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准实验研究设计方法.docx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64.87KB
约9页
文档ID:540384121
准实验研究设计方法.docx_第1页
1/9

准试验争论设计方法从争论设计的思想和要求来推论,可以认为准试验设计是一种降低了掌握标准的类似真试验的争论方法,因此准试验争论设计的方法在很多方面与真试验有一样之处,常用的准试验设计方法有不相等试验组掌握组前后测准试验设计、不相等区组后测准试验设计、单组前测后测时间系列准试验设计、多组前测后测时间系列准试验设计、修补法准试验设计等五种〔一〕不相等试验组掌握组前后测准试验设计这种准试验设计方法通常应用的状况是:需要安排两组被试作为试验组和掌握组进展争论,但又不能依据随机化原则重选择被试样本和安排被试这是一种典型的准试验设计方法,用于针对不同被试组在一开头就不相等时,进展试验组和掌握组后测结果的比较,试验程序安排如表 7-6 所示:表 7-6 不相等试验组掌握组前测后测准试验设计程序不相等试验组掌握组前后测准试验设计在进展过程中要留意两个问题⑴ 进展前测是用于检验在试验要考证的问题上试验组和掌握组原有的近似程度,而不考虑其它因素只有当两个组在考证问题上原有水平相接近时,才能进展该种准试验争论⑵ 对结果进展分析时,要对R3 和R4 之间的差异进展统计检验, 而非简洁比较平均分、方差等,通过检验确定进展试验后两个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差异程度如何。

[例 6-1] 某一课题要争论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关心物理教学后学生的学习效果,应用准试验方法进展争论,设计方案如下:第一步:选取试验对象为保证正常教学的进展,在某个年级中选择两个现成的整班参与试验为了保证参与争论的两个班物理学习的原始水平相像,对该年级全部的班进展前测以检测起始水平,从中选出两个水平接近的整班参与争论,保证选出的两个班在物理学习上总体水平一样或相近然后从中随机确定一个班作为试验组,承受多媒体计算机关心物理教学;同时另一个班作为掌握组依据原有教学打算和教学方式进展学习其次步:经过同一进度的教学活动后,同时对两个班级的物理课学习成绩进展考核,考核的结果进展后测第三步:将两个班的后测成绩分别减去各自的前测成绩,并用独立样本的t 检验对这两个差值的差异显著性进展统计检验,最终推断试验组和掌握组在进展试验前后是否有明显的差异,从而得出结论在这种准试验设计方法中,试验的状况通常可用图7-4 表示:图 7-4 不相等试验组掌握组前测后测试验结果图示〔二〕不相等区组后测准试验设计在争论来自不同总体的样本之间的差异时,争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觉察不同样本的特点及其差异的显著性在争论中,自变量通常是争论者操纵的能诱发和引起样本各种特点表现的情境,因变量是被试在承受这些情境时的行为反响。

这种准试验设计的方法,格外适用于对不同被试的心理特征进展争论在这种准试验设计中,争论的设计方法和对变量的操纵等很接近真试验设计与真试验有的区分之处在于准试验实施过程中,受试的行为反响是在某种情节安排下自发产生的,有肯定的偶然性;在被试的选择方面,虽然进展分组和对象选择,但并非严格地随机抽样,因此存在肯定久缺,但只要争论过程中掌握得好所得的结果仍有说服力[例 6-2] 争论课题是不同年龄的中学生利用Internet 进展学习时的心理特征,运用准试验方法,设计试验争论如下:针对争论的对象是在Internet 环境中学习的不同年龄的中学生,先依据年龄将中学生划分为几组,然后分别从各组中选出 5 名中学生进展争论,试验过程中设计了以下的情境:⑴ 给出明确的学习任务,指定网站和网页,让学生进展 25 分钟的网上学习;⑵ 给出明确的学习任务,未指定网站,让学生进展 25 分钟的网上学习;⑶ 未给出明确的学习任务,未指定网站,让学生进展25 分钟的网上学习;⑷ 给出明确的学习任务,指定网站和网页,让学生进展 50 分钟的网上学习;⑸ 给出明确的学习任务,未指定网站,让学生进展 50 分钟的网上学习;⑹ 未给出明确的学习任务,未指定网站,让学生进展50 分钟的网上学习。

