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态学习题集.doc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39.50KB
约18页
文档ID:541240866
生态学习题集.doc_第1页
1/18

绪论问答题1、 生态学的定义及其内涵定义: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生物)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内涵 (3方面): (1)环境对生物的决定和塑造作用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适应环境的生物对环境的改善作用2、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分几个层次,分别是什么?分七个层次:分子,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生物圈3、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分为几类?三类:野外的,实验的,理论的4、为什么要研究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物的生存、活动、繁殖需要一定的空间、物质与能量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对周围环境某些物理条件和化学成分,如空气、光照、水分、热量和无机盐类等的特殊需要各种生物所需要的物质、能量以及它们所适应的理化条件是不同的,这种特性称为物种的生态特性 任何生物的生存都不是孤立的:同种个体之间有互助有竞争;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也存在复杂的相生相克关系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改造环境,环境反过来又影响人类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与多样化,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近代生态学研究的范围,除生物个体、种群和生物群落外,已扩大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复合系统。

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几大问题都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有机体与环境一、名词解释1.环境、 环境: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因素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2.生态因子生态因子: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3.生境特定生物个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4.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叫生态幅5.限制因子当生态因子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影响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子成为该生物限制因子 6.密度制约因子环境因子中,对生物作用的强度随生物的密度而变化的因子7.非密度制约因子 环境因子中,对生物作用的强度与生物密度变化无 关的因子8.黄化现象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而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称为黄化现象9.生物的光周期现象生物借助于自然选择和进化而形成的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方式,称为光周期现象10.驯化是指在实验条件下诱发的生理补偿机制,这种生理适应短时间即可完成11..冻害冰点以下低温使生物体内形成冰晶,蛋白质失活变性12.冷害温度在冰点以上,但低于喜温生物对温度的耐受下限而使生物受害或死亡13.发育阈温度(生物学零度)生物都有一个发育的起点温度,即生物开始生长发育的温度,低于这个温度生物不能发育14.春化现象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 叫春化作用二、问答题1.什么是最小因子定律?什么是耐受性定律?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就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2.什么是限制因子定律?生态因子处于低于生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最小量和高于生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最大量时,都对生物具有限制性影响 3.生态因子相互联系表现在哪些方面?在生态环境中,各个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是同等的重要,只有各种生态因子配合在一起才能挥作用,其中不管某一个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怎样适宜,如果没有其他因子的配合,生物也无法完成生长发育的全部过程。

在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中,一个生态因子发生了变化,常常会引起其他因子的变化例如光照强度增加,会引起气温和土温升高,空气相对湿度降低,水分和土壤蒸发加强,使整个生态环境趋向干热4.生物对光照会产生哪些适应?1生物对光质的适应2生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3生物对光照周期的适应5.什么是有效积温法则?有效积温法则:植物和某些外温动物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需总热量即有效积温,是一个常数 K=N*(T-C) 6.生物对极端的高温和低温会产生哪些适应?高温(1)植物的形态适应(2)植物的生理适应:(3)动物的形态适应(4)动物的生理适应:(5)行为适应: 低温(1)植物形态适应:(2)植物生理适应:(3)内温动物的形态适应:(4)内温动物的生理适应:(5) 动物的行为适应:7.物种的分布由温度决定吗?1对变温动物和植物的分布,有低温限制与高温限制(1)低温限制:低温限制生物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分布2)高温限制: 高温限制生物向低纬度和低海拔地区分布 2 温度变化也可能和其它的环境因素或资源紧密联系影响生物分布3 温度和降水是影响地球生物群落分布的两个最重要因子8.简述阿伦规律和贝格曼定律阿伦规律: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个体身体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有变小变短的趋势。

贝格曼规律: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个体比低纬度同类个体大种群生态学一、名词解释1.种群 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2.种群生态学是研究种群的数量、分布以及种群与其栖息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和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3.种群密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或单位生境内个体的数目4.年龄锥体(年龄金字塔)以不同宽度的横柱从下到上配置而成的图,横柱的高低位置表示从幼年到老年的不同年龄组,宽度表示各年龄组的个体数或在种群中所占的百分比5.动态生命表(同生群生命表)连续观察一群同一时期出生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命运所得数据编制的生命表6.存活曲线存活率随时间(年龄)的变化曲线称为存活曲线7.内禀增长率当环境无限制(空间、食物和其他有机体在理想条件下) ,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增长率8.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9.环境容纳量环境条件所容纳的种群最大值10.r-选择r-选择——有利于增大内禀增长率的选择称为r-选择11.K-选择k-选择——有利于竞争能力增加的选择称为k-选择12. 滞育昆虫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暂时性停滞状态。

