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西方国家与海湾石油.doc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9.50KB
约6页
文档ID:540070937
西方国家与海湾石油.doc_第1页
1/6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言文化系 李钧 00339138西方国家与海湾石油概述  海湾地区,又称波斯湾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资源贮藏地,参考引用资料及来源 中东石油工业的现状及对油市的影响 夏景华(中国石化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宁波,315207)广袤的中东地区,拥有约4亿人口,1640×104 km2的面积,自然条件恶劣,水资源极度匮乏,然而油气资源蕴藏量却非常惊人,被誉为世界能源宝库丰富的油气资源在给中东国家带来了滚滚美元的同时,也给中东带来了连年不断的战火硝烟因此,中东石油与政治息息相关、与经济难分难解、更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作为世界石油最集中的消费市场,其对石油的依赖,以及石油在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已经不是能够仅仅将其作为普通的能源资源来对待了那么西方国家与石油之间,究竟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呢,让我们来看一看海湾地区油气资源在国际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11个成员国中,海湾地区就占了6席,即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卡塔尔和阿联酋这6个国家的油气资源不仅能左右着OEPC,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左右着整个世界的油市根据《油气杂志》报道,至2002年1月1日,世界石油探明可采储量140704 Mt,而海湾地区的石油探明储量就达93515 Mt;世界天然气估算探明储量154.36×1012 m3,而海湾地区的天然气估算探明储量就达55.91×1012 m3;2001年世界石油产量3184.74 Mt,而海湾地区的石油产量达893.605 Mt。

就石油探明可采储量而言,位居世界前5位的依次是沙特、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和伊朗;天然气估算探明储量位居世界前5位中海湾地区就占据了4位,分别是伊朗、卡塔尔、沙特和阿联酋海湾地区主要国家的油气估算探明储量、油气产量见表1表1 2001年海湾地区国家油气探明储量和油气产量国家和地区 油气探明储量(2002年1月1日) 油气估算产量(2001年) 石油/Mt 天然气/×108 m3 石油/Mt 天然气/×108 m3 世界总计140703.89 1543578.08 3184.74 24802.82 海湾地区合计93514.79 559138.70 893.61 1711.42 阿联酋13339.92 60060.36 91.53 236.36 巴林16.99 920.02 5.13 66.33 伊朗12235.08 230018.99 156.50 502.75 伊拉克15345.00 31092.07 98.00 29.13 以色列0.52 - 0.01 - 科威特12821.60 14781.47 72.00 70.58 中立区682.00 283.17 27.00 - 阿曼751.02 8291.22 48.00 64.18 卡塔尔2074.24 144003.27 28.70 237.07 沙特35361.70 62014.23 323.50 442.05 叙利亚341.002406.95 25.75 59.88 也门545.60 4785.57 17.50 - 到目前为止,海湾地区石油探明储量占世界65%,原油产量占世界31%,石油出口量占世界47%。

而据海湾石油专家最新预测,到2030年,海湾地区的石油出口将占全球份额的70%由此可见,海湾地区局势的变化,就会对国际油价产生重大影响而这样的变化在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中无疑也激起了阵阵波涛西方国家与石油石油进出口与石油依赖大多数西方经济发达国家都是世界石油进出口大国,其发达的经济很大程度上是以庞大的能源消耗为基础,而石油又在其能源结构中扮演了首屈一指的重要角色以美国为例, 相关消息来源:中国能源网 2004年11月据悉,美国的石油消费总量依然呈上升趋势,现在每天接近2000万桶,预计到2025年会达到2900万桶这意味着该国的石油供应将空前依赖进口——将从现在每天进口1100万桶(大约占美国消费总量的55%)增至2025年的2000万桶(占美国消费总量在69%)在2004年3月28日的一个星期里,美国的石油进口量为日均近1040万桶,创日均进口历史最高纪录又如东邻日本,日本是个自然资源极度缺乏的地方,却是世界上第四大能源消费国,其能源的80%依赖进口,其中85%以上的原油进口依赖中东;而一次性消费能源中,石油占了一半以上与日益增长的石油进口量遥相呼应的是发达国家对于石油能源的依赖型日益增加。

