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塑料的韧性、刚性、抗冲击性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2098946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文看懂塑料的韧性、刚性、抗冲击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文看懂塑料的韧性、刚性、抗冲击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文看懂塑料的韧性、刚性、抗冲击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文看懂塑料的韧性、刚性、抗冲击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文看懂塑料的韧性、刚性、抗冲击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文看懂塑料的韧性、刚性、抗冲击性刚度”是指物体发生单位形变时所需要的力的大小;“柔度”则指物体在单位力下所发生 的形变大小。“刚度”越大,越不容易发生变形;“柔度”越大,越容易发生变形。韧性好 的材料比较柔软,拉伸断裂伸长率、抗冲击强度较大,而硬度、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较 小。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刚度和韧性呈对立态,但对经过改性的塑料制品而言,两者会相互 依存。例如用玻纤增强塑料后,它的刚性变大的同时,可能出现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都增加。如何提高塑料韧性通过对塑料制品的测试发现,提高基体树脂的韧性有利于提高增韧塑料的增韧效果。增韧 的途径很多,比如增大基体树脂的分子量,使分子量分布变得窄小,

2、或者控制是否结晶以及 结晶度、晶体尺寸和晶型等方法提来高韧性。如何区分塑料常用的增韧剂?橡胶弹性体增韧EPR (二元乙丙)、EPDM (三元乙丙)、顺丁橡胶(BR)、天然橡胶(NR)、异丁烯 橡胶(IBR)、丁腈橡胶(NBR)等;适用于所有塑料树脂的增韧改性;热塑性弹性体增韧SBS、SEBS、POE、TPO、TPV 等;多用于聚烯烃或非极性树脂增韧,用于聚酯类、聚酰 胺类等含有极性官能团的聚合物增韧时需加入相容剂;核-壳共聚物及反应型三元共聚物增韧ACR (丙烯酸酯类)、MBS (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TW (乙烯-丙烯酸丁 酯一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E-MA-GMA

3、(乙烯-丙烯酸甲酯一甲基丙烯酸缩水甘 油酯共聚物)等;多用于工程塑料以及耐高温高分子合金增韧;高韧性塑料共混增韧PP/PA、PP/ABS、PA/ABS、HIPS/PPO、PPS/PA、PC/ABS、PC/PBT 等;高分子合金技 术是制备高韧性工程塑料的重要途径;其它方式增韧纳米粒子增韧(如纳米CaCO3)、沙林树脂(杜邦金属离聚物)增韧等。树脂常用增韧剂聚烯烃POE、EPDM、EVA、SBS、SEBS、EPR、NRPVCTPU、CPE、ACR、NBR、MBS、NBRABSCPE、ACR、高胶粉PCMBS、含硅丙烯酸酯橡胶PBT/PETPOE-GMA、E-MA-GMA、EPDM-GMA、核-壳

4、型共聚物、离聚体PANBR、EPDM、SBS、SEBS与POE及其对应接枝共聚物、核-壳型共聚物、UHMWPE、TPAEPPOHIPS、SEBS-MA、POE-MAPPSSEBS-MA、E-MA-GMA、HDPE-MA、TLCP、PTFE、离聚体从原理上讲,增韧的本质可以说是增容。如果把增韧剂看作一类聚合物,就可以把这种增 容原理延伸到所有的高分子共混物中。工业上制备有用的聚合物共混物时,反应性增容是我 们必须要运用的技术,增韧剂也因此有了不一样的意义,也正是如此,才有了“增韧相容剂”, “界面乳化剂”的形象称谓!如何提高抗冲击性能作为工程塑料,我们希望它同时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刚性。在改善材料的

5、韧性时,还应设法 提高刚性。一般情况下加入无机填料即可增加刚性。但最有效的方法是将弹性体的增韧和填料的增 强结合起来。抗冲击性能差是工业上某些重要塑料的性能缺陷。如PVC、PS、PP等,尤其在低温时因 抗冲击性能太低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然而在热塑性塑料中,通过添加“冲击改性剂”就能 大大提高它们的抗冲击性能。冲击改性剂的品种:常用的有ACR-丙烯酸酯类树脂、MBS-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CPE-氯化 聚乙烯、ABS、EVA、EPT-三元乙丙胶等。从塑料制品的改性效果来看,ACR是综合性能最好的一类;MBS 是透明制品重要的冲击改性剂,在全球冲击改性剂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冲击改性剂虽然可以提高冲击强度,但对其他机械强度有不利的影响。如MBS加入PVC中使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下降。ACR的加入,也会使HPVC-高分子量 PVC的拉伸强度、硬度和维卡耐热性有所下降。CPE的加入,也使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弯 曲强度、维卡软化点下降。所以使用冲击改性剂时,必须兼顾其他性能,予以综合考虑。以 确定合适的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