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的测评建议教案.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2096881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资料】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的测评建议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资料】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的测评建议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资料】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的测评建议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资料】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的测评建议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资料】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的测评建议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资料】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的测评建议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的测评建议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资料】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的测评建议教案1、 测试内容:(1)重点考查学生是否掌握要求会写的字词,在使用硬笔和软笔时,能否在书写正楷字时做到行款整齐,并有一定速度。可采用如下方法进行测评。(2)听写学过的词语。由老师读词语,学生在方格中听写。听写的每个词语,应该是要求会写的、在日常读写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可以在词语盘点的读读写写中选择,读读记记中的词语不作为测评内容。(3)区别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的练习。从本册要求会写的字中,挑选容易与其他的字混淆的,比较异同,进行组词练习。(4)给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提供常见词语,每个词语中都有一个加点的字,同时提供该字的几个义项,让学生选

2、择正确的解释。主要是考察学生对词义的理解和据词定义的能力。2、测试方法:结合日常的书写活动(如,练习、作业、习作)进行考查。(二)语言积累与运用1、测试内容:(1)能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以及能否运用积累的语言。2、测试方法:(1)从本学期要求背诵的课文中选取若干片段(包括全文),学生用抽签的方式确定朗读、背诵的内容。(2)考查学生对课文相关片断(包括全文)的掌握程度。一是考察语言积累情况。如果有不要求写的字,采用填空的形式;如果没有不要求写的字,可以让学生默写;二是考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情况。方法是,从课文中选取片断,让学生完成练习(需要注意的是,所选段落意义应相对完整,设计的

3、测试题也应是可以借助该片断即可完成的)。(3)学生在日常语文学习中积累的词句片段,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三)阅读1、测试内容:重在考查能否读懂材料,把握主要内容;能否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断短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能否感受人物形象;能否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否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以及阅读的速度等。2、 测试方法:3、(1)重在整体、综合考查学生的各种阅读能力(理解、概括、浏览、默读、信息的获取与整理等)可提供难度适当的短文并附题目,学生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从而考察其阅读能力。(2)选择快速阅读材料,并记录所用的阅读时间,完成思考题,以检测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

4、。(3)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进行考查。根据学生日常阅读课外书的情况,结合学生写的有关课外阅读的练习,给予相应评价。(四)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1、测评内容: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生活、学习、学校、家庭、社会)。2、测评方法:(1)建议放在平时的单元考查中进行,可让程度相当的学生分组围绕话题讨论进行。(2)参考学生在口语交际课和阅读课上以及日常学习中答问、质疑、讨论、交流的表现,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作出综合评价。可以从参与意识、情意态度以及倾听、表达和应对的口语交际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3)参考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表现和成果,从能否积极参与,有无自主、合作精神;活动计划拟订是否合理;是否能有目的地搜集

5、资料、运用资料,语文运用能力如何等方面对学生作出综合评价。(五)习作1、测评内容:学生能否根据要求进行习作,清楚地表达自己想写的内容。习作的要求主要是: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字数不少于400。2、测评方法:对学生习作能力的考察,还要结合日常习作和练笔情况,根据整个学期的表现,作出全面、公正的评价。在考查与教学时要严禁让学生背诵范文应试的做法。评价方法建议测试的主要目的,对学生来说,是为了检测语文学习质量;对教师来说,是为了发现问题,改进教学。因此,评价应包括平时的考察和期末的测试。识字写字、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考察重在平时表现,期末测试可以包括听写词语、语言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习作几项内容。建议测试分作笔试和口试,以等级评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