中华工商时报 路虎 2004-11-02美国著名智囊机构“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安全与能源问题专家安东尼·科德斯曼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中东能源发展》他在书中明确表示,目前,短期内,世界上没有任何价格低廉、可以取代石油的能源资源他说,就算以油价每桶50美元来计算,其他能源供应成本仍然高出许多,要让这些能源供应渗透市场,仍然需要很长的时间  科德斯曼认为,从过去20年的数据看来,不管是谁当选美国总统,制定什么样的能源政策,不管非政府组织提出什么样的创新想法,都无法改变美国对中东和北非地区的石油依赖与日俱增的事实他说,未来20年,全球对中东和北非地区的石油依赖程度不仅将增加,而且增加幅度将会非常的大  科德斯曼说:“美国能源部估计,1990年,中东和北非地区石油日产量为每天2300万桶,2000年为2750万桶,目前是3000万桶,预计到2020年为4600万桶,2025年为5400表2美 国  511日 本  214韩 国  123德 国  104意大利  90法 国  86中 国  70印 度  67荷 兰  61西班牙  59其 他  642(单位:百万吨)万桶这显示全球对中东地区石油出口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今天,中东地区石油日产量占全球产量的35%,预计到2025年,将占43% 科德斯曼说,美国领导人过去20年来一直忽视这个事实,但是这个潮流是不会改变的他说,1973年石油危机时,美国每天从中东进口的石油为600万桶,到1988年增长到650万桶;第一次海湾战争时为730万桶,目前则是1200万桶,进口量几乎是第一次石油危机的两倍他说,根据保守估计,到2030年,进口量将达到2000万桶据2000年数据统计,世界十大石油进口国情况如表2,由表中可见,相当一部分石油进口大国都是西方发达国家而据最新统计,中国石油进口量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三次对西方国家造成重大影响的石油危机 国际金融报 苏蔓薏 2004-6-11搜狐财经转载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回原油标价权,并将其基准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持续3年的能源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

这次危机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组成了国际能源机构,应对可能出现的石油危机这个机构要求成员国必须保持相当于前一年90天进口原油的储备量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发生剧烈变化,伊朗亲美的温和派国王巴列维下台,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此时又爆发了两伊战争,石油产量受到影响,从每天580万桶骤降到100万桶以下,打破了当时全球原油市场上供求关系的脆弱平衡随着产量剧减,全球市场上每天都有560万桶的缺口油价在1979年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这种状态持续了半年多,此次危机成为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衰退的一个主要诱因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之后,伊拉克遭受国际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应中断,国际油价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点美国经济在1990年第三季度加速陷入衰退,拖累全球GDP增长率在1991年跌破2%  国际能源机构启动了紧急计划,每天将250万桶的储备原油投放市场,使原油价格在一天之内就暴跌10多美元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也迅速增加产量,很快稳定了世界石油价格  此外,2003年,国际油价也曾暴涨过,原因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发生暴力冲突,中东局势紧张,造成油价暴涨。

  这几次石油危机具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都对处于上升循环末期、即将盛极而衰的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历史上的几次石油价格大幅攀升都是因为欧佩克供给骤减,促使市场陷入供需失调的危机中目前,由于第二次海湾战争的爆发,世界舆论一度认为可能发生新一轮石油危机,国际油价也一度突破每桶50美元大关但是几次石油危机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首先危机引发了世界能源市场长远的结构性变化,迫使主要进口国积极寻找替代能源,开发节能技术比如居高不下的汽油价格促使厂家推出更多高能效的汽车:1990年美国汽车每加仑汽油的平均行驶里程较1973年增长了40%另一方面刺激了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产量的增长,提高生产率欧佩克的份额已经从原来的80%逐步降低到目前的40%左右但是由于产品的推陈出新、替代能源的发现往往需要相当长时间,因此高油价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一大风险美日相关问题与政策自1972年美国国内石油产量达到日产1160万桶的顶峰以来,它对进口石油的依赖逐步增强目前美国国内石油产量是日产900万桶,预计还会继续下降,原因是老油田日益枯竭即使如布什政府所盼望的最终能从阿拉斯加北极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开采到一些石油,这种减产趋势也没法扭转。

日本的能源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第一,国民经济对石油依赖度居高不下,进口石油大部分来自中东;第二,政府积极推进发展核电,但由于近来核电事故不断,国民对核电安全的质疑增加;第三,生产、生活领域耗能问题突出;第四,由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经济持续低迷,导致新能源计划进展缓慢美国为了控制中东石油,在海湾地区推行单边主义和霸权政治,其政府财团牢牢掌控了海湾地区相当一大部分的石油生产与炼油工业美国近年以来绝大多数的军事活动都集中在中东地区产油国,尤其以两次海湾战争为代表推翻萨达姆政权之后,美国更是牢牢掌控了“富得流油”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并进一步向“不肯合作”的伊朗施压目前,美国始终在扮演自己“海湾和事佬”和“人民代言人”的身份,跻身巴以冲突,控制沙特等国的石油产业,占领伊拉克领土,在海湾地区部署常驻部队及航空母舰,建立军事基地,俨然将“流淌奶与蜜之地”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同时,美国还在大力发展同自家后院的拉美国家以及曾一度忽视的非洲国家的合作关系,目前美国正觊觎非洲几内亚湾地区的石油资源,预计不久的将来,几内亚湾将在美国的影响之下成为第二个“波斯湾”,而弱小的非洲国家恐怕难以逃脱山姆大叔一双大手的操纵。

日本目前采取的是“多点进攻”的策略除了国人耳熟能详的“安纳线”、“安大线”之争,中日东海经济专属区划分争议等与我国有关的事件之外,即使对待同样是海湾国家的石油出口国,日本也采取变更比较频繁的战略 世界经理人网 2004年3月22日例如,阿联酋媒体2004年3月报道,日本2003年11月份大幅削减了从阿联酋的石油进口量,主要原因是日本恢复从伊拉克进口原油报道说,从去年11月起,阿联酋对日本出口原油从10月份的每天98.7万桶减至7。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