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高预录训练题(语文).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2100106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高预录训练题(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黄高预录训练题(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黄高预录训练题(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黄高预录训练题(语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黄高预录训练题(语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高预录训练题(语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高预录训练题(语文).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黄冈中学理科实验班招生考试 语文模拟试题(四) (满分:75分 时间:50分钟) 一、(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发酵(jio) 档期(dng) 单枪匹马(p) 妄自菲薄(fi) B胡诌(zhu) 角色(jio) 犯而不校(jio) 严惩不贷(chng) C干坼(ch) 谥号(sh) 刚愎自用(b) 热泪盈眶(kung) D晕船(yn) 闷热(mn) 爱憎分明(zng) 解甲归田(x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宣泄 百叶窗 谈笑风声 左右逢源 B精典 挖墙脚 集思广益 食不果腹 C副刊 下马威 额手称庆 人

2、才倍出 D松弛 摄像机 利令智昏 中流砥柱 3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那小而发亮的眼睛,在刹那间把他溢于言表的得意,把他结记前怨的刻薄,都表露得明白无遗了。 B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不单是政府的事情,环保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善待大自然是每一个地球人的义务和责任。 C20世纪80年代,霍元甲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时,家家户户都围在电视前观看,那万人空巷的情景至今让人们记忆犹新。 D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常常给人们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往往为世人所不齿。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舞台,大学生唯有积极变迁、直面变迁、和谐变迁

3、,才能成为时代先锋。 B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天然气价格及天然气利用,将有计划地提高天然气的价格,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C不管在哪个国家,没有法律就没有真正的自由。一个国家制定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和限制人民的自由,而是为了保护和扩大人民的自由。 D近年来,部分国家非法进入南海中国管辖海域内从事捕渔活动的渔船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中国渔政部门计划通过护航护渔等一系列行动来进一步宣示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这种惊人的事实证明:人如果老想着钱,看不到别有用心的人腐蚀进攻,就会误入歧途,可见这些事实是可以作为活教材的。 B人性是“善恶并举”的,我们

4、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既有善的种子,又有恶的种子。问题是,我们对人性中的善和恶,采取什么态度:是“扬善抑恶”?还是“扬恶抑善”? C客家有首山歌唱道:“人讲苦瓜苦,我说苦瓜甜。甘苦任君择,不苦哪有甜?”这就是说,苦瓜自己是苦的,而给人们带来的却是甜健康和快乐。 D四项协议顺利签署后,两岸大体上就能完成“三通”进程(通邮、邮航、通商),这将为今后两岸关系更加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基础。 6、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满庭鸟迹印苍苔。 A只道林间无人至 B小院地偏人不到 C门巷深深过客稀 D寒气偏归我一家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

5、文,完成713题。(24分) 武昌九曲亭记(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庐 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 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

6、,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 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选自栾城集) 【注】此文作于元丰五年,当时

7、苏氏兄弟贬官黄州与筠州已经三年。 齐安,即黄州。当时苏轼贬谪黄州,苏辙贬谪筠州。陂陁(tu):高低起伏。不平坦。蹇(qin)裳:提起衣服。洒然:惊异的样子。乱流:横渡江水。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庐:结庐,居住。B仰瞻陵阜,旁瞩溪谷 瞩:注视,观望。 C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 效:验证,证明。 D斥 其所据,亭得以广 斥:开拓。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兹欲以成吾亭耶 B行于松柏之间譬之饮食,杂陈于前 C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 D车马之

8、迹不至子瞻与客入山视之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属于活用的一项是 ( )(3分) A扫叶席草 B子瞻杖策载酒 C闻子瞻至,幅巾迎笑 D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武昌诸山“萧然绝俗”的景象和苏轼“适意为悦”的心境的一组是( ) A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 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 B依山临壑,隐蔽松枥 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 C风止日出,江水伏息 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 D羊肠九曲而获少平 风云变化,林麓向背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从本文看,苏轼善处逆境,能通过遨游山水,结交朋友来自得其乐,冲淡与化解通常贬谪必然造成的

