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2103311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年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3年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3年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3年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的调研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的调研报告 自202223年以来,我县开展了洁净乡村行动,着力打造“中国洁净乡村品牌,通过三年多努力,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极大改善,为推动乡村休闲旅游打下了良好根底,群众受益,游客赞许。今年,我县又提出实施洁净乡村工作再提升,打造“中国最洁净乡村。垃圾处理是洁净乡村工作可持续的重要环节,近年实行的“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县集中处理模式,对洁净乡村工作起到了很好地推动作用。但是,几年运行下来该模式也面临新困难,最突出是对县城上坑垃圾填埋场造成巨大压力。县政协八届二次会议期间,也有多位委员针对垃圾处理问题提交了提案。为探索更适合我县的垃圾收集、清运、处理模式,2023年5月至6

2、月,县政协农业农村和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局部委员并邀请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开展了“垃圾收集、清运、处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走访了相关乡镇、部门,发放了调查表,召集全县20个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分片区召开了座谈会,并赴丽水垃圾燃烧发电厂等垃圾处理和回收利用的企业进行了考察,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问题 1、垃圾数量急骤增加,填埋库容矛盾突出。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村垃圾急骤增加,在县集中处理的模式下(除黄沙腰等西部三乡镇自行燃烧外),与我县仅有的上坑垃圾填埋场库容矛盾已日益突出,垃圾填埋处理的压力与日俱增。202223年,上坑填埋场年处理垃圾量为2

3、170吨,到了2023年,全县17个乡镇转运到上坑填埋场的垃圾量就到达24814吨,加xx区的垃圾,上坑填埋场处理的垃圾总量共达43589多吨。2023年15月,17个乡镇已转运至上坑填埋场的垃圾为11495吨,预计全年将有3万吨左右农村垃圾需要上坑填埋场处理,加xx区的垃圾,全年将达47450吨,平均日处理量达130吨,并且按年增5%的量呈不断增加趋势。上坑填埋场一期容量为19万立方米,202223年底投入使用,按原设计日处理74吨计算,使用年限为8年,但目前仅5年一期已完全饱和。如果按此速度测算,上坑填埋场二期(50万立方米)也只能运转8年,大约到2023年饱和。 2、垃圾分类实施困难,垃

4、圾进城不可继续。目前,全县未实行垃圾分类,各乡镇除建筑垃圾外,其他垃圾都运到上坑垃圾填埋场,既增加了垃圾收集清运的本钱,更加重了上坑垃圾填埋场的负荷。通过调研和对局部乡镇垃圾成分抽样分析,目前生活垃圾中主要有废纸、废金属、塑料等可回收利用垃圾,笋壳、菇棒废料、杂草、作物秸杆、果皮等有机垃圾,建筑垃圾,农药瓶等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生活垃圾。据抽样统计测算,2023年全县转运至上坑垃圾填埋场的垃圾中,可回收垃圾约占38%,有机垃圾约占30%。如果实行垃圾分类,对可回收垃圾回收利用、有机垃圾就地沤肥处理,无疑会减轻填埋压力,延长填埋场可持续使用时间。对于推进垃圾分类管理,全县上下在思想意识层面高度统一

5、,都觉得需要实行垃圾分类;但在操作层面,多数乡镇干部群众顾虑重重,觉得难以实施。垃圾分类的关键问题在于哪个环节推进、什么方式推进、分类后如何无害化处理等。例如,黄沙腰采用补贴方式回收农药瓶袋,但回收后仍无法处理。 3、垃圾中转设施缺乏,转运环节二次污染。全县只有云峰、北界、三仁等少数乡镇(街道)建有垃圾中转站,其他大局部乡镇没有垃圾中转站,全县所有乡镇都没有垃圾转运专用车。垃圾转运以农用车代替,在清运过程中,往往有垃圾掉落造成二次污染;清运组织方式也各式各样,有乡镇统一组织向社会承包的,也有各村自行清运的,还有建中转站后再清运的。承包方式有包年、包车、包清工等方式,以包年方式的会造成清运不及时

