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影像剪辑者必备 在有限的素材中找出最好的表情和动作的眼力、剪辑素材并发现它们与下一画面连接的剪切的能力、运用影像和选择音乐的能力,以及制造旋律和情节的创造力剪辑者还要赋予由连续的静止画面所组成的电影以跳动感,给影像注入生命剪辑者会自然而然地在众多的镜头中找出最棒的表情,找出哪一点是剪切点,这就是剪辑的旋律感与此同时作品的全貌也会在许许多多的摄影素材中慢慢呈现出来透过素材,看到作品应有的面貌二、寻找剪切点的方法应该在哪些地方进行剪切和连接呢?寻找剪切点无疑是编辑者的重要工作之一在这里有点需要注意,这就是画面的顶点所谓画面的顶点,是指画面是动作、表情的转折点,比如人物手臂完全伸展时,点头打招呼后低头动作结束时,球体上升即将下落时,收回笑容的瞬间等影像是一连串静止画面的连续,因为前面的胶片在人眼中会形成残留的影像,所以胶片上的画面看起来才是动态的因此,越是激烈的运动,在画面的顶点或者在动作开始的前一刻进行剪切,会在后面的胶片上产生强烈的残留影像的效果,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产生旋律感的剪切点 让我们以翻书的动作为例,看一下寻找剪切点的方法如果从动作完全停止的状态开始拍摄,忠实地将翻书的动作从一开始拍摄到结束,这样观众一看就能知道是翻书的动作。
但是,仅仅让人看明白是无法体现出影像的美妙之处的,旋律感和舒适感同样不可缺少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把最开始的剪切点选择在翻书动作已经开始的状态若把翻书这个动作分解成1~24个画面,那么就把最前面的3~4个片断剪切掉,作为开始的剪切点这种改变对于理解翻书的动作没有任何影响相反,还能表现出动作的旋律感和舒适感这种剪辑方法也可以运用到其他影像中去 四、电影剪辑的正确方法不是只有一个 有一点希望大家不要误解,那就是剪切点并不是唯一的书页翻到中间时可以作为一个剪切点,翻书动作快要结束的时候也可以作为一个剪切点根据作品的不同,前后画面的不同,剪切点可以有所变化正确的剪辑方法不是唯一的当然,剪辑也有其固定的形式几个约定,它们可以说是剪辑的规则了解这些规则非常重要,但由于剪辑本身是一项富于创造性的工作,所以有时也会打破规则,进行一些新的尝试 五、剪辑的目的 从物理制约中解放,自由控制时间和空间:在摄影和制作中有时需要分割镜头,在后面把它们构成一个情节、在作品中省略故事中实际时间的流逝、省略故事中空间的移动 结合演出意图构成剧情,确定作品的最终面貌:有目的地进行镜头的连接,明确、强调想表达的内容、使镜头的顺序和结构更严密,突出情节性要素。
六、动作剪辑中的固定规则 被拍摄物体为移动时的剪辑方法动作连接,是指对被拍摄物体的动作进行的剪辑 从前,常常要因为更换胶卷而不得不中断对一个动作的拍摄,然而用不同的镜头连接起来的同一个动作,看上去效果却出奇的流畅,给人以深刻印象据说这就是这一剪辑方法的起源所在 动作以7:3连接 首先看一下动作剪辑中的基本之基本,“动作连接”动作连接”是指把一个动作用两个画面来连接的剪辑方法 从理论上不说,这两组影像只是画面大小上的差别,描述的是同一时刻的同一动作,所以从任何一点开始剪辑都可以但是,这时会出现动作不连贯或重复的现象最终剪辑出来的影像缺少节奏感一般的影像剪辑方法是按照7:3或3:7的比例来连接动作,以达到动作流畅的效果这样一来,不仅前后动作看起来连贯,节奏感和生动感也应运而生 当然,按照7:3的比例连接并不是绝对的真理根据素材和剪切点的不同,人眼有时会产生重复、跳越的错觉所以,故意将某些镜头剪切掉或是重叠起来,动作反而看起来更加自然流畅在不同的影像中尝试着改变剪切点来看看效果吧 把两个动作连接成一个 将不同的被拍摄物体的多个动作连接成一个,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单个动作剪辑”。
