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人心的中国近代史之细节 金一南 中国近代百余年的惨痛历史,放在世界的大背景下,其实是我们在面对工业革命带来的严峻挑战时的认识史和应战史,那场挑战,我们一败涂地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同样面对信息革命所带来的严峻挑战通过纷繁背后的细节,去重读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相信对我们今天的认识和应战会大有裨益 睁眼看世界 近代以来,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就是对危机的认识我们是怎么认识世界的?是因为国家处在危亡状态,我们认识国家的危亡才真正开始认识世界 胡林翼,湘军悍将,晚年任湖北巡抚他去安庆和曾国藩会面,返回武昌,路过长江,正好见湘军水师浩浩荡荡逆流上行,鼓着风帆乘风破浪胡林翼很高兴,他感觉耀武扬威非常气壮这时,突然开来一艘英国的火轮船,也是逆流火轮船迅速超越了湘军水师,激起的波浪,把湘军水师的一条船给掀翻了,有人落水,旁边船上的士兵纷纷跳下去救人胡林翼当时一个跟头从马上摔下来,周围人把他弄醒,问胡大人怎么了?胡林翼醒来第一句话就是“天要变了” 小人物和大人物是有区别的跟胡林翼同时看见火轮船的人很多,但他们觉得只是个稀罕物,没有人觉得天要变但胡林翼不同,他第一次看见人类获得了异己的力量,这条船不靠风帆,不靠桨橹,它是个怪物,吐着黑烟,嘟嘟嘟嘟,就开上来了,速度还非常快。
胡林翼感觉到天要变了,这是当时先进者对危机的认识,这种认识需要高度的敏感,我们今天同样需要胡林翼这样的敏感 再看林则徐林则徐被称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组织翻译了《四周志》使我们第一次知道了原来世界是这么大,这么多的国家,有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 这个当时站在我们民族最前沿的人,他是怎样看世界的呢?道光二十年八月初四,鸦片战争马上就要打起来,英国人已经出兵了林则徐给道光皇帝上了一个奏折,他认为没问题,英国人来了,我们能打胜他奏折写道:“彼之所至,只在炮利船坚,一至岸上,则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以手刃数敌,即乡勇平民竞足以致其死命,况夷人异言异服,眼鼻毛发皆与华人迥殊,吾民齐心协力,歼除非种,断不至于误杀这就是林则徐当时的看法,我们今天会认为是个笑话,可这当时是我们民族最先进的人,站在第一线的力量,民族最清醒的力量,对世界的认知尚且如此! 现在很多人说鸦片战争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道光皇帝的昏庸,把林则徐给撤职了,用了一帮投降派这是历史对一个人的成全,道光把林则徐撤职了,从历史上成全他了,林则徐保住了他的英名这是中国历史最复杂最痛苦的一部分,我们往往不能直面,通常是找几个替罪羊,说我们近代本来不错,就是几个坏蛋把国家民族给出卖了,要不然断不至如此。
于是,整个民族就得到了精神上的解脱这种寻找替罪羊的观念,使得我们直到今天也没能深刻地认识这场历史的教训 再看当时与林则徐齐名的一个民族英雄,裕谦,浙江巡抚道光皇帝后来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办浙江所有军务在林则徐上奏一周多之后,他也给道光皇帝上了一个奏折,说英国人犯了兵家大忌,他们肯定要失败,并且总结成八条,头头是道裕谦说该夷犯此八忌其败可立而待,我们站在这儿等英国人失败结果,裕谦兵败,投水自尽这是我们最惨痛的一部分历史,裕谦这种抗击帝国主义不屈服的精神,当然是很可贵的,但我们为什么失败,一败再败?是我们没有人?我们不敢打?我们不敢牺牲?我们一帮子人在前方英勇奋战,但最后全部失败了裕谦当时守卫镇海,“誓与城市共存亡”,他觉得他肯定要胜,结果镇海被攻陷,裕谦投水 整个鸦片战争,中国军队没有守住一个英国人攻击的地点!没有夺回一个被英国人占据的地点!我们很多人把所有的罪责推给了道光道光皇帝中国近代史耻辱柱上第一人,因为他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 道光这个人是一个巨大的矛盾,其实他是一个想励精图治的皇帝道光上台,就觉得情况不妙,朝风颓败,民风颓败,道光力图重振朝纲道光当时规定“宫中岁入不得超过二十万”,他节约开支,就是要支援前方的禁烟,要备战,要和英国人打一仗。
