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的教学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2039333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母亲》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的母亲》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我的母亲》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我的母亲》的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我的母亲》的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的母亲》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母亲》的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母亲 胡适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2、了解胡适及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2、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第一课时一、导入:母亲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风;母亲的皱纹,是艰辛岁月里风霜雪雨的刻痕;母亲的汗水和眼泪,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珍珠;而母亲的画像,是勇敢和坚韧的象征。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墨客抒写了他们所感受到的温情似水的母爱,胡适先生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我的母

2、亲一文,感受伟大而又温馨的母爱,同时,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的历程。二、作者简介: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新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荣获35项美国博士桂冠的中国大学者,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诌议,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三、检查预习: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文绉绉(zhu)绰号(chu)庶祖母(sh)吹笙(shng)摹画(m)眼翳(y)舔去(tin)侮辱(w)2、解释下列词语: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

3、红的样子四、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快速阅读课文默读提示及要求。1、抓住关键句、段并划记;2、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3、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4、理清文章结构。明确:文章开头主要忆述了作者九岁之前的若干生活片断,接下来作者采用情随事现的记叙方法,详略得当地回忆母亲对“我”的教诲目的、方法和态度,再接下来写母亲和家人相处的情况。五、学习课文内容:(1)、请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明确:“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2)、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明确:插入胡适家庭背景介绍:胡适是安徽省绩溪县上庄人,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其父胡铁花系清末贡生,母亲冯顺弟(续弦)比其父小

4、30岁,是一乡村良家女子。胡适三岁时,父亲即病故,23岁的寡母做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对惟一的儿子悉心教育,遵夫嘱“令他读书”,终于把胡适培养成才。胡适三岁随母在上庄接受教育,13岁离开母亲赴上海求学,1917年,19岁的他考取庚子赔款官费赴美留学。1917年7月学成回国,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教授。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胡适的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从胡适一生的追求与奋斗来看,其母对他产生了巨大、深刻、无以替代的影响。胡适母亲对胡适既是慈母兼严父,又是“恩师”兼“严师”,她从不溺爱孩子。1910年,即胡适19岁时赴美,母亲对他的影响是功不可没的。那么,本文着重写了母亲的哪几件事情呢?师生共

5、同明确,板书设计:早训、催上早学严厉重罚、舔病眼慈爱债主要债,不骂,不露怒色仁慈、温和感谢受气,忍耐、悲哭气量大、性子好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质问刚气,不受人格侮辱 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的人格侮辱通过写这些事, 表现母亲以下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通过具体的事例可以很好的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品格特征。 2、根据我们刚才的阅读,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把本文的提纲列出来。(1)、介绍我的

6、小时侯的情况;(2)、回忆我的母亲;(3)、感谢母亲,总结全文。六、小结:这是一首质朴动人的对母亲的赞歌,作者怀着深深的敬意和爱戴,记下了自己的母亲这可亲可敬的美好形象,唱出了一支深情的颂歌,“爱”的感情贯穿全文。七、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听写词语:管束责罚气量广漠质问宽恕文绉绉二、合作探究:1、要求学生齐读课文第一部分,分组讨论:童年是美好的,作者的童年如何呢? 明确: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文绉绉的;大人们鼓励我装成先生的样子;除了一次演文角儿,不曾享受过儿童游戏的快乐;喜欢看书;只学得了读书、写字;反对我学吹笙、吹笛、不允许我画画。 小结:枯燥无味、没有乐趣,不快

7、乐,传统教育方式约束了我的发展(作者的童年生活是比较单调和枯燥的,那你的呢?让学生童年的趣事) 2、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童年的一些事情呢?明确:这些段落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一方面写出自己童年的爱好、快乐,另一方面也写出儿童好玩的天性;既写出童年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人性格形成所起的作用总的来说,作者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母亲给我的一点做人的训练和教诲,这不仅珍贵,让我永铭于心,而且与文末相呼应另一个原因是,这篇文章选自四十自述,写母亲的同时也是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段经历,或者说,是把母亲作为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

