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精编】.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2098755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精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精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精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精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精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精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精编】.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精编】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累赘(zhui) 菌子(jn) 驿路(y)B竹篾(mi) 喷香(pn) 监督(jin)C修葺(q) 撵走(nin) 草率(shui)D妥帖(ti) 德馨(xn) 亵玩(xi)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机肤 镶嵌 水藻 秀气B幻想 矮松 唤醒 贮蓄C空灵 响晴 绿萍 兰汪汪D奇迹 摇蓝 温晴 水墨画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人一旦定下自己的目标,就应当一门心思地朝着实现目标的方向前进,途中不能左顾右盼,见异思迁

2、。B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中,人类就应该对自己感兴趣的科学知识刨根问底,乐于探究。C作为领导干部,对群众的安危疾苦漠不关心,就是变质。D侵华日军残忍地用活人做实验,以便精益求精地造出威力更强大的化学武器。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进入初中不久,我们俩个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B曾记得,我与他相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天真无邪,充满幻想。C一艘橡皮船在大渡河里漂流时翻了,船上的人都掉到了水里,衣服也基本湿了。D我看谁也不可否认这部小说有一定的消极影响。5、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秋冬之际,树上的叶子落光,抬头就能看到高树顶上的许多鸟窝,宛如一个个黑色蘑菇。丝瓜

3、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新荷初露田田叶,垂柳始曳丝丝烟。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恒河里的涛声,闻到牛津的花香。A比喻 拟人 对偶 排比B比喻 排比 对偶 拟人C排比 对偶 比喻 拟人D拟人 排比 比喻 对偶6、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每天拿出点时间读一点好书是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启迪思维的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是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的A B C D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杨花落尽子规啼,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

4、思)夜发清溪向三峡,_。(李白峨眉山月歌)强欲登高去,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不知何处吹芦管,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子曰:“温故而知新,_。”(论语十二章)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论语十二章中“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王右军:王羲之。减:不足。大

5、将军:王敦。钱凤:人名,字世仪。屏:通“摒”,让手下退出。孰:熟。从:纵。1解释加点词语。甚爱之:右军犹未起:诈孰眠:相与大惊:2文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共两处)。乃 见 吐 唾 从 横 信 其 实 孰 眠 于 是 得 全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白话文。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4文中大将军和钱凤为什么“不得不除之”?用自己的话回答。5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王右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三、现代文阅读。(30分)1、父亲的背影章中林和父亲没有相见已经一年有余了,我常常梦到父亲的那个背影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从镇上到家没有车,他开电瓶车来接我。七十岁的老人了,

6、能开电瓶车吗?望着坐在前面开车的父亲,我看到的是他的背影:他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着一张皮。他扶着方向盘,弯着腰,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辕。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我空闲的时候,喜欢到他那里玩耍。那时,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大铁锤,把石头砸得金星乱飞。这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也许用个特写就能表现出来: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前些日子,看到库尔贝的一幅油画采石工,我才恍然明白我的印象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偏差。因为那时生活拮据,父亲就和采石工中的主人公类似,戴着没有檐的草帽,穿着

7、满是补丁的衣服,鞋子也是破的,连脚后跟都露出来了。这能从父亲当年拍的一张黑白照看出来。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但我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棕色的脊背,绷紧的双臂,高举的铁锤。整幅画面有着无穷的张力和撼人心魂的表现力,谁看了会不对他翘起大拇指呢?但是,眼前的父亲却完全没有了那种气势,委顿矮小,说话都有些不能关风,还怎么和当年那个形象相比较呢?不忍再想,不能再看。回到家,我感冒了。身体软软的,提不起精神。看到父亲挑着一担粪去浇地,我说我来。父亲笑说,你是纸扎的,经不起风。这时,我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他伸着颈,哈着腰,两手抓着扁担,整个人弯成了一张弓。望着他步履蹒跚,我的眼泪流了出来。身为儿子,我却

8、不能让年迈的父亲颐养天年。走的那天,临出门,父亲叫我等一等,摘些苦柚带着。他说苦柚对我的高血压和高血脂有益,一树的苦柚基本上都被他捎到了我的手里。望着树顶上的苦柚,他准备爬上树去摘。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危险!我叫嚷着跑到父亲的跟前,想要夺下他的腰篮,但他断然回绝了:别看你比我年轻,但是爬树,我灵活,你不行。倒吊在树上的父亲,就像一只塑料袋挂在树上,迎风飞舞着,似乎随时都会被风吹落。这时我的泪又来了。父亲哪里还有当年的宽阔背脊,人瘦得有些变形,只剩下一手可握的轮廓了。一件夹克被风扬起来,就像被鼓起的风帆,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只蜕皮的蝉一样。那手更是让人不忍直视黢黑的烧火棍一样,没有一点光泽;皲裂的麻