6、现象,垃圾池边臭气熏天、蚊虫肆掠,造成二次污染。 4、收集处理存在死角,养殖污染较为普遍。调研中发现,农村保洁员月工资从百元到千元都有,主要集中在500800元左右,由于工资低,大都是年龄偏大的老年人(有的保洁员年龄高达80多岁)在从事保洁,体力有限。保洁员数量上也缺乏,加上自然村多且分散,工作量大,造成局部偏僻自然村、田野保洁不到位,容易形成卫生死角。局部村或自然村存在垃圾就地掩埋或集中堆放在偏辟山坳的现象。此外,近年我县局部乡镇生猪养殖业开展迅速,虽然大局部村建成了污水处理设施,但局部养殖户(场)没有将养殖污水排入污水处理池或进行其他无害化处理,养殖污染直排现象较为普遍。同时,少数乡镇和村

7、还存在垃圾没有经过分类直接燃烧的方式处理,容易产生二恶英等有害气体和灰尘。 5、洁净乡村经费缺乏,刚性支出金额较大。目前,我县洁净乡村经费主要由县财政下拔、乡镇村筹集,经费筹措渠道不多,各乡镇街道普遍反映目前洁净乡村工作经费缺乏。据统计,2023年20个乡镇街道洁净乡村总投入921万元,其中县财政补助657万元,乡镇街道自筹264万元(占洁净乡村总投入的28.7%,是乡镇街道公共支出的较大一块)。支出构成中,20个乡镇街道用于垃圾转运的费用32023万元,占洁净乡村经费的33.6%,其余用于保洁人工费用和垃圾处理设施(垃圾桶、固定垃圾收集箱)配备维护。此外,局部村集体还支出了一局部资金用于保洁

8、。调研中发现,垃圾处理设施维护更新、清运本钱、保洁人员工资的刚性支出较大,必须探索多种经费筹措渠道才能保障正常运转,推进洁净乡村工作可持续开展。 二、措施建议 综上分析,在打造“中国最洁净乡村的目标要求下,垃圾处理问题迫在眉睫。建议完善垃圾处理模式,标本兼治。治标措施,新建垃圾填埋场;治本措施,实行垃圾分类,垃圾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1、编制垃圾处理规划,新建垃圾处理设施。垃圾处理涉及面广,任务重,一旦方案确定,变更难度很大,必须尽早规划。目前,各地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和燃烧发电。当前,需在尽快完成上坑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的根底上,谋划新建垃圾处理设施。新建垃圾处理设施从选址、政策处理、到

9、建成至少需3年时间,因此必须尽快评估、论证、决策采用何种处理方式,确定选址意见。如采用新建垃圾填埋场,考虑到财力限制,可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如采用燃烧发电,可采用bot方式招商引资(详见方案测算)。乡镇(街道)垃圾中转站也应纳入规划中,形成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 2、完善垃圾转运设施,垃圾清运社会招标。已建成的垃圾中转站要加强管护使用,没有建设垃圾中转站的乡镇(区域)要抓紧建设,并配备垃圾专用装置箱等设施。将垃圾清运对社会招标发包,由中标的垃圾清运企业购置垃圾转运专用车(封闭式压缩车),负责全县城乡垃圾清运工作。 3、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实现垃圾回收利用。将垃圾分类试点列入时间表,尽早研究垃圾分类措

10、施。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环境质量。建议垃圾分类试点初期可分可回收垃圾、有机垃圾、建筑垃圾、其他生活垃圾四大类,以家庭初步分类和村保洁员首次收集后分类投放为宜。对于令人头疼的塑料垃圾,可充分发挥我县已有塑料回收处理厂的独特优势加以解决;对有机垃圾、建筑垃圾,建议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选择垵口乡为试点,每个村选址设立建筑垃圾专用堆放场所,建筑垃圾可在路基填方等时机回填;建有机垃圾沤肥池,使有机垃圾转化为有机肥。在试点的根底上向全县推广,XX县区同步实行垃圾分类。 4、多种渠道筹措经费,探索垃圾处理机制。各街道和中心镇建立标准的环卫机构,并对新建填埋场的

11、乡镇街道加强人员设施的配备,乡镇环卫经费列入预算。参照XX县区,适时、适当收取垃圾处理费,尤其是坐落在乡镇街道的景区、养殖户垃圾处理费可先行试点收取,对建筑工地、建房户在审批时收取建筑垃圾处理押金等,标准管理农村保洁员队伍,实行合同管理,加强平安教育,签订意外保险,消除平安隐患,建立农村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加强生猪产业开展规划,所有规模养殖场必须办理环评手续。完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将散户养猪污水全部纳入,消除养殖污染直排现象。鼓励养殖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参与垃圾处置设施建设与运行。 三、方案测算 根据我县垃圾处理现状,借鉴其他市县区垃圾处理方式,提出如下三个方案。 方案一,新建垃圾填埋场 近

