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汇编).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2104064 上传时间:2024-03-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汇编).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汇编)(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 )Af甲f乙f丙Bf乙f丙f甲Cf乙f甲f丙Df丙f乙f甲2、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镜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对比下面对该装置说法错误的是( )A该摄像镜头相当于

2、凸透镜B这种镜头可用来矫正近视眼C这种镜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A放大镜B照相机C潜望镜D幻灯机4、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条弹性绳拉开,使弹性绳两端的拉环能分别套在相隔一段距离的两根柱子上,用来晒衣服现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按图甲的方法做;另一种是按图乙的方法做关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B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甲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C图甲中每个人

3、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相同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的大小5、在“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用已调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出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三只电表的示数都变大B三只电表的示数都减小C电表A1的示数变小,电表V、A2的示数都不变D电表A1、A2的示数都变小,电表V的示数不变7、如图所示,有一圆

4、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的位置,它所成像PQ的形状应该是下列图中的()ABCD8、用图所示的图像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其中表示同一运动状态的是()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9、“曾侯乙编钟”是我国战国早期文物,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时,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10、对生活中有关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汽车驾驶室两侧的凸面镜是利用光的反射,能会聚光线B电影银幕上的像是利用凸透镜,经折射形成虚像C手电筒的反射装置相当于凹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D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经过小孔而形成的像,与小孔形状无关11、张丹想测量学校操场的长度,请你帮她从下面提供的器材中

5、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A长为20m,分度值为1dm的皮卷尺B长为20cm,分度值为1mm的钢尺C长为1m,分度值为0.5cm的木尺D长为3m,分度值为1cm的钢卷尺12、出去踏青时,小明用相机给家人拍照,结果拍完后发现有一只蚊子正好趴在镜头中间,则拍出的照片( )A几乎无影响 B会出现蚊子的影子C会出现倒立缩小的蚊子的像 D现正立放大的蚊子的像虚像13、下列对初中学生的描述,合理的是( )A身高约160毫米B质量约500千克C正常体温约38D平静每分钟呼吸约15次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 )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6、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D把蜡烛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15、一个宇航员在地面上质量为75kg,当这名宇航员上了月球后,他的质量将( )A大于75kgB等于75kgC小于75kgD说不准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一块长方形砖以平放或竖放两种不同的放置方法,放在水平地面上都静止不动,则它对地面施加的压力大小_,地面受到的压强_(前两空均选填“相同”或“不同”)若平放时地面受到的压强为1 500帕,它表示的意思是_2、英国科学家_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3、一个同学用手中的毫米刻度尺子测量壹圆硬币的直径,四次结果依次为2.51cm2

7、.53cm2.63cm2.52cm,其中错误的一个数据是_cm,硬币的直径应该记为_cm。4、有A、B两个带电体,若A与B相互排斥,而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则A一定带_电,B与C一定能相互_。5、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 _ (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将 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作图题(每题8分,共16分)1、如图示,已知入射光线,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2、如图,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的像若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

8、射后经过P点,请在图中标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2分,共24分)1、“在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已知表盘每个小格为0.5s,则:(1)图中AB段的路程sAB=_cm,AB之间小车运动的时间tAB=_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cm/s(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记时,则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选填“大”或“小”)(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BC段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

9、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理由是:_2、某实验小组用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白纸、支架、刻度尺、笔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如图)(1)小明同学在寻找蜡烛像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其可能的原因是:_(2)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_(填“M”或“N”)测观察蜡烛经玻璃板所成的像(3)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4)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5)同组的小红同学用棋子代替蜡烛进行实验但怎么也看不清棋

10、子的像,请你提出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B2、B3、D4、B5、D6、C7、B8、B9、B10、D11、A12、A13、D14、C15、B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相同 不同 在1m2面积的地面上受到的压力是1500N2、法拉第3、2.63 2.524、负 吸引5、A 变大三、作图题(每题8分,共16分)1、2、如下图所示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2分,共24分)1、40.0 1.5 26.7 小 不正确 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2、玻璃板未与水平桌面垂直 M 玻璃板比较厚,蜡烛经过两个反射面都会形成像 便于探究像与物和平面镜的位置关系 用手电筒照亮棋子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