动作连接的要点:两台摄像机在相同的位置和角度拍摄出了两种不同大小的影像如果是不同的位置和角度,也可以使用这一规则来处理当然,如果素材不是同时拍摄而成的,只要改变一下角度,以某一动作的顶点(某一具特征性的动作)为剪切点,连接的方法会有很多种 以动作为中心进行剪辑时,必须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以下就是要点所在 将时间看起来较长的镜头作为主要镜头考虑画面的上下左右,以免影响动作的连续性大幅度改变运用和摄像机的位置会画面的气势按照实际时间进行的连接看上去会比较拖沓,因此要压缩过渡动作中能省略的部分特别是动作激烈的场面,镜头的长度要缩短同时拍摄而成的素材理论上可以在任意一点进行剪辑,但是选择不同的剪切点,重复或省略一些镜头,动作会更为流畅同一动作使用不同的画面连接时,要尽量在动作的顶点处进行连接 有目的地重叠动作用以强调 通过有目的地重复,用以强调某一动作,这种方法被称为双重动作或是三重动作双重动作,只有当有意识地想要突出某一动作时才有效,而且要尽量精短,以免冗长 激烈的动作场面可能省略中间部分 剪辑的目的之一在于时间和空间上的省略如果按照实际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移动进行剪辑,再多的时间都不够表现,观众也会觉得冗长、乏味。
这时,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抽取同一动作的部分中间镜头,然后连接组合这种方法也被称为中间抽去手法它的作用是能大幅度地缩减时间,增加影片的速度感,让观众百看不厌运用这种手法时,必须选择抽去哪些镜头,这是难点所在最重要的是不能剪切掉动作的顶点(特征性动作)手臂举到最高处、手臂放到最低点、最生气时的脸、笑得最灿烂时的脸等,如果抽去了这些顶点镜头,就无法了解动作会朝哪个方向发展 跳跃式剪辑发展了这一手法,它是中间抽去手法的一种,由戈达你创立,如唱机针般地对影像进行跳跃式的连接跳跃式剪辑敢于打破传统剪辑的禁忌,使制作让人印象深刻的场面成为可能 动作的中间抽去手法:通过抽去中间镜头来省略时间并突出速度感时,必须注意选择应该省略哪些.省略其他镜头,最初状态、投球时手臂位置达到最高时,手臂下垂,仅用这3个镜头就能最低限度地表现了出投球的动作 连接FRAMEIN和FRAMEOUT画面 被拍摄物体在拍摄框架中,这被称为FRAMEIN反之,被拍摄物体离开拍摄范围,则称之为FRAMEOUT 走路或奔跑中的人、动物、小轿车、电车,这些移动中的物体都可以对它们进行剪辑。
我们一起来考虑一下怎样连接同一被拍摄物体在不同背景下的FRAMEIN和FRAMEOUT画面自行车从镜头前骑过的场面,在不同地点拍摄两组同样大小的镜头当然,我们可以按照从自行车驶入空舞台(镜头中只有背景,没有被拍摄物体)到自行车驶出镜头的顺序连接这样的连接方法没有错,但是空间上显得过于空旷,而且动作不够流畅优秀的、有节奏感的动作连接方法是在前一组镜头是被拍摄物体即将离开拍摄范围时,然后连接上后一组镜头中物体刚刚进入拍摄范围的镜头要点是使用被拍摄物体一半在镜头中,一半在镜头外的画面这样连接动作看上去会比较流畅如果被拍摄物体在前后两组镜头中的角度不同,在FRAMEIN和FRAMEOUT之间加入一帧空舞台镜头,画面前后会更为连贯 用暗镜头或共同点连接不同被拍摄物体的动作 不同被拍摄物体的动作怎样连接?首先让奔跑而来的人物越跑越近,直至充满整个画面,使画面变成黑色,然后连接上后续的镜头虽然人物的奔跑速度和汽车的速度不同,但是一来一往之间的黑屏(或者是光线很暗的镜头)成功地再现了流畅的动作 七、对话剪辑中的固定规则 对话在这里就是指台词,对话剪辑是指对登场人物的台词进行的剪辑。