今天我们说的“四菜一汤”,道光可能是起源之一,道光当时说“宫中用膳,每日不得超过四碗皇后过生日,道光皇帝用打卤面在宫中招待大臣和太监他拼命地节约,甚至穿过带补丁的裤子,我们近代以来,穿带补丁的裤子的皇帝道光也是第一人这是历史,当然历史的残酷性也就在这儿:历史不记过程,只记结果,道光你励精图治,但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是你签的,那历史耻辱柱上的第一人就是你 当时中英南京条约签约后,消息传到北京,道光很难受清史记载:“上退朝后,伏首于便殿阶上一日夜未尝暂息,侍者但闻太息声,漏下五鼓,上乎顿足长叹”他很难受,不是像我们今天所说的“仅为了一己之安,出***土丧权辱国”,可道光皇帝并没有认识到败在哪里他上台时,拼命想有所作为,结果最后败了,直到去世,一直郁郁寡欢 咸丰皇帝最大的愿望就是要为父亲报一箭之仇,给父亲雪耻他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把道光时代的主和派全部撤职,重新起用主战派林则徐等人全部重新起用,但是后来林则徐由于身体不好病死在赴任途中咸丰上台以后也是学他父亲那套,励精图治希望重整朝纲成丰还把一个大臣写的“防三渐”作为座右铭:第一“防土木之渐”,防止大兴土木;第二“防宴安之渐”,防止大吃大喝;第三“防壅蔽之渐”,防止上行不能下达,下行不能上达。
他想做一个开明的皇帝,想要把问题搞清楚想要报他父亲这个仇结果,道光败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咸丰败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三千年未有之屈辱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一败再败,一次比一次败得惨,一直到八国联军侵华,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严峻挑战达到一个顶峰我们常说,八个国家打败我们一国,好像败得还有点道理,好像从其中还能找到某种解脱 那么八个国家打我们,到底来了多少人? 我们看历史,研究历史,关键就是细节如果你不知道细节,只知道结论的话,事实上你不知道历史,你很难把握到历史发展的脉络 1900年8月3日,从天津出发进攻北京的八国联军,人数最多的是日军,8000人;第二俄军,4800人;第三英军,3000人;第四美军,2100人;第五法军,800人;第六奥地利军,58人;第七意大利军,53人当时还有7000德军在海上,来不及上陆,真正上陆作战的加起来总共18811人,就这么点兵力! 京畿一带是我们的重镇,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全都占尽此处清军十五六万,义和团团民五六十万,从兵力对比来看,我们平均40个人在家门口堵他1个人我们堵住了没有?没有!10天之内,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当然,八国联军最后增兵到七八万,打通州、打保定、打张家口,他们触角伸得很远,但那都是占领北京之后重新调集来的军队,当初攻下北京的就这18000余人。
如果不知道这个人数细节的话,我们很难了解近代以来我们所面临挑战的严峻性,正如李鸿章所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三千年未有之强敌!” 许多学者都讲,“大清无昏君,大清无奸臣”清朝败亡是非常特殊的,它跟我们过去历朝历代不一样过去都是皇帝太昏庸腐朽了,房子都被白蚁蛀空,最后大厦轰然倒塌可满清不是这样,满清从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没有一个皇帝不想励精图治,没有一个不想保住大清的江山;而满清的那些朝廷重臣,不管是主和也好,主战也好,没有一个不是从维护朝廷的利益出发,没有里通外国,或者跟敌人串通一气主和派是觉得和对大清江山有利;主战,也是觉得战有利尤其到了清朝后期,用和、战这两派来区分人,非常困难,甲午战争中,以翁同稣为首的主战派全部都是战前主张削减海军军费的人,结果战争来了,主张削减战争经费的人全是主战派主和派呢?李鸿章、丁汝昌这些人,全是平常主张大力建设军备的李鸿章在1873年的一个奏折里讲:日本是未来中国的心腹大患,一定要提防日本李鸿章组建北洋水师的目的就是为了对付日本,结果后来还是败在那里这就是我们近代以来极大的矛盾中华民族陷于一种非常深刻的矛盾之中:不是统治者毫无顾忌地出卖民族利益,而是他们在维护这些利益面前万般无奈,他们没有办法!1841年1月27日,道光皇帝对英国宣战;1860年9月12日,咸丰皇帝对英法宣战;1894年8月1日,光绪皇帝对日本宣战;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对诸国(13国)宣战;一次比一次败得惨,一次比一次损失大。
