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认识 说课稿.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2098688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方体的认识 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长方体的认识 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长方体的认识 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长方体的认识 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长方体的认识 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方体的认识 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方体的认识 说课稿.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方体的认识 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长方体的认识长方体的认识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节课。它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了长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打下基础。几何知识具有很高的抽象性,而这节课又是学生初次较深入研究立体几何图形,因此,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

2、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的能力,并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思想品德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为:掌握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和认识长、宽、高。教学难点为: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针对几何知识教学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打算主要采用讲授法、观察发现法、实验法,以及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并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感知各种实物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比一比、量一量,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老师恰当点拨,适时引导,多媒体课件及时验证结论。采取这些方法及手段,以激

3、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得出结论,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怎样有序观察、怎样操作、怎样概括结论,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属于几何知识中的概念教学。立体图形的教学必须在利用实物模型的直观活动中,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初步概括形体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图形。所以,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程序为:1、直观(实物或模型)2、概括(特征),抽象(图形)3、具体化(应用) 分三个环节进行教学。第一步:联系已知、观察实物、

4、建立表象导课:首先,计算机显示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强调平面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为下面讲体是由平面围成的埋下伏笔。接着,老师出示长方体教具并引导学生观察:它是由什么围成的?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在学生作答的基础上,微机示墨水瓶盒等各种长方体物体,告诉学生这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让学生初步感性认识长方体。然后老师适时提问:怎样判断一个物体的形状是不是长方体呢?我们研究了长方体的特征,就能够准确地判断了。这种利用计算机复习旧知,提问题导课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激起了求知欲,自觉、有意地投入到了新知识的学习中去。第二步:抓住目标,合作学习,概括长方体的特征

5、,抽象图形在这个重点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教学层次。1.观察实物或模型,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让学生仔细观察,并用手摸一摸,通过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大脑的分析活动,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计算机进行演示,然后用下定义的方式揭示概念,使学生对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留下深刻的印象,为展开研究长方体的特征铺平道路。2.师生共同研讨长方体的特征,解决重点。我打算采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把要讨论的问题放手给学生。我列出这样三个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1) 长方体有几个面?你是怎样数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相对的面有什么关系?(2) 长方体有多少条棱?你是怎样数的?哪些棱的长度相等?(3) 长方体

6、有多少个顶点?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数一数、比一比、量一量,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并用计算机动态显示验证:大家请看。(1)nbsp; 这是演示让学生数面,并验证相对的面完全相同。(2) 这是演示把棱分成四组,有规律地数出有12条棱,并验证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3) 这是显示有8个顶点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适当引导,循序渐进。比如在数面和棱的多少时,通过先让学生自已数,过渡到老师指导下的有规律地数,不仅教知识而且教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大有益处。并且采用了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精神。3.抽象

7、图形,并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由实物到几何图形,是认识的又一次飞跃,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主要凭借,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准备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并讨论:你最多能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每个面画出来是什么样子?为什么有的面画成了平行四边形?为什么有的棱画成了虚棱?并运用计算机的动画功能,从实物中隐化、抽象出长方体物体的图形。并与前面学习的长方体的特征,在学生头脑中共同构建,由实物 特征 图形,形成长方体的概念,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认识长方体图形的基础上,计算机演示并讲解长、宽、高的概念,突出强调由于长方体放置的方式不同,其长、宽、高也随之变化,然后让学生练习实际测量其长、宽、高,加深

8、学生的认识,解决本节课的另一个教学重点。第三步,具体化(应用)内化新知数学概念的形成与深化,不仅靠直观感知,还要辅以灵活、有趣、有层次的训练与练习。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1. 基本练习:深化掌握长方体的特征。2. 应用练习:要做一个长方体框架,需要多长的铁丝?拔高性的趣味练习:两个长方体玻璃筒,要求两学生往里面倒水的形状是长方体,看谁倒的快。这个练习既巩固了新知,又开发了学生智力,使学生的学习意犹未尽。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我采用了纲要信号法,简明扼要,一目了然,重点突出,突出强调了长方体的特征。(板书设计)长方体的认识面 6个 长方形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

9、的面是正方形)棱 12条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顶点 8个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总之,本节课的设计,我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采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并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效益。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

10、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以上是我对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设想,不当之处,请老师们批评指正。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