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问好”的启示.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2101654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生问好”的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师生问好”的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师生问好”的启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师生问好”的启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师生问好”的启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生问好”的启示.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师生问好”的启示案例呈现1 2 3 4 | 5 | 6 5. | 6 5. | 6 5 2 3 | 1 (师)同学们 好 (生)你好 你好 叶老师你 好这是我和学生上课时互相问好的师生问好歌,多年来一直没有变过,直到有一天那是一年级的一堂音乐课。铃声一响,看着孩子们天真可爱和充满期待的面容,我的脸上不禁浮起了笑容。“小朋友,看到你们的笑脸老师真高兴,所以啊我想用美妙的歌声向你们问好。”于是,按照惯例我唱起了师生问好歌。 12 3 4 5 同 学 们好!刚唱完,教室的一个角落里就响起了一个稚嫩的童声:3 4 3 4 5 你 好我不禁楞了一下,寻着声音我看到了坐在教室后面的一个小男孩正用手捂着

2、嘴嘿嘿的笑着.旁边同学听到他那略微有点走调的声音都忍不住笑出声来.更有一些小朋友也新奇地学着他唱起来。看着孩子们兴奋的表情,我被触动了:孩子的这一声有感于心的“你好”是他对音乐最原本的即兴创作.虽然,听起来并不是很优美。但我们是否可以借机鼓励孩子们即兴创造自己的音乐短句进行师生间的问好,让他们把这种创造的本能尽情地释放呢?思此,我微笑地对刚才忍不住唱出声的男孩说:“你真能干,能用歌声向老师问好,老师真佩服你。你能用优美地歌声再唱一遍吗?”小男孩的眼睛亮了,背挺得直直地,在我手势的帮助下优美的歌声从他小小的嘴里深情地唱了出来.教室里一下子变得安静了,孩子们像都不相信自己得耳朵似的,瞪大了眼睛,原

3、来我们自己也能创出好听地问好歌.不知道是谁带得头,教室里一下子爆发出了热烈地掌声.大伙儿显得非常高兴.我笑着说“谁也会像他一样用歌声问好呢”?一时间教室里小手林立,充满了各式各样的问好歌,有长的有短的,有快的有慢的,有轻柔的有活泼的,每一句问好歌都呈现了不同的个性。这时,我又伺机加以引导“我姓陆,那该怎么唱呢?”一位女生站起来大声唱道:3 6 5 3 6 5 叶老 师 您 好我赞扬了他,并学着她的音调回答她3 6 53 65小朋 友 你 好孩子们更开心了,老师的学唱进一步肯定了他们的创造。个个都把手举得高高的,抢着做我的“小老师”。还有一个小朋友大胆地提议:“叶老师我觉得我们可以唱两遍,因为一

4、遍太短了不好听。”我试着用刚才的问好歌唱了两遍,孩子们都拍手表示赞同。哈,又一种新型的“师生问好歌”就这样诞生了。面对着孩子们那一张张充满成功喜悦的脸,我知道他们的创造思维已完全打开,因势利导,我请孩子们再想想还能用什么办法让我们的师生问好歌更好听,更有意思。孩子们的表现真是难以置信:“老师,我们可以唱完后拍拍手,象这样(示范)。”“我们可以一边跺脚一边唱”“老师,我们还可以一边唱,一边点头。”教室里霎时变得非常热闹了。孩子们的想象真是无奇不有,有的拍肩,有的敲橡皮,有的点鼻子至今,仍有两个学生的回答让我难以忘怀。一个孩子平常挺调皮,他一边学小猫的动作,一边说:“我是一只小猫”还唱到5 1 2

