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课本的诗词1.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注词释义】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叶)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最:一作“正”君:你,指刘景文 【诗意】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中心思想】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的刘景文(名季孙)的诗人通过对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的描写,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2.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词释义】寒山:深秋天凉,山带寒意石径:石头砌成的小路斜: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xiá白云深处:山向远处伸展坐:因为红于:比……还要红 【诗意】石路蜿蜒远远地伸向山崖,白云升腾处依稀有些人家停车只因喜爱傍晚的枫林,经霜枫叶竟红过二月的鲜花中心思想】诗人通过对枫林的描写,表明了秋天有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也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3.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词释义】偶书:偶然写出来的鬓:耳边的头发衰:古音读作cuī指鬓发稀疏、斑白 【诗意】小时候我离开了家乡,到老年才回来,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而鬓发却已斑白孩子们看见我却没有人认识我,笑着询问我是从哪里来的 【中心思想】本诗表达了游子重回故乡感受和心情 4.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词释义】汪伦:安徽泾县桃花潭附近的一位村民踏歌:古代民间的一种歌唱形式,歌唱时以脚踏地为节拍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不及:比不上 【诗意】李白坐船正准备出行,忽然听到岸上的以脚踏为节拍的唱歌声桃花潭的水深达千尺,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深情 【中心思想】此诗表达了诗人李白对友人汪伦的感激之情以及二人的真挚情意 5.草(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诗意】古原上春草茂盛,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 【中心思想】这首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6.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词释义】新市徐公店:新市:地名今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新市又为宋代酿酒中心,政府在新市设酒税官,由朱熹之子朱塾担任杨万里迷恋新市西河口林立的酒痛饮大醉留住新市徐公店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 篱落:篱笆径:小道 阴:树阴 急走:快速奔跑 黄蝶:黄银色的美丽的蝴蝶 成阴: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花落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 【诗意】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中心思想】本诗描写了暮春农村的景色,它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扑蝶图 7.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词释义】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我国名山之一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紫烟:指日光照射的云雾水气呈现出紫色银河:又称天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九重天,形容极高的天空。
【诗意】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中心思想】本诗描写了庐山风景秀丽,以香炉峰的瀑布最为壮观 8.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词释义】绝句:古诗体裁中的一种每首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鸣:叫,啼叫含:包含,指从窗内可以看见的范围西岭:指岷山,岷山在成都西,岭背积雪常年不化千秋雪:千年不化的积雪千秋,形容时间很长泊:停船靠岸东吴:今江苏、浙江两省东部地区,古代属于吴国 【诗意】两只黄鹂啼鸣在翠绿柳枝间,一行白鹭飞上了湛蓝的青天窗口远望见西岭千年的积雪,门前停泊着万里赴吴的航船 【中心思想】本诗作者通过对四幅独立的景色描写,描绘了初春的景色显示了身居斗室的诗人壮阔的胸怀,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前途的信心9.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词释义】川:指平原敕勒川,大概因敕勒族居住此地而得名阴山:阴山山脉,起于河套西北横贯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一带穹庐:游牧民族所住的圆顶帐篷。
即今蒙古包野:为了押韵,此处也可以按古音读作yǎ见:同“现”, 这里不读jiàn 【诗意】辽阔的敕勒川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帐篷,笼盖了整个原野苍天辽远空旷,草原一望无际,微风吹倒了牧草,露出了藏在草中的牛羊 【中心思想】这是一首北齐所唱的民唱,它唱出了草原的辽阔和牛羊的繁盛,唱出了大草原的壮美景色是描写草原风光的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