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合川区太和镇总体规划文本.doc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96KB
约36页
文档ID:541270980
合川区太和镇总体规划文本.doc_第1页
1/36

合川区太和镇总体规划·文本 丝绸之乡 龙居江城合川区太和镇总体规划·文本目 录第一章 总则 1第二章 太和镇城镇总体规划 3第一节 人口预测及产业规划 3第二节 镇村体系规划 5第三节 镇域交通规划 6第四节 镇域工程管线规划 7第五节 镇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10第六节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10第三章 太和镇镇区建设规划 11第一节 城镇性质与规模 11第二节 镇区建设用地规划 12第三节 镇区绿地系统规划 15第四节 镇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16第五节 镇区市政工程规划 18第六节 镇区风貌设计导则 24第七节 环境保护与环卫设施规划 25第八节 综合防灾规划 26第九节 镇区近期建设规划 29第四章 规划实施意见 30第五章 附则 31附表1:太和镇镇村体系一览表 32附表2:太和镇新型农村社区汇总表 33附表3:近期规划土地利用汇总表(2008—2012) 34附表4:远期规划土地利用汇总表(2013—2020) 35附件1: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人民政府关于报请审批《合川区太和镇总体规划2008-2020》的请示 36附件2:合川区太和镇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关于对《合川区太和镇总体规划(2008-2020)》修编报告的决议 3935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规划目的为促进太和镇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加快城镇建设和规划管理,把太和镇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环境优美,城乡协调发展的地区,特编制《合川区太和镇总体规划2008-2020》(以下称本规划)。

第二条 规划强制性内容本规划中以灰字加下划线部分为规划强制性内容第三条 规划原则1、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2、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原则3、一体规划、梯度推进的原则4、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充分挖掘原有村镇用地潜力5、从实际出发,科学预测发展需要,确定各项标准,合理利用现有设施,逐步改造完善6、保护环境,防治污染,消除公害,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7、结合自然和传统特色,创造优美协调,具有现代乡土风格的村镇景观第四条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4)3、《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5、《重庆市小城镇规划编制技术规定》(2003.试行)6、《重庆市建制镇规划编制办法》(暂行)7、《重庆市小城镇消防规划编制技术规定》8、《合川市(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9、《合川市(原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10、《合川区新农村总体规划2007-2020》11、《太和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12、《合川市(原市)太和镇总体规划(2004-2020)》13、《合川区太和镇产业发展规划(2008-2020)》第五条 规划期限近期规划:2008—2012年远期规划:2013—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第六条 规划范围按两个空间层次划分:镇域,为太和镇行政辖区范围,面积156.71平方公里;镇区,包括现状太和镇建成区、盐溪村、石墙村、白阳村、石垭村、报恩村、仙桥村、龙桥村、厂口村、沙金村部分,面积约1225.92公顷。

第二章 太和镇城镇总体规划第一节 人口预测及产业规划第七条 总人口预测1、总人口预则:至2012年,总人口规模为8.85万人;至2020年,总人口规模为8.95万人2、城镇化水平预测:至2012年太和镇城镇化水平为55%,城镇人口为4.86万人;至2020年太和镇城镇化水平为67%,城镇人口为6.00万人第八条 总体发展目标1、城镇建设目标:加强城镇自身建设,使城镇空间拓展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行,创造良好城镇形象2、产业发展目标:到2012年,全镇经济发展基本定型,人民生活质量大大提高,率先在全区实现全面小康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8亿元,三产比例调整为14.0:48.7:37.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92元;到2020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9.8亿元,三产比例调整为8:49:4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000元3、社会发展目标:规划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当年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水平明显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本实现城乡统筹的宽裕型小康。

第九条 重点产业发展目标1、第一产业:重点发展蚕桑、优质稻、无公害蔬菜、瓜果2、第二产业:重点发展丝绸和啤酒,以丝绸产业拓展园建设为中心3、第三产业:以城镇建设管理为基础,进一步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加快物流中心、商贸购物中心的建设,打造特色服务产业,以第三产业的大发展带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第十条 镇域经济区划分1、东部经济区:以亭子村为中心,包括亭子村、石垭村、唐家村、报恩村、复兴村,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发展乡村工业为主2、南部经济区:以小河村、木莲村、米市村为中心,包括小河村、木莲村、米市村、仙桥村、望仙村、菱角村,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大力发展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业3、西部经济区: 以晒经村为中心,包括晒经村、沙金村,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大力发展林业果园和乡村旅游业4、北部经济区:以楼房村为中心,包括楼房村、把伞村、石墙村、白马村、白阳村,建立蚕桑基地,稳步发展粮食生产,以发展蚕桑为主5、中部经济区:太和镇镇区,合川区西部重点培育发展的小城市,合川区的电力生产基地之一,镇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丝绸、食品工业为主导产业,物流业、旅游业和教育业发达,具有山水特色的综合型生态小城市。