12、期(三年内),各乡镇(街道)建设垃圾中转站;在石练镇(初步建议郭塘)新建1座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王村口、龙洋、焦滩、蔡源、湖山、金竹、石练、大柘等8个乡镇的农村垃圾,黄沙腰、柘岱口、西畈等3个乡镇垃圾仍采用燃烧处理,其他乡镇(街道)仍转运至上坑垃圾填埋场;中期(八年内),在北界(或新路湾)、云峰各新建1座垃圾填埋场。北部四乡镇垃圾在北部集中处理,云峰垃圾填埋场可为下步县城及垵口、三仁、濂竹等乡镇垃圾填埋留下空间。远期(二十年内),在金竹(湖山)、黄沙腰各新建1座垃圾填埋场,进一步缩短转运距离,停用西部三乡镇直接燃烧垃圾的处理方式。 同时,开展垃圾初步分类试点,各乡镇(街道)合理布局建设建筑垃圾

13、专用场所及推沤有机垃圾的沤肥池,使有机垃圾重新成为资源,变废为宝。 投资。建设垃圾中转站预估50万元20=202300万元;新建1座50万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预估5000万元,二十年内分期共建5座。建设建筑垃圾专用场所及推沤有机垃圾的沤肥池预估20230万元;农村垃圾清运承包费用预估每年200万元(不含西部三乡镇)。 村口、龙洋、焦滩、蔡源、湖山、金竹、石练、大柘等8个乡镇垃圾转运到郭塘;其他乡镇(街道)仍转运到上坑;平均转运费用及垃圾量按2023年测算;不含西部三乡镇。随着分片填埋的实行,转运费用将进一步下降。 优势。分期投资,减少资金压力;全县各片区都逐步建垃圾填埋场,减少清运费用;实行垃圾

14、分类处理,减少垃圾填埋量,从根本上减少乡镇垃圾进城填埋;西部三乡镇垃圾不再燃烧;每年新增有机肥预估8000吨;上坑填埋场使用年限可延长4年,预估可使用至2025年。 劣势。总投资大,长久占用土地资源且面积较大,运行经费较高(每个垃圾填埋场都需人员管理)。 方案二,建无害化垃圾燃烧发电厂 借鉴xx市垃圾燃烧发电厂模式,采取全县集中无害化燃烧发电方式处理。垃圾燃烧发电是目前大中型城市采用比较多的垃圾处理方式,具体技术工艺有炉排炉、硫化床、热分解等工艺,xx市垃圾燃烧发电厂采用的是目前比较先进的热分解工艺,一期工程装备两台燃烧炉和7.5兆瓦汽轮发电机组,日处理400吨垃圾,配套垃圾污水处理系统和燃烧

15、尾气处理系统,目前在试运行阶段,经环保检测,排放均达国家环保标准,其中人们比较担忧的二恶英类有害气体排放标准优于欧盟标准。工程占地共60亩,其中主厂区53亩。该厂采用bot方式招商引资招标确定,由总部在深圳的中外合资企业瑞威环保再生能源公司投资兴建,建设期三年,目前在申报验收,运行25年后交当地政府管理。 投资测算:建设日处理400吨的热分解工艺垃圾燃烧发电厂需投资2亿元左右,用地5060亩。可政府自行兴建管理,也可采用bot方式,由政府负责供地(土地划拨)、征迁政策处理和三通一平;另外,需支付垃圾燃烧发电厂每吨70元的垃圾处理补贴,以每年5万吨计,财政需付350万元;加上全县乡镇垃圾清运费用

16、(含西部三乡镇)估测350多万元,每年需700万元运行费用(注:企业享受国家环保企业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增值税、土地税即征即返,国家补贴企业上网电价0.2023元/度)。 优势: 1、生活垃圾无需分类可直接进厂处理,局部工业垃圾也可直接处理。 2、采用热分解工艺垃圾燃烧发电能实现无害化排放标准能到达或优于国家标准甚至欧盟标准;资源化燃烧时不需添加任何煤、汽油等辅料,每吨垃圾可发电280度,转化为电力资源,炉渣还可制砖;减量化垃圾处理后减量达80%以上。按xx市垃圾燃烧发电厂试运行情况看,按日处理400吨标准,全年最后仅剩下20230多吨炉渣填埋处理(这局部制砖也不行,无法再利用),不到一天的垃圾处理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