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指南(讨论稿)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2102708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指南(讨论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指南(讨论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指南(讨论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指南(讨论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指南(讨论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指南(讨论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指南(讨论稿)(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指南(讨论稿)学校是人群较为密集的场所,容易发生结核病的暴发流行。为科学有序地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防止结核病在学校的传播、蔓延,保障学生、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工作指南。一、机构职责(一)教育部门1、教育行政部门(1)负责学校结核病控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国家和省级成立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地市和县区要指定专人负责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要把结核病防治工作纳入学校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2)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学

2、校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导检查学校结核病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确保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3)加强与卫生行政部门的协调。负责与卫生行政部门共同组织开展学校结核病疫情防控工作相关知识的培训。(4)加强与卫生部门结核病疫情信息的沟通。配合卫生部门开展学校结核病疫情监控、突发疫情的现场调查和应急处置工作。2、学校(1)学校成立卫生防病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为学校卫生防病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建立校长、校医(保健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班级卫生员组成的传染病防控体系,负责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2)普通高等学校设校医院或卫生科,普通中小学校设立卫

3、生室。按照学生人数六百比一的比例配备专职的卫生技术人员,学生人数不足六百人的学校,可以配备专职或兼职的保健老师;中等专业学校、职业中学,可以根据需要配备专职的卫生技术人员。(3)负责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的发现、信息收集、汇总与报告管理工作制度和因病缺勤学生的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指定专人或兼职人员负责结核病疫情和因病缺勤等信息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4)建立新生入学体检和在校师生每年一次的常规性健康体检制度,将结核病筛查列入健康体检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健康档案,对学校师生中的肺结核病人做好早发现,早登记和早报告。(5)协助疾病预防控制结构开展本单位发生结核病疫情的现场调查和应对处置工作,接受教

4、育行政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对结核病突发事件处置情况的督促、检查。(6)负责组织开展对学校师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学校应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普通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普通高校、中等专业学校、职业中学应当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或者讲座。 (7)负责日常发现的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转诊与推荐工作(二)卫生部门1、卫生行政部门(1)和教育部门共同成立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协调,并组织业务部门提供技术指导和卫生服务。(2)与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组织开展学校结核病疫情监测、报告和防控知识的培训。(3)配合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展对学校结核病疫情监测和防控工作的监督管理与检查

5、,保证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有效实施。(4)负责与时向同级教育行政部门通报本地区学校结核病疫情等相关信息。(5)组织医疗机构或专业防治机构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2、结防机构(1)负责为学校开展的结核疫情监测、报告、突发疫情的防控等工作通过技术支持,并定期到学校进行常态化的卫生服务和技术指导。(2)对学校发生的结核病疫情等突发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提出防控措施与建议,并指导学校落实各项防控措施。(3)协助学校对其全体师生进行结核病疫情监测、登记、报告、推荐、转诊和结核病防控知识的宣传与培训。(4)负责将综合性医疗机构和结防机构诊断报告的学校肺结核病人信息与时通报给学校,并协助学校对未到位的患者进行追

6、逐给予规范化的治疗管理,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病筛查。3、医疗机构(1)对于诊断发现的学校师生中的肺结核患者,要规范写传染病报告卡并进行网络直报,对不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向学校所在地的结防机构进行转诊,对发现所有学校师生肺结核患者信息向学校通报。(2)对于学校师生中住院的肺结核患者,出院后要与时向患者学校所在地的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转诊,同时向学校和结防机构通报。二、学校结核病的预防(一)健康教育1、学校要把结核病防治知识纳入学校卫生课的重要内容。要利用健康教育课、主题班会、宣传展板、黑板报、宣传窗,或开展讲座、播放影像制品等多种形式,对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广泛地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提高他们对结核病

7、的认识水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2、学校要倡导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近距离对周围的人咳嗽、打喷嚏或随地吐痰;培养师生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3、加强教室、宿舍、图书馆、食堂等学习生活场所的通风换气与环境消毒工作。并在校园内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扫保洁,消除卫生死角,预防结核病等传染病在校园内的传播与流行。(二)常规体检学校应将结核病筛查作为学校新生入学体检和每年师生常规体检的必查项目。对于学龄前儿童检察卡痕,做PPD检查;小学和初中生也要检察卡痕,有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史的需做PPD检查,15mm强阳性者拍摄胸部X光片;高中、大学生和老师拍摄

8、胸部X光片。体检应有学校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经认可的医疗或预防保健机构来承担,并建立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档案,做到与早发现学校中的结核病人。(三)症状和因病缺勤监测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要利用每天的晨检,对到校的每名学生询问是否具有发热、咳嗽、盗汗等可疑症状,对发现具有可疑症状的学生,要与时告知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确保做到对肺结核患者的早发现、早报告。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与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与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三

9、、患者发现、报告和治疗管理(一)患者发现和报告1、患者发现(1)主动发现:利用每年新生入学、学校师生每年一次的常规性体检以与毕业体检开展结核病筛查。对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查看BCG卡痕,必要时开展PPD检查;对中学或大专院校主要开展胸部X线片检查。对检查强阳性者或胸部检查发现异常者要将其转诊至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查确诊。(2)因症推荐就诊:对学校症状监测发现的咳嗽,咳痰或咯血周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由学校与时地将其推荐至属地的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医疗机构)进行检查诊断。(3)因症主动就诊:医疗机构或结防机构对出现咳嗽,咳痰或咯血周主动就诊的学生,要与时开展胸部线检查和痰涂片检查,进一步确诊

