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15.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2094296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1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1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1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1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15.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叶圣陶二三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理解文意,理解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行。 2、掌握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 3、学习叶圣陶先生宽人律己的品性。4、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学习叶圣陶先生宽人率己的品性教学时间:2课时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2合作学习第一课时1.情景导入他是中国文艺界、教育界的老前辈,为人敦厚

2、,彬彬有礼。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特色现代教育理论作出了具有独创性、系统性的重要贡献。这一教育思想,以中国教育改革实践为逻辑起点,形成了唯物辩证的中国教育改革之学;在探索和回答中国教育改革实际问题中,精辟、独到地揭示了中国现代教育基本原理;在总结和提炼中国教育改革实践经验中,发展、创新了中国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2.作者简介:张中行,1909年生,河北香河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集。1931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建国后长期供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中学语文教材的编辑,退休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直至1997年。 主要著述:人称“杂家”。1980年开始散文创作,出版散文集负暄

3、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说梦草等,另著有文言与白话、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等,收录于张中行作品选六卷。主编及参编的著作有文言常识、文言文选读(三册)、古代散文选(三册)及中学通用语文教材等。3. 叶圣陶(1894年1988年),原名叶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汉族人,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曾当过10年的小学语文教师。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叶圣陶于1988年2月16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 主要作品: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1923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

4、篇小说倪焕之(1929年),短篇小说集隔膜(1922年)、火灾(1923年)、线下(1925年)等,撰写过十多本语文教育方面的论著,为语文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解决生字词1生难字词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颠沛流离 :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修润: 商酌:2.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再读课文(略读)根据课文内容,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根据课文内容,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他选材有什么特点? 这是什么写法? 明确: 缘由: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写文章纪念他。 选材:与作者相关的,叶圣

5、陶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 写法:以小见大的写法 2、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进行说明。 明确:待人厚,律己严。 待人厚:(1)修改文章 (2)恭送客人 (3)真诚复信 律己严:(1)作文“如话” (2)文风“简洁” (3)重视语文,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总结课文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叶圣陶先生做到了,我们能做到吗?通过本文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习叶先生的品格,宽厚做人,严格要求。板书:待人厚:(1)修改文章 (2)恭送客人 (3)真诚复信 律己严:(1)作文“如话” (2)文风“简洁” (3)重视语文,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写法:以小见大课后反思:本单元重点学习略读的方法,通过略读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心灵,使人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还要注意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之上,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授课时努力做到了这一点,学生很有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