。然后,不要用心去听,而要用气去听。因为:听觉受到耳的限止,心受到形像的限止,而气是完全的虚;虚才够能接受一,道就自然临于虚。虚就是心斋(的果实)。道家的理想便是深入自我的基层,以便与道接近会合,终能达到人道合一的境界。道家的灵修,由逐步摆脱万物,自我精神化开始。精神化了的人,便是圣人。但是圣人只是与道接近而已。修到真正与道合为一体的,才算是最完美的人,称之为至人:至人也叫做神人或真人。佛教的灵修道家的灵修导源于

14、国人的心灵基层,因此,在中国灵修的三大主流中,最为根深蒂固。但是,道家日后受到儒家的影响而改道,被用作为改进以仁为理想的行为守则,和厘定天人之间的关系。在中国的历史中,佛教是比较晚起的。它在公元初期时始传中国。佛教自印度传入一种哲学和一个宗教。它与儒家的学说对立,却同情道家的思想。中国的道家徒认为佛教是产自印度的道教。在好多个世纪中,道教和佛教的关系非常密切,有时和谐,有时对立。因此,来自印度的佛教,深受道家宗教传统和神秘主义的影响,而形成了具有中国待色的佛教。佛教并不只是一种哲学,它更是一种灵修。就是说:它邀请人们从今世的事物中解脱出来,以便达到心灵纯净的境界,即是所谓的涅盘。佛教所追求的,

15、并不如天主教那样,与有位格的天主建立位际关系,而是跃出轮回的周期,以进入永恒不变的涅盘。虽然佛教曾受到道教的深刻影响,但是它仍旧保持着印度佛教的基本教义。这教义归纳为四大真理,称之为四圣谛,就是:苦谛:世上的一切,莫非是痛苦。集谛:或称为聚谛,指欲望的积聚是痛苦的根由。减谛:欲望一旦灭尽,痛苦就可止息。道谛:灭尽欲望的方法就是尊守八圣道。佛教灵修的目标是在灭尽欲望,为能跳出轮回的周期,而进入涅盘。涅盘是无法界定的。在起初,涅盘只指没有变易的永恒:到后来,涅盘才被视为极乐的境界。这样的讲法,对一般的佛教徒来说,无异是太过抽象了。因此,印度和中国两地的佛教,先后发展成为以敬礼为主的宗教模式。在中国,有所谓净土宗的,它的教义宣称全心信赖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的信徒可上西天。这就是中国大部份佛教徒的灵修观念。在原始的佛教中,人的获救要靠个人的努力,或依赖自力;在净土宗内,人的获救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