13.性状替换竞争产生的生态位收缩导致形态变化的现象14. 竞争释放缺乏竞争者时,物种实际生态位扩张的现象15.领域行为动物以鸣叫、气味标志、或特异的姿势向入侵者宣告其领域范围;或威胁、直接进攻驱赶入侵者等,称为领域行为16.他感作用指植物体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现象17.利他行为有利于其他个体存活和生殖而不利于自身存活和生殖的行为18.生态位是指某一种群有可能占据的那一部分环境资源的总和以及它在群落中的地位和角色19.协同进化在进化过程和进化方向上的相互作用20.互利共生互利共生是指两物种相互有利的共居关系,彼此间有直接的营养物质的交流,相互依赖、相互储存、双方获利21.竞争排斥原理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也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22、单体生物与构件生物单体生物:一个合子经胚胎发育成熟后的生物体,其器官、组织各个部分的数目在整个生活周期中各个阶段均保持不变构件生物:是指由一个合子发育的形成一套构件组成的个体一个合子发育成幼体以后,在其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可通过其基本的结构单位的反复形成得到进一步发育,其组织、器官等各个部分是可以改变的。

二、问答题1.种群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包括哪些基本参数(有哪些重要的群体特征)?空间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 ;数量特征:每单位面积(或空间)上的个体数量(即密度)是变动的 ;是种群动态的重要体现 遗传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基因组成,是一个基因库2. 1992年中国人口大约为12亿,出生率为22‰,死亡率为7‰,其每年的增长率为多少?以该增长率增长,试选用合适的生态学模型,计算种群的加倍时间是何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2-7)‰=15‰设加倍时间为x,则:,x=46.56年3.有关种群调节理论有哪些学派,简述各学派所强调的种群调节机制是什么?非密度制约的气候学派 气候学派多以昆虫为研究对象 种群参数受气候条件强烈影响,种群增长主要受有利气候时间短暂的限制 密度制约的生物学派 主张捕食、寄生和竞争等生物过程对种群调节起决定作用4.种群数量统计的常用方法有哪些?总数量调查法 样方法 标记重捕法5.列出年龄锥体的基本类型. 研究年龄锥体和生命表有何意义? 增长型 稳定型 下降型研究种群的年龄结构,有利于指导生产或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6.何谓种群的内分布?有哪几种类型?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状态或布局 ,称为种群的内分布型分为3类:均匀分布,随机分布,成群分布7.什么是生命表?有哪几种类型?研究生命表有何意义?生命表:用来描述种群生长与死亡趋势的统计工具两类: 动态生命表 静态生命表意义:生命表已成为研究种群数量变动规律,预测预报森林害虫种群的消长趋势,评价各种害虫防治措施,制定数量预测模型和实施害虫科学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8.对于一个生命表:①通常包括哪些栏目?生命期望的含义是什么?②怎样区分动态和静态生命表? 通常包含: nx=在x期开始时的存活数 lx=在x期开始时的存活率:lx=nx/n0 dx=从x到x+1的死亡数 (dx = nx – nx+1) ; qx:从x到x+1的死亡率 ( qx= dx / nx ) Lx是从x到x+1期的平均存活数:Lx=(lx + lx+1 )/ 2x Tx: 进入x龄期的全部个体在进入x期以后的存活个体年数:Tx= SLx ex=在x期开始时的平均生命期望或平均余年ex = Tx / nx 生命期望 :是种群中某一特定年龄的个体在未来所能存活的平均年数。

动态生命表:连续观察一群同一时期出生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命运所得数据编制的生命表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年龄结构调查资料编制成的 9.存活曲线分为哪几类?举例说明各类型的特点?Ⅰ型:凸型存活曲线,种群接近生理寿命之前,死亡率一直很低,直到生命末期死亡率才迅速上升Ⅱ型:对角线型存活曲线,种群下降速率(死亡率)各时期相等Ⅲ型:凹型存活曲线,早期死亡率高,以后死亡率很低并稳定10.研究种群的内禀增长率有何意义?可以敏感地反应出环境的细微变化,是特定种群对于环境质量反应的一个优良指标;是自然现象的抽象,它能作为一个模型,可以与自然界观察到的实际增长率进行比较11.简述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谛模型及其主要参数的生物学意义12.如何通过种群增长的指数模型建立逻辑斯谛模型?逻辑斯谛方程的哪一部分引起增长曲线呈“S”? 产生“S”曲线的最简单数学模型可以解释并描述为上述指数增长方程乘上一个密度制约因子(1-N/K),就得逻辑斯谛方程dN/dt=rN(1-N/k)13.简述种群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五个时期1)开始期:此时种群数量少,增长缓慢2)加速期: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种群增长加快3)转折期:在曲线中心处N=K/2有一拐点,拐点上种群增长率dN/dt最大。

在到达拐点前,种群增长率随密度增加而上升;。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