第二节 镇村体系规划第十一条 镇村等级、规模、结构将镇域村镇体系分为三个等级:中心镇——中心村——一般村依据《合川区新农村总体规划(2007-2020)》,太和镇将由现状的36个行政村合并为18个行政村第一级:中心镇——太和镇包括现状太和镇建成区、太和村、小河村、报恩村、石垭村、白阳村、石墙村、沙金村、晒经村部分,人口规模约60000人第二级:中心村——亭子村、小河村、木莲村、米市村、晒经村、楼房村,人口规模2000—3000人第三级:一般村——包括镇域内除镇区和中心村以外其余村:石垭村、唐家村、报恩村、复兴村、仙桥村、望仙村、菱角村、把伞村、石墙村、白马村、白阳村、沙金村等,人口规模1200—2000人第十二条 镇村职能太和镇:合川区西部重点培育发展的小城市,合川区的电力生产基地之一,辐射合川、铜梁、潼南三区县交界处的物流中心,镇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丝绸、食品工业为主导产业,物流业、旅游业发达,具有山水特色的综合型生态小城市楼房村:位于太和镇北部,以生态农业及农副业为主的农业型中心村亭子村:位于太和镇东部,以生态农业及农副业为主的农业型中心村小河村:位于太和镇南部,以生态农业及农副业为主的农业型中心村。

木莲村:位于太和镇东南部,以生态农业及农副业为主的农业型中心村米市村:位于太和镇西南部,以生态农业及农副业为主的农业型中心村晒经村:位于太和镇西部,以生态农业及农副业为主的农业型、观光旅游型中心村第十三条 新型农村社区布点规划结合合川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太和镇将建设33个新型农村社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在本规划的指导下进行新型社区规划编制,其编制要求需符合重庆市和合川区的相关规范第三节 镇域交通规划第十四条 公路规划实施太大路(太和—大石)、太永路(太和—隆兴镇永兴)升级改造,按照山岭重丘二级道路实施改造规划建设太佛路(太和—佛盐)、太化路(太和—渭沱镇化龙),按照山岭重丘三级道路实施改造镇域内各村公路,实现村村通四级道路对太和汽车站在原址进行改扩建,按照二级客运站要求进行建设;太和汽车站规划占地面积0.76ha第十五条 铁路规划积极配合渝遂铁路复线的建设,争取待复线建成后使太和火车站成为该条线路上的短途客运车辆停靠站太和火车站按照四级站标准建设,并兴建站前广场第十六条 航运及港口规划依托涪江水域大力发展内河航运业依据上层次规划,太和镇规划作业区和旅游码头各一个;太和作业区位于太和镇区西南侧红石盘处,主要为区间客运服务,兼顾区间货运;太和富金坝库区旅游码头位于太和镇区长流坝组团西南侧,为富金坝库区和马门溪恐龙遗址旅游提供服务的客货运码头。

第四节 镇域工程管线规划第十七条 电力工程规划预则全镇用电负荷为37420KW全镇10KV配电网络除太和镇区外,仍采用树枝状结构保护、控制现状及规划高压线走廊(含防护隔离带),对现状架空电力线及杆塔位,以实测坐标控制;规划架空电力线及杆塔位按规划预留走廊进行控制110KV线路走廊宽度30米,35KV线路走廊宽度20米第十八条 通信工程规划预测全镇(含移动通讯)用户量约为73885部,全镇普及率达82.55部/百人,其中城镇85部/百人、中心村80部/百人、一般村75部/百人规划太和固定支局设备容量进行扩容,按4.0万门考虑,负责全镇的固定通信大力发展有线电视用户,力争在规划期内有线电视信号覆盖全镇家家户户镇内固定线路和有线电视线路、广播线路可采用同杆架设第十九条 燃气工程规划仅考虑城镇居民生活和部分公共建筑用气,居民生活用气按0.5立方米/人·日预测,规划远期镇区天然气普及率达到100%,公共建筑用气量按居民生活用气量的30%考虑,全镇用气量约为3.9万立方米/日天然气井与100人以上居住区、村镇、公共福利设施的最小防火间距按45米控制(《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9)》);天然气井发生H2S等泄露事故时最小疏散半径按1公里控制(《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行业标准》)。

配气站与周围建(构)筑物的最小水平净距按10米控制,与重要公共建筑的最小水平净距按30米控制(《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严禁在高压输气管道中心线两侧各5米范围内,取土、挖塘、修渠、修建养殖水场,排放腐蚀性物质,堆放大宗物资,采石、盖房、建温室、垒家畜棚圈、修筑其他建筑物、构筑物或种植深根植物严禁在管道中心线两侧或者管道设施场区外各50米范围内,爆破、开山和修筑大型建筑物、构筑物工程在管道中心线两侧各50米至500米范围内进行爆破,应当事先征得管道企业同意,在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后方可进行(《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13号)》)第二十条 给水工程规划1、依托现状位于长流坝组团西侧的太和水厂,为太和镇区及沿线各地供水,近期和远期水源均取至涪江加快镇区内供水管网的改造,加大对供水管网建设的投入2、全镇供水采用分散式供水,加快全镇人饮工程的建设,积极修建高位水池、山坪塘等设施3、农村饮水可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集中供水第二十一条 排水工程规划1、城镇污水采用集中处理方式,在镇区涪江下游新建城镇污水处理站一座,集中处理城镇污水其他地区污水采用分散处理,所有污水须经无害化处理达相关标准后才允许排放。

2、完善排水管网系统,加大对排水管网系统建设的投入3、加强对已建排水设施的日常维护,保证排水设施的正常运行4、加大执法力度,整治沿河倾倒垃圾的现象,防止垃圾对环境造成污染,。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