一次比一次割地赔款的规模要大!马克思当年评价中国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世界三分之一的幅员广大的帝国,不顾时势,仍然安于现状,由于被强力排斥于世界联系的体系之外而孤立无倚,因此,极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要在这样一场殊死决斗中死去”这段话讲完60年之后,辛亥革命发生,满清崩溃满清王朝在强大的外敌面前,无法有效地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主权独立和民族尊严,只能被中华民族抛弃! 孙中山起初也是改良派,他觉得大清没有什么大毛病,修修补补就可以他给李鸿章上了很多折子,可根本就没人理睬他1895年马关条约签署之后,孙中山再也不向李鸿章写折子了,他成立了兴中会,纲领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革命产生了辛亥革命诞生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现代国家――***可***建立之后,我们的灾难中止了吗? 中华民族的灾难却依然在延续,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19000人,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军19万,不战而退,关东军3天占领沈阳,一周控制辽宁,3个月控制东北三省后来人们都说是蒋介石的一纸“不抵抗”命令,把整个东北给丢掉了,如果蒋不下命令,东北军还能顶得住其实,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1991年5月,在纽约,张学良回忆那段历史。
他说:“是我们东北军自己选择不抵抗的,我当时判断,日本人不会占领全中国,我没有认清他们的侵略意图,所以,尽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给他们扩大战事的借口,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是我下的指令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张学良在北京协和医院召开了东北军高级将领会议,会议决定不能抵抗,得用和平的方法、用外交斡旋的方法解决,东北军顶不住、打不过日本人然后张学良将会议的决定发给了南京的蒋介石,蒋给他回了一封电报,同意东北军高级将领会议的决定,你们按照自己的方略去做东北沦陷,蒋介石有不可推御的责任但能够仅仅说是蒋介石把东北给出卖了吗?我们必须全面客观地认识这段历史 到了“七七事变”,又有新的高峰产生了,发动“七七事变”的日本华北驻屯军8400人,我们宋哲元部29军10***8400人,这是查遍了这段历史所有的记载所采取的最高的数字29军的军歌,“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我们至今还在唱,很豪壮可当时的情况呢大刀片砍了几个鬼子?我们10个人砍他1个,也没有顶住区区8400人,就在我们北京的南端宛平,发动事变,挑起了中日之间的战争 这就是我们近代的屈辱史 给历史打上一个结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个最大意义就是阻止住了中华民族的颓势。
此前,我们像坐滑梯一样往下溜,到了1949年终于止住了这是中国***所领导的革命对中华民族的最大的功勋 共和国刚刚成立,一场朝鲜战争爆发了,这又是对我们的严峻考验当时我们没有一个人想在朝鲜打仗国家百废待兴,军队长期作战,都需要休整我们紧急集中起来的部队,38军、39军,他们是从菜地和农场里集中起来的,营、连职的作战干部已经转业我们没想打这场仗,但这场仗却对中华民族有莫大的贡献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9月15日美军从仁川登陆后大举北进,当时我们提出一条警戒线――北纬38度线,三八线为底线!但是美国人认为中国根本没有能力把线划到这里,他们认为中国的安全线在鸭绿江我们反复告诉他们,不可过三八线,但他们只是反复说他们不过鸭绿江,他们不会干扰中国的建设,这是美国人最大的判断失误 当时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明明知道我军已经完成集结,但他还是认为中国不会出兵后来事情闹大了,闹砸了,美国人把责任都推到了麦克阿瑟身上,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