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的启示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启示〗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启示〗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启示〗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每位小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启示〗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启示〗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译文】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启示〗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启示〗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的温暖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启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础;能文会算是做人的本钱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必须这从两点做起 【译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启示〗一到十看来很简单,但变化起来却无穷尽,算术这门学问越来越深奥了。
几乎各个科学门类都离不开数学,所以必须认真地从简单的数目学起,为将来学习其他知识打好基础 【译文】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启示〗人类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世界太大了天空中的星辰以及雷、电、风、雨,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鱼虫百兽,而人又是万物之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改造世界 【译文】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启示〗要使人与人之间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关系,每个人都要认清自己的地位,人人从我做起,才能天下安宁,人类永远和平 【译文】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启示〗春、夏、秋、冬是因为地球在绕着太阳运转时,有时面向太阳、有时背向太阳、有时斜向太阳,因此有了温度不一样的四季变化。
【译文】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启示〗我们的祖先最早用铁发明了“罗盘”,也就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从而使确定方位变得十分简便,尤其在航海中指南针的作用太大了在我们人类生活中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译文】说到东、南、西、北,这叫作“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启示〗“五行”学说包括很深的哲学道理,非常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一些就行了 【译文】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启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论语》的核心是如何 “做人”,以及“做人”的道理 【译文】《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部书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 〖启示〗孔子曾经拜郯子学礼仪;拜长弘和师橐学乐曲;拜老子学人生哲学。
孔子曾说过:三个人一起同行,其中一定有一个人值得我向他学习和效法的” 【译文】从前,孔子是个十分好学的人,当时鲁国有一位神童名叫项橐,孔子就曾向他学习像孔子这样伟大的圣贤,尚不忘勤学,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赵中令 读鲁论 彼既仕 学且勤 〖启示〗人的学问是永无止境的,一个人的努力和奋斗是不可中途终止的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应该好学不倦,直到死为止 【译文】宋朝时赵中令──赵普,他官已经做到了中书令了,天天还手不释卷地阅读论语,不因为自己已经当了高官,而忘记勤奋学习 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启示〗路温舒和公孙弘这两个古人,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想办法把书抄在蒲草或刻在竹子上学习,我们今天能有印制精美的书本,学习条件和环境如此优越,更应该刻苦读书 【译文】西汉时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公孙弘将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他们两人都很穷,买不起书,但还不忘勤奋学习 头悬梁 锥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 〖启示〗要想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必须自觉地刻苦读书因为求知识这件事任何人也代替不了,只有通过自己努力才能学到现在我们有父母、老师的关心和教导,就更应该好好学习才是。
【译文】晋朝的孙敬读书时把自己的头发拴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战国时苏秦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锥子刺大腿,他们不用别人督促而自觉勤奋苦读 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启示〗古人这种求学的精神是多么令人钦佩呀!在那样恶劣、贫困的情况下,能够克服困难,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努力学习今天我们有方便舒适的环境,如果不知道珍惜,那真是惭愧啊! 【译文】晋朝人车胤,把萤火虫放在纱袋里当照明读书孙康则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读书他们两人家境贫苦,却能在艰苦条件下继续求学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 〖启示〗朱买臣和李密,一个打柴一个放牛,生活都非常贫苦,但能自己发奋读书后来都成为很出色的人我们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怎么能不努力学习呢? 【译文】汉朝的朱买臣,以砍柴维持生活,每天边担柴边读书隋朝李密放牛把书挂在牛角上,有时间就读他们在艰苦的环境里仍坚持读书蚕吐丝 蜂酿蜜 人不学 不如物 〖启示〗人类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掌握前人留下来的知识,并以此来开拓更深、更广泛的知识领域,不断地改善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生活环境动物的活动不过是一种本能的表现,是无法与人类有意识的活动相比的 【译文】蚕吐丝以供我们做衣料,蜜蜂可以酿制蜂蜜,供人们食用。
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真不如小动物 幼而学 壮而行 上致君 下泽民 〖启示〗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如何把学到的知识为大众服务,不枉费自己一生所学,对后人也有所帮助,首要的问题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用所学习的知识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译文】我们要在幼年时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长大后能够学以致用,替国家效力,为人民谋福利 扬名声 显父母 光于前 裕于后 〖启示〗我们应该提倡一种奉献的精神,对我们伟大的祖国、对人民、对他人的奉献精神,我们的学识是奉献的资本,谁的学识越多,谁的奉献就越大人民就把更多的荣誉献给他们 【译文】如果你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人民就会赞扬你,而且父母也可以得到你的荣耀,给连祖先增添了光彩,也给下代留下了好的榜样 人遗子 金满赢 我教子 唯一经 〖启示〗知识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做父母的再有钱,如果子孙不求长进,又有什么用呢,钱总有用完的一天到那时,一无所长什么也不会干,反而害了他们而书中自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这才是取之不竭的财富 【译文】有的人遗留给子孙后代的是金银钱财,而我并不这样,我只希望他们能精于读书学习,长大后做个有所作为的人。
勤有功 戏无益 戒之哉 宜勉力 〖启示〗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珍惜大好的时光,持之以恒地读书学习,那么你就一定会得到丰厚的收获,你的思想和学识就越加丰富你也将会做出更多贡献,这样才不枉人生在世我们要用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时刻提醒自己 【译文】反复讲了许多道理,只是告诉孩子们,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而只顾贪玩,浪费了大好时光是一定要后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