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加油站火灾危险性及对策 汽车加油站是专为各种机动车辆补充汽油、轻柴油的专门单位随着我国机动车辆的普及,汽车加油站也如雨后春笋,发展遍布于每一个乡镇,有商业的,也有单位自用的,大体由地下贮油罐、加油机和管理室三部分组成加油站在卸油和加油过程中挥发出来的可燃蒸气,以及由于操作不当造成油品泄露,碰到明火、静电火花或雷击时,易引起火灾爆炸,这不仅使加油站自身受灾,而且会危及邻近建筑物的安全 一、卸油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 加油站卸油的方法,大多是利用槽车与地下油罐的高位差敞开自流卸油也有少数是利用槽车的油泵卸油不管采用什么方式,汽车油槽车向地下油罐卸油的过程都属于火灾危险的操作过程这些火灾危险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卸油过程中含有大量的油蒸汽从油罐中逸出每向油罐卸1m3油就有1m3油蒸汽从油罐进油口、量油口和放散管等处逸出这些油蒸汽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碰到火源就会发生燃烧爆炸; 二是汽油蒸气比空气重,不易挥发汽油泄漏后,常温下就很快挥发为汽油蒸气,并且比空气重,极易占据较大的空间,扩散范围大,并且顺着低洼处流动,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如遇点火源将极易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大面积火灾。
是汽油蒸汽发生燃烧爆炸所需要的点火能量非常小据科学测定,汽油蒸气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的爆炸性混合气体,其点火能量只有0.03MJ也就是说,汽油蒸气达到爆炸极限后,无意中产生的电火花、静电火花,如使用、 机或者化纤衣服的摩擦等,都可能引起燃烧爆炸; 二、卸油过程中的安全对策 加油站卸油过程的作业是加油站消防安全管理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着加油站、油槽车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所以,在卸油过程中必须采用相应的安全对策 第一、加油站必须建立健全卸油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和防火安全规章制度;岗位职工应经过相关的业务培训和消防培训,具有较强的消防安全知识;掌握卸油岗位的操作技能,具有应急状况处置和初期火灾扑救的知识和能力,进入卸油区的作业人员不准携带火种,不准穿带有铁钉的鞋和穿着能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卸油区的油槽车,必须事先在排气管安装火星熄灭器 第二、在卸油过程中,油槽车的发动机必须熄火,并切断总电源.卸油过程中,不可点火启动和进行车位移动,以免造成引燃或拉断卸油管线的事故在有坡度的场地卸油时,油槽车必须采用防止车辆滑动的措施卸完油后不应马上起动油槽车,而应该等待槽车四周汽油蒸气消散后,再起动车辆。
第三、最好采纳密闭式卸油方式传统的卸油方式是采用高位差的自流式卸油,要在整改火灾隐患和审批新建加油站的把关中,全部改为密闭式卸油方式,即在地下油罐和油槽车之间加一条油气串通管线,使液相油由槽车流向地下油罐,而地下油罐置换出的油气,沿气相管线补充入油槽车这样既利于防火安全,又可降低油耗,减少空气污染 第四、卸油过程中,应划出禁火区域,包括严禁其他车辆进加油站无关人员不得接近,卸油现场应备足相应的灭火器材夜间作业时,应使用防爆照明灯具在卸油过程中,要始终有专人监护,严防其他着火源靠近卸油区域油位测量应在卸油后30分钟以上的静电时间后进行卸油前要检查贮油罐的存油量,以防发生罐装过量而造成溢流事故 第五、卸油时,卸油槽车、输油管线、地下贮罐均应有优良的导除静电接地和搭接措施要严格控制油品的流动速度夏天卸油应尽量避开中午的高温时间,雷雨天气严禁卸油 在卸油过程中,现场监护人员如果发现有汽油泄露,应该马上停止卸油,并采用以下处置措施:“漏油了〞!一方面是让加油站的其他工作人员,可以按照已经制定的处置方法,各行其职;另一方面是通过叫喊,向邻近单位和四周居民通告:一是禁止各种着火源的出现;二是向安全的上风方向疏散受威胁的群众。
如果泄漏量较大,还要在安全区向“119〞报警 第二、划出警戒范围.汽油泄漏后,会马上蒸发出汽油蒸气,并随着空气的流动四处飘散应依据加油站的具体状况和四周的地理环境,迅速划出警戒范围,并在交通要道和主要路口派人实施警戒,严禁各种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控制和消除泄漏扩散区域内的一切着火源 第三、马上设法堵漏为了设法控制汽油的泄漏,在实施警戒后,要组织人员查明泄漏点,并使用应急堵漏器材,迅速实施堵漏作业,能关阀的要迅速关阀断料;无法关阀的,要用夹箍紧固,麻绳捆扎堵漏时严禁使用发火工具,并应尽量减少现场人员,防止发生不测 第四、对挥发的汽油蒸气进行驱散因为汽油蒸气比空气重,在挥发的过程中可以长时间停留在低洼处,所以,在成功实施堵漏后,要用开花水流冲洗汽油流过的地面,以进一步消除汽油蒸气可能造成的爆炸和着火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