9、度日如年的痛苦。 B苏轼面对废弃的九曲亭“睥睨终日”,表现出对败落的九曲亭的痛惜以及对“遗址甚狭”、难以重建的无奈;这和后文“子瞻于是最乐”形成对比,趣致盎然。 C文章最后议论苏轼的“以适意为悦”,“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这暗合了苏轼建亭的意图,但也流露出一丝为人处世的消极情怀。 D结合苏氏兄弟两人的政治处境,苏辙写这篇亭记,意在赞美其兄旷达洒脱的思想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作者本人的乐观态度和坦荡襟怀。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2分) 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 (2)方其得意,万物无

10、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2分) (3) 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2分) 13.用斜线()给下面的句子断句。(3分) 山 中 有 二 三 子 好 客 而 喜 游 闻 子 瞻 至 幅 巾 迎 笑 相 携 徜 徉 而 上 穷 山 之 深 力 极 而 息 扫 叶 席 草 酌 酒 相 劳 意 适 忘 反 往 往 留 宿 于 山 上。 三、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6分) 峡口送友人(司空曙唐诗)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

11、?他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答案: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答案: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 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_ _ _ _ _ _ _ 三、阅读儿子的旋律(徐平),完成文后的题目。(18分) (1)儿子下班了,父亲紧张地数着儿子的脚步声。果然儿子“啪”地开了门。父亲默默地看着他。儿子没有看父亲,似乎点了个头,往自己卧室边走边脱外套。 (2)收录机又响了。儿子! (3)两人面对面准备吃饭。儿子在撬午餐肉,父亲从儿子脸上看不出什么异常。 (4)父亲一字一句: (5)“我被免职了。明天宣布。”

12、 (6)儿子猛地扬起脸。父亲没有在这稍纵即逝的惊讶里看到别的什么,没有怜悯没有安慰也没有懊恼。儿子手不停:“你也需要休息了。” (7)父亲感到胸闷气短。他盯着儿子。儿子的手健美粗大,血管里青春在跃动。 (8)儿子一声不吭。父亲没有说话也不再盯着儿子。他感到儿子匆匆放下筷子,找衣服,又跨进卫生间。马上,水声“哗啦哗啦”,跟着儿子的歌声高高扬起。声音温存自信,旋律跳荡。 (9)儿子!儿子!儿子! (10)儿子你在想什么,你大了不再崇拜父亲,你越来越沉默,你不再抱怨父亲呆板僵化不再为各种政治问题与父亲争论不休,也不再说父亲刚愎自用。儿子,你甚至看不起父亲。可父亲这样了你还是无动于衷吗?这就是这一代的

13、冷漠理智?你匆匆吃饭洗澡是因为那打字员在等你去看歌剧?可是儿子,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你啊。我的官龄比你年龄还大一圈 (11)电视在播相声。父亲茫然四顾时才发现儿子并未出门,而是坐在他身后看书。父亲不由纳闷:儿子前天就订了票,还兴冲冲问他是否同去。 (12)父亲彻夜来回踱步,儿子也辗转反侧,父亲老了。他的一切都老了。曾和父亲这一辈很协调的背景已走向薄暮黄昏。这是变幻莫测的时代,不是仅仅需要热血赤诚的岁月。 (13)早上儿子起得很早,父亲晨练回来,儿子已准备好早餐。收录机照样开着,而且旋律明亮欢跃。 (14)父子俩依然沉默着洗漱用餐。儿子几次似乎要开口,父亲沉下心微颤地期待着,儿子却什么也没说。 (15)父亲佝偻着进卧室更衣。儿子不知什么时候站在身后捧着一套西装。 (16)“穿这精神。是去开宣布会吗?”儿子又拿过领带走到父亲跟前。父亲迟疑着。 (17)“我给你打。”儿子看着父亲。温柔的手像父亲过世的妻子,父亲心紧成一团。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