8、头写了较多自己童年的经历。3、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她与家人相处有哪些特殊的困难? 明确:在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训导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因此,可以说,写母亲如何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4.、朗读最后一部分,母亲对我的影响是怎样的?作者想起母

9、亲时,有着怎样的感情?明确:学生讨论,好脾气、能宽容人、体谅人,感谢母亲。 5、文章写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抒情的语句,那种感情是如何体现的?文章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这种感情表现在朴实的语言之中对文章采用这种朴实的语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文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有些语句就包含感情:“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多久了”其中“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酒浆母亲的辛苦写得淋漓尽致再如“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万分之一”这句话写得极为苍凉,将母亲的凄凉生活景况的定性力透纸背,令人读来潸然泪下其次

10、,文章是用童年回忆童年往事的,毫无成人的姿态,亦无学者的深沉,如实道来,真诚倾吐,甚至可以说,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母亲在自己成长历程中对自己的影响而说说自己的母亲)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对爱我们的父母应多些理解和体谅我们应有一颗感激的心,并好好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6、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中起来加以讨论三、探究活动: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求统一答案,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四、朗读下面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

11、词语的含义。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2、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品味语句中暗含的语意,以学生的理解为主,教师作必要的点拨)五、体会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学生朗读课文,交流心得。 明确:文章在平淡的语言下,多了一份感情,这份宽广、持久的母子之爱,通过淡似白描的勾勒,显示出那样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本文之所以能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当然不是凭借什么宏伟

12、的结构和华丽的文字而是仗凭它的平实,平实的语言,朴素明净,把母亲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催我去上早学”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中国,女性的地位极低,更何况胡适之母是一个封建大家庭的主妇,她身为寡妇又兼后母,除了巴望亲生儿子“踏上”他“老子”的脚步外,还企盼什么?所以“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对于非己所生的儿子、媳妇,母亲则“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母亲忍辱负重的痛苦形象只通过这平淡的叙述,便跃然纸上,并在读者心中碰出同情的音响,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对母之爱倒显得深沉而质朴。其实,平实的风格来源于作者的真情实感

13、,因此任何虚情假义、矫揉造作都不会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通读全篇,我们能够感到胡适对母亲的深深爱意胡适作为书香门第的后代,在幼年时期接受的便是论述传统儒家忠孝仁爱的伦理教育,以后又从朱子小学中,学会了“勤谨合缓”,因而对于母亲的不易,便理解得更深、更切,所以说出了家乡“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当然,对于自己的母亲,也就爱得更深,“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爱母之情,敬母之意,透过字里行间,强烈涌现出来感情之真、之纯,动人心弦六、比较欣赏:在古今中外

14、的优秀作品中,写“我的母亲”之作甚多,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欣赏,写成读书随感一篇推荐篇目:老舍我的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朱德回忆我的母亲、赵丽宏母亲和书。七、欣赏“诗中的母爱”:如:游子吟(孟郊)、德国著名诗人海涅献给母亲的诗;又如:通过欣赏歌曲妈妈的吻(付林)、烛光里的妈妈、懂你等,来感染教育学生珍惜母爱,学会孝敬母亲。八、小结:本文是著名学者胡适自传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成长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向我们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能够从中了解和感悟自传的语体特点,这篇文章的语体特点主要是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既表现了自传的语体特点,又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特征。九、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三附: 献给母亲的诗海涅我惯于昂首阔步,两眼朝天,我的性情也有点执拗倔强;即使国王跟我面对面相望,我也不会低垂下我的眼帘可爱,慈母啊,我要对你直言:尽管我的傲气是如此刚强,一到你的幸福的亲切的身旁,我常常感到自卑而畏缩不前你有渗透一切的,崇高的精神,光芒四射,直飘向日月星辰,是这种精神暗暗地征服了我.回忆往事真使我感到难过,我做错许多事情,伤你的心那样万分爱我的慈母的好心!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