拟争论的学生反响行为和学习状况为以下面五个方面:⑴ 学生的探究行为;⑵ 学生的自控力量;⑶ 学生的自学力量;⑷ 学生的反响时间;⑸ 学生的焦虑反响对学生的探究行为、自控力量和自学力量承受卡方检验,对焦虑反 应和反响时间承受t 检验,分别检验差异程度,最终分析得出试验结果〔三〕单组前测后测时间系列准试验设计这种争论设计中只安排一个被试组,进展方法是:在一个时间段中, 按固定的周期对被试组成员进展一系列的某种测试,然后让被试组承受 试验处理〔如某种与测试内容有关的训练或指导等〕,之后又按原来的周期安排同样的一系列测试单组前测后测时间系列准试验设计程序模式如表 7-7 所示表 7-7 单组前测后测时间系列准试验设计程序模式在这种设计中,进展前后测结果的差异比较时,不能只用试验处理前后最接近的两次结果R5 和R4 进展比较,也不能用 R5 和R4 直接作统计分析,要承受回归方程来推断一系列前后测数据之间的关系具体的方法是:首先,依据试验处理前的各次前测结果求出回归方程〔直线回归或 曲线拟合〕然后按外推法将假设不承受试验处理的状况下,对应后测的各次测试时间上可能的结果推算出来即对前测结果作直线回归后再 外推计算出R5”、R6”、R7”等,作为与R5、R6、R7 等进展比照的数值, 以此类推到以后各次测试。

由于是对单组被试进展比较,所以必需用相关样本的t 检验作R5”、R6”、R7”等与R5、R6、R7 等之间的统计检验, 确定承受处理和未承受处理的试验之间的是否存在差异,差异是否显 著,设计结果如图 7-5 所示图 7-5 单组前测后测时间系列设计结果图示[例 6-3] 争论课题是:对小学生在多媒体教学网中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展阅读时,个别阅读与小组阅读的效果进展争论争论设计方案如下:第一步:前六个星期,每个星期安排肯定的时间,让试验班学生承受个别阅读的方法进展阅读学习,且在每周星期五进展一次测验其次步:在第七周承受小组阅读的方法进展阅读教学,同样在星期五进展测试第三步:在第八周后又恢复进展个别化阅读,并进展测验第四步:对一系列前测和试验处理后第七周测验的结果,以及第七周后各次测验的结果进展检验,以确定试验的结果4. 多组前测后测时间系列准试验设计这种设计在单组前测后测时间系列准试验设计的根底上,增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这些组可以分为试验组和掌握组,也可以全用来作试验组一般状况下会设定一个掌握组,由于试验组有掌握组作比照,可削减前后测次数同时,为了能对多种处理效果进展比较,可以在时间系列上增加处理的数量,掌握组与试验组同步进展前测和后测,便于将两者的结果予以比较。

对于任何多组准试验设计,小组间的相像性越大, 从试验结果中得出的结论就越牢靠这种争论的设计方法可见表 7-8 所示:表 7-8 试验组掌握组前测后测时间系列准试验设计模式[例 6-4] 一个教师教初中一年级三个班的代数,他拟进展不同反响对学生代数学习成绩影响的争论,该争论的设计如下:第一步:教师设计好五次难度一样的一小时代数测验,可以随教学进度在教学过程中进展测验其次步:在教学过程中进展测验,但在第一次测验和其次次测验当中进展不同的评价和反响,给1 班进展正反响〔X1〕;给2 班以负反响〔X2〕,对 3 班不做反响第三步:连续进展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进展测验三、测验四、测验五第四步:对各组测试的成绩之间的差异进展比较,分别了解不同的反响方法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作用及其效果争论进展的过程如下:班级 反响类型1 班 Y1a-Y2a-X1a-Y3a-Y4a-Y5a2 班 Y1b-Y2b-X1b-Y3b-Y4b-Y5b3 班 Y1c-Y2c――--Y3c-Y4c-Y5c 为时一个学期5. 修补法准试验设计在真试验和准试验中,试验组掌握组比照试验的设计一般都让作为试验组的被试承受处理,然后将其后测结果和未承受处理掌握组的后测比较。

但在有的状况下,争论者来不及找到两组整体相像的被试或难以安排同时开头试验等,因此组织者只能在未作前测的状况下先对经过某种处理的被试进展测试获得后测结果这种后测结果没有充分的理由说明是哪种处理产生的,从而不能确定后测与处理之间的关系,为了弥补这一久缺,在获得另一个整体组被试时,就安排进展与上面做过的后测一样的前测,然后再对这一组被试作同样的处理,并予以后测,通过其次组被试的前后测结果的比较,及其次组前测与第一组后测的状况进展比较来找出试验处理与后测之间的关系这种设计方法可用表 7-9 说明表 7-9 修补法准试验设计程序模式通过以上对准试验争论根本概念及设计方法的阐述和分析,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这一争论方法的特点和应用状况信任在教育技术争论中适当利用这一争论方法,可以使一些课题的争论进展得更好、更深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