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中考真题(一)1.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2.用现代汉语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3分)译文: 3.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 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3分)4.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2分)(二)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一——,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选文的作者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属“ 八大家”之列2、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3、用“/”标示下列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1分) 盖 竹 柏 影 也 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①念无与为乐者 念: ②相与步于中庭 步: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 译文: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译文: 6、作者在文中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 ①作者描绘的世界: ②作者的心境: (三)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 )念无与为乐者 ( )庭下如积水空明 ( )2.翻译句子3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译文: 3.“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 (四)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 (2)怀民亦未寝 ( )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译文: 3、“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 4、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3分) 5、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欣然起行”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的兴奋喜悦之情。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慨 C.苏轼“念无与为乐者”的“乐”与<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乐”在思想内容上有着相同的意味 D.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了一个“闲”字五)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12分) 7.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2分) 往来翕忽( )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8.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2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 怀民亦未寝 9.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 ②念无与为乐者: 10.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2分)甲文是 乙文是 11.仿照示例,赏析乙文中的句子。
(2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示例: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鱼欢的优美画面却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参考答案: 24. ①介词,因为 ②只,不过25.B26. ① 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②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27. 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 闲人参考答案:3.(2)A 4.(3)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5.(3分)④(即“庭下……盖竹柏影也”) (1分) 概括:庭中月色(或:月色如水、月色空明)(2分,只要能扣紧“月”来概括即可给满分,其余酌情给分) 6.(2分)旷达(答“豁达”也给2分;答 “怀才不遇”、“愤愤不平”、“乐观”等给1分;答“闲适”、“热爱自然”不给分)参考答案:4、苏轼,唐宋答完全正确者得1分;否则,不得分)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6、盖/竹柏影也 7、①考虑,想到 ②散步(或漫步、走、行走)8、①(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窗户(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户外②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1 9、①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芙妙境界②自我排遣的旷达(或虽遭贬谪依然 旷达参考答案:3、(1)端起洒杯 (2)考虑 或:想着4.B5.(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2)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6.(C)7.例: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为;——正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本是自然的规律参考答案:17.高兴地 想 形容水的澄澈 解析:考查的是解释加点的词语,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
18.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清闲的人罢了解析:考查的是翻译句子,要注意重点词语的对译,还要保证句子通顺、无语病解析:苏轼的《记 承 天 寺 夜 游》是名家名作,考查的是课内重点文言文知识19.贬谪的悲凉 人生的感慨 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 解析:考查“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解答此题一是要结合语境,把握题干活所给信息“沧桑凝重”,二是要根据文章的写作背景来考虑参考答案:19、①遂:于是,就 ②寝:睡觉 ③但: 只3分,每题1分)20、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3分,意思符合即可)21、写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点2分,意思符合即可)22、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3分,意思符合即可给分)参考答案:7.A 8.D 9.C 参考答案:8、①门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9、①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②这种心得乐趣只能于山中隐逸的僧侣闲游的人共享又怎么能和俗世中人一起谈论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大体对即可10、前者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比喻表现了月光的澄澈透明,又通过描写竹柏的影子来间接表现月光的明亮;后者则是单纯用直接描写来表现“朝日始出,夕舂未下”时月光的别样趣味。
参考答案:17. 高兴地 想 形容水的澄澈18.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清闲的人罢了19.贬谪的悲凉 人生的感慨 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参考答案:10.答案:①门 ②睡觉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11.答案:①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②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大体对即可12.答案:本文表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其中有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也有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 评分:有“悲喜”或“复杂”之意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参考答案: 9.①消散(或“消歇”“散去”)②门 ③院子(或“庭院”)④只是(或“只”)(2分,每对一处给0.5分) 10. B (2分) 11. ①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表达与此相近即可)②水中藻、荇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表达与此相近即可)(“盖”是发语词,可译为“原来是”,也可以不译出,直接翻译出“也”字判断句也可)(2分,每对一小题给1分) 12.①描写 议论(答“抒情”也可)(1分,每对一处给0.5分)②闲 仙 (1分,每对一处给0.5分)以上共8分 参考答案:9 、(l)黄狗 (2)想10 、B 11、(l)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2)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