5、 3 4 5 喵 叶老 师您 好还有一个孩子竟提议我们可以一边唱一边玩击掌游戏。把我们的问好歌配上动作、游戏,是我以前从没有尝试过的。好动,好玩是孩子们的天性,能有这样的创新也是他们的本能使然。为了鼓励他们,最后我和孩子们一边唱,一边击掌,孩子们开心极了,一下子拉进了师生的距离,课堂气氛好极了!问题讨论: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通过提供给学生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之中,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陶冶高尚情操,发展创造力。”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应该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寻找或创造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契机,提供给孩子们自由想象创造的空间.师生问好作为一种常用

6、的课堂常规,经常出现在音乐课堂中也很容易被忽视。本案例中,一个“调皮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唱触动了我对师生问好的思考,使我抛弃了原本按部就班学习师生问好歌的教学内容,并以此为契机,鼓励孩子们大胆得唱出自己即兴创作的音乐短句,再用他们创作的音乐短句进行师生间的问好。孩子们的创造思维被完全地打开,有很多创造是我们意想不到的。从一个孩子到每一个孩子富有个性和成功的创造,我们不难看出孩子们的音乐创造力和表现力获得了很大的提高。孩子们对音乐有着天生的好奇感,他们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需要特别强烈。当有感于物、有动于心时,便会情不自禁地歌舞起来。而老师对于他们这种近乎本能的即兴创作得以肯定的话 ,

7、就给了孩子们一个更广阔、自由的空间,对音乐自发、自觉,最有独创性的理解被主动而勇敢地表现出来。同时也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充满了成就感,更主动得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之中。诠释与研究:音乐活动是人类最自然、最原始的行为。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在音乐教学中,这样的机会其实非常多.音乐教育必须唤起这种人人生来具有的音乐本能,把学生从传统的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师徒式教学方式中释放出来,让孩子们去实践,按照他们自己的想象、利用他们自己的各种可能性去安排。而音乐教师则必须成为音乐课堂中的“有心人”,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一个“宽松、自由”的学

8、习环境中,更有效得实践、创造,发展个性。同时睁亮眼睛,从复杂多变的课堂教学中寻找可能成为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有利契机,为学生音乐创造本能的发挥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广阔的空间。1、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主体,要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在音乐课上,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参与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和创造已逐渐成为我们指导课堂教学的思想准则。“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的新音乐教育观,注重学生亲身感受、体验、表现、创造音乐的过程,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达到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

9、乐趣,表达个人情智的目的,从而充分体现音乐教育的感染、想象、激励、启迪、创新的功能。教学的生成性也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表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相应的对策,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适时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不过,课堂结构的开放,并不是随意的,我们要正确区分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是确实符合童心童趣的还是无理取闹的言行,不能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盲目地迁就学生的行为,而使一堂课“跑调离题”。2、 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音乐课,气氛应该是很活跃的。娄出现“吵闹”、“哄乱”时,音乐教师不必板着脸,表现出一些不理性的情绪,更不能凶神恶煞般地斥责学生,压制学生

10、。此时正是考验你教学思想、教学手法的好时机。不同的处理方式,将会学生两种截然不同的课堂表现状态,抑或是冷冰冰的课堂,抑或是充满灵性和生命力的课堂。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人的自主探索和体验生命的状态最具有创造性和开拓性。作为音乐教师,何不以一种平和、大度的心态面对学生,运用教育机智,变“意外事件”为“教学资源”,借机营造出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音乐中发挥想象,去尽情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3、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激发创新思维。现代教学观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做出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学生之间存在着人别差异,他们在接受新事物、感知音乐的同时都会有各自不同的见解和体验,它们是那么具有个体的灵性和思想。实践证明,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学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的音符,更是一种情感的释放、自我表现的创造活动。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这种独特的体验,并激发学生进一步去发现、创造的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地尝试、表现、创新无论他们的创造是多么幼稚和离奇。4、 挖掘学生潜能,及时生成教学资源。学生是极具可塑性的鲜活个体,我们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激发他们各方面的才能,主动参与展现自己的个性与能力。我们教师应该乐观地看待课堂教学中意外发生的事件,重视学生的生命存在并对其深入观察、仔细了解,从学生身上开发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新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