9、秆一样,没有一点肌肉。这还是父亲吗?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淹没了我的视线。一年多来的每一个日子里,我都思念着父亲,忘不了他的背影。无论怎样,我一定要回去看看父亲,和他说一说今天我的工作、我的生活1本文写了父亲哪几件事?2请从人物描写方法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子。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3第段中写到油画采石工有何作用?4作者在第段中说“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文章开头和结尾又说“常常梦到”“忘不了”一年多以前见到的父亲背影,这两者矛盾吗?为什么?2、含泪奔跑的少年在他的记忆里,他从未离开过生养他的大山。他今年初中毕业了

10、,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城的重点中学。在城里,他这个年纪还是个孩子,还要在父母面前撒娇。然而,他俨然是个大人了,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冷暖过后,他仿佛一夜成人。父亲在他初中毕业后第一个星期,突遭车祸,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肇事司机也在车祸中死亡,父亲的死没有得到任何赔偿。母亲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走路一瘸一跛的,生活勉强能够自理。起初,他和母亲商议着辍学,但母亲坚决不同意。为了下学期的学费,为了以后的生活有个着落,母亲决定带他到县城谋生。进了城,他才知道,城里人山人海,高楼林立,但这些繁华不属于他们。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阵风袭来,也闻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

11、母亲在城市边缘,租了间铁皮房,用木板搭了张床,然后找两块红砖架个小铁锅,算是在城里落下了脚。母亲从工厂找到店铺,从店铺找到垃圾收购站,可没有人愿意收留一个瘸子。无奈之下,母亲做了个烧烤车,还给他钉了个刷皮鞋的木箱。每天,他们从铁皮屋里出来,一个推着车,一个挎着刷鞋箱。趁着昏黄的路灯还没有熄灭,他们匆匆地赶到市里繁华的公园门口,占个地,摆个摊。等到公园里的最后一拨人散去后,他们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家。他心里其实有一万个不愿意,可是为了读书的梦想,他又能够说些什么呢。大多数的日子,他就蹲在母亲的烧烤车边给人刷皮鞋。一天,他看到很多人在公园里玩耍,他心动了。他知会了母亲一声,便走进了公园深处。偏偏

12、是这一天,城管突然来巡查,公园门口所有的小摊小贩一窝蜂地溜走了。走路一瘸一跛的母亲因为跑得慢了些,被城管逮了个正着。在和城管的纠缠中,烧烤摊被推倒了,烧得红彤彤的木炭倒在了母亲腿上,一股焦肉的味道让好心的路人愤怒了,城管见势不妙,很快怏怏离去。这天夜里,一对苦难的母子推着车,走在回家的路上。闪烁的街灯照在清冷的马路上,留下一对孤独的含泪的影子,一长一短地走着,成了一道痛苦抽搐的风景。劳碌了一天的母亲,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而他却怎么也睡不着。他看着母亲腿上被烧焦的皮肤通红一片,有些地方还留下了水泡。他用手触碰了一下,感觉连心痛。所有的委屈化成了泪水,从他的眼里流到了嘴里,涩涩的。时钟已经指向了夜里

13、11点多,他还是睡不着。为了赚够学费,他和母亲除了一日三餐外,其他的开支减了又减,实在要买点什么,也是选一些地摊货。而刚刚,母亲连一盒烫伤膏也舍不得买,硬说擦点酱油就好了。这样一想,他的心更痛了,他失去了父亲,他不能再失去母亲了。他穿好衣服,走上街,向附近的药店跑去。他跑进药店的时候,药店准备关门了。他很快选定了一盒26元的烫伤膏,他把烫伤膏攥紧在手里,就在掏钱的时候,他才发觉自己只是带来了今天全部的劳务费15元。他站在柜台前犹豫了很久。“你到底要不要买啊,我们要关门了。”店主催促他。“要的,要的,只是只是,我没有这么多钱。”他吞吞吐吐。“明天来吧。”“哦不我欠你11元钱,可以吗?我明天下午一

14、定还。”他快急哭了。“那”“求求你吧我妈妈她”他心底的那点坚强终于崩溃了,泪雨滂沱,他把自己和母亲的遭遇说给了店主。“那,你把药拿走吧,不够的钱,算是我资助你的吧。”店主说,“快些回家吧,不要让妈妈等急了。”母亲腿上的伤很快就愈合了。他也如愿在县城读完高中,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当他和母亲要离开县城,打算到省城继续谋生的时候,他整理好铁皮屋里所有的行李,突然一张药费单抖落了出来,他露出了笑容,他知道,上面写着这个世界很冷也很暖,冷暖之间,我不能只是流泪,我要做一个含泪奔跑的人。(选自时文选粹,略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写到“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这在文中起到了总领全篇的作用。B“城管巡查”导致母亲受伤一情节,在小说中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为后文主人公看到城市的“暖”做了铺垫。C第7段中“他”用手触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