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高考语文古诗词复习(二)第一节 古诗词阅读的情感主旨上一、古诗词阅读的情感主旨1、情感主旨 2、形式技巧 内容————形式 情感————技巧二、古诗词里的意象(2012 山东卷14)(情感主旨题)1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晓路雨萧萧, 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 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 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1)、“晓路”“雨”“江乡”“落叶” ————意象 古诗词----文学中最重要的题材中国诗词:重抒情大自然意象------情感 a.意象: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物象----意象----意境b.情感是物象与意象、意象与意境之间的纽带c.提取意象是阅读古诗词的基础(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答案】孤舟联结者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整理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三、古诗词意象三要素之时间判断意象三要素:时间(季节、时辰)判断时间的方法:1、诗题或诗歌正文中直接出现表示时令的词语2、根据季节性标志意象来判断时间3、通过古诗文中细节内容来判断时间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夕阳西下:傍晚;2、燕归来:春, 花落:晚春; 3、香径:花香春游湖 整理: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四、古诗词常见表时令的意象春天常见意象:杨花、杏花、榆荚‘柳絮、燕子(归来)、虫声、小雨、和风夏天常见意象:稻花、荷花、葵花、芭蕉、树影(茂盛)、蛙声、薰风、团扇秋天常见意象:槐花、菊花、荻花、芦花、落叶(木)、寒蝉、霜露冬天常见意象:梅花、蛰虫、冰雪、玉花、寒风、冻云、寒衣、火炉五、古诗词意象三要素之地点分析意象三要素:地点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整理:李白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从全诗来看,令诗人“陶然”的原因有哪些?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1)、诗人白日游山,美景以及月伴令人神怡;2)、日暮投宿,田家的恬静令人称羡;3)、主客畅饮,忘机的欢快令人沉醉六、古诗词意象三要素之情感分析 (最重要)意象三要素:情感(六种基本情感)文人身份独特的情感心态边塞征战诗 山水田园诗 文人的进退选择 进:边塞征战,建功立业,为国杀敌,成名; 退:山水田园 (唐)羁旅行役诗 送别怀人诗 文人的独特情感中国古代社会:小农经济,安土重迁求取功名的文人,赶考、落第归乡,被贬流放,继续干谒功名,寻求贵族帮助 朋友送别咏史怀古诗 咏物即事诗 文人的情趣有知识背景、发现哲理、寄托情操七、边塞征战诗意象与情感分析边塞征战诗 戍楼 烽火 沙场 柳营 弓矢、旌旗 牧马 铁衣 瞭望楼 传情报 战场 军营 武器 指挥工具 作战运输工具 防御工具 青海 天山 阴山 关山 玉关 阳关 边庭 孤城寒衣 朔气 胡天 长风 平沙 (气候严酷)羌笛 琵琶 胡琴 芦笛 胡笳 (西域乐器)边塞征战诗常见的主题:1 建功立业 壮志雄心从军行七首·其四 整理: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2 战场紧张的环境 对峙的焦灼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3 游子与闺中妇人的相互思念从军行七首(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八、山水田园诗意象与情感分析山水田园诗 空山 山花 清泉 幽径 古刹 幽篁 干竹 青苔 野田 南亩 东篱 柴门 茅舍 林叟 牧童 夜归鹿门山歌 /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