它与动作剪辑并列为最具代表性的剪辑方法,是展示故事情节时不可或缺的因素看起来简单的对话剪辑,其实也是一些用来表现特殊效果的固定规则 台词以1:3连接 台词与台词之间,除去SE和BGM等之外,余下的就是无声状态了 对于影像剪辑来说,重要的是如何制造出这种无声状态,并利用它来表现影片的节奏例:是两个人在车上对话的场景剪辑的关键在于两人的对话之间应该有怎样的间隔一个一个的对话镜头都是用摄像机代替另一个人物拍摄而成的,因此两个人并没有进行真正的对话剪辑时,如何制作出自然的对话间的间隔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对话与对话之间的间隔按照1:3的比例进行连接会比较连贯如果前组镜头中台词结束后所空的间隔为1个长度,那么在后续镜头中的对话开始前就要空出3个长度的间隔 台词的上移下移,增加戏剧性效果 对话的上移下移,即将台词部分插入前一镜头(上移)或拖入后一镜头(下移)中它的作用在于突出人物因对话内容而产生的表情和动作的变化 例如:A先生被某人叫住B先生向他打招呼说“你好,A先生”,将这一部分上移,随后出现B先生的镜头中再插入上移了的A先生的台词,“这不是B先生吗!”。
这样一来,整个场面就显得更为流畅和连贯了 例如:将前一镜头中的“我有了喜欢的人”这一关键名下移,突出表现在这句话的影响下男主角的表情变化这是这一技巧的意图所在 例如:为了突出女主角在男主角邀请兜风的前后表情的变化,将男主角的台词上移,和女主角的脸部镜头一起出现如果不上移台词,画面中有女主角无声的脸部镜头,影片会显得很长,而且没有节奏感 并不是台词的长短决定镜头的剪切,而是要一边考虑情节一边进行有目的剪切,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使用嵌入的蒙太奇手法表现心情要想让上面的场面更戏剧化,可以使用在台词之间插入其他镜头的方法比如,露出一点后续的镜头,这样也是可以的 前组镜头中女主角的台词说到一半时,插入男主角的脸部镜头,这样不仅能表现出男主角在听了女友的回答后强烈的表情的变化,更是能强调之前平静愉快的状态 非动作和台词的剪辑方法场景转换和制造连接点初学者可以使用传统的O.L方法柔和地过渡镜头:O.L(OVERLAP重叠摄影)与淡入、淡出一样,是非常常见的过渡效果表示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移动,也可用于表现心情类似的过渡方法还有抹拭法、消散法等 用遮蔽物连接不同场景:换窗是指被拍摄对象的前面有遮蔽物时,通过用遮蔽物遮挡画面的方法来过渡到后续镜头的剪辑方法。
遮蔽物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不可动遮蔽物(墙壁或是其他很大的东西)和行人等可以动的对象两者本来都是可以直接连接的,但是使用遮蔽物连接显得更加自然 用模糊画面连接不同的场景聚集和不聚集是指把模糊的图像渐渐合成清晰的图像,或把清楚的图像渐渐变为模糊的图像因为它是非常抽象的画面,所以用它来连接两个不同镜头时非常自然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如果前面的图像和后面的图像在颜色和图像上没有共同之处,最后做出的结果看上去会很不和谐 比如说,从红色的玫瑰转到警车的信号灯,或是从一个人的脸转到另一个的脸等,模糊画面连接的应该是具体的场面,在舞台或被拍摄对象在颜色和形式上有共同点时才能使用 用运动造成的模糊效果连接镜头:快速移动拍摄是用极快的速度左右(也可以是上下)移动摄像机进行拍摄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会出现模糊的效果,连接不同的镜头这种手法给人以重视空间移动的印象,注意应该使用非常短的快速的镜头如果使用了冗长的镜头,就很难作为场景转换的连接镜头来使用了注意不同场景中的背景也应有较大变化 用一样的风景来连接镜头:空切是在连接同时进行的两个不同场景时,在前面的镜头中将摄影机抬起拍摄天空,再将摄影机落下变为其他场景的镜头剪辑方法,不是蓝色的天空也可以,可以使用月亮、太阳、星星等。
两个镜头中的场景可以离得很远,但是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