10、。(4)涂阳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对学校师生中确诊的涂阳肺结核患者,要调查与其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同班级或同宿舍的同学、教师等是否有咳嗽、咳痰2周、咯血等肺结核可疑症状,对有肺结核可疑症状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病检查。2、登记报告(1)在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医疗机构诊断的疑似或确诊肺结核病患者,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网络直报和网络专报。(2)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医疗机构诊断发现的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结核病患者,要填写“学校结核病患者报告通知单”一式三份,一份本单位自己留存,一份寄送患者所在的学校,一份寄送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学校卫生科。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医疗机构对诊断发现异地就诊的学生和教职

11、员工结核病患者,要填写“学校结核病患者报告通知单”一式三份,一份本单位自己留存,一份寄送患者所在的学校,一份寄送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结核病防治机构。(3)学校在健康体检中发现的肺结核病人,应在其健康档案中进行登记,同时向属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报告。(4)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通过网络直报或网络专报监测发现的学校肺结核患者,应指派专人与学校联系,并进行调查核实。(二)患者的治疗管理1、患者治疗对于学生和教职员工中确诊发现的肺结核患者,要到属地的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免费的抗结核病治疗。肺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方案参照“主管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执行。2、患者管理患者管理要根据学校

12、师生是否休学与复学进行分类管理。学校师生的休复学原则应由专业机构出示病情证明,学校校医根据本学校的具体要求决定师生是否休学与复学。(1)休学对象菌阳病人(包括涂阳或培阳患者)。病灶范围广泛或伴有空洞的菌阴患者。(2)复学条件菌阳病人至少经过2个月规则治疗,症状减轻或消失、病灶明显吸收、连续2次痰涂片检查均阴性(每次痰涂片检查的间隔事件至少满1个月)。菌阴病人经规则治疗病灶有较明显吸收,空洞缩小,连续2次痰涂片检查均阴性(每次痰涂片检查的间隔事件至少满1个月)。3.不同类型患者的治疗管理要求(1)休学患者对于休学的户籍患者纳入居住地的结防体系进行治疗管理;对于返回原籍的患者,学生所在地的结防间隔

13、将患者治疗信息转入到当地的结防间隔,按照跨区域管理方案的要求执行。(2)未休学或已复课的患者由校医或室友监督服药,社区医生定期访视,并将访视记录的情况与时反馈给结防专业机构。四、暴发疫情的监测、报告和应急处置(一)疫情监测、报告1、暴发疫情监测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要指定专人每日浏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肺结核报告情况。凡发现由医疗卫生机构报告的学生肺结核患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要指派专人通过 或前往学校对患者进行追踪核实工作,对在医疗间隔住院的患者应与医院联系并核实诊断。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凡确诊登记1例以上学生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应立即通知患者所在学校领导和校医,由校医负责患者的追访核实工作

14、,对核实无误的信息要与时向属地的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反馈。2、暴发疫情报告(1)责任报告单位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结核病防治机构为结核病暴发疫情的责任报告单位。(2)报告主要内容报告结核病暴发疫情时,要详细报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人数、已经采取的措施、下一步处置措施等。(3)报告时限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结核病防治机构一旦发现结核病暴发疫情,经初步核实后,应在24小时内向疫情发生所在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上一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二)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置在暴发疫情的现场调查处置过程中时应遵循边调查、边处理、边完善的原则。1、疫情处置的组织准备(1)当地县级疾病控制中心初步核实疫情后,

15、应与时向学校的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疫情通报,并组织由流行病学、临床、放射、实验室检测等专业人员成立疫情应急处置小组明确参与现场调查的人员分工,必要时,请求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提供技术援助。同时,要求疫情发生所在地学校要作好各项准备工作,配合现场调查和应对处置。(2)准备疫情处置所需的记录本、现场调查表、PPD皮试用品,采样器材、消杀药品和器材、个人防护用品、宣传材料等应急装备物资。(3)现场调查处置前应根据初步了解的情况制定调查方案,具体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方法和内容、采集标本的种类和检测的项目与方法、拟采取的控制措施、控制措施效果评价方法以与人、财、物的准备情况等。2、现场调查前的卫生宣教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和学校要密切配合,在现场调查前,共同做好疫情发生所在学校的卫生宣传工作。(1)目的:宣传结核病防治的基本知识,提高学校师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了解,培养良好的卫生行为,使他们主动配合接受检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配合隔离和督导化疗。消除疫情发生所在学校有关人员的恐慌心理,安抚人心,维持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2)形式:结核病知识专题讲座、展版和发放卫生宣传材料。(3)宣教的主要内容结核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呼吸道传染病,容易在人群中传播。人群感染的机率大,在我国约有一半的人群感染结核菌,但并不是所有敢让的人都会发病。营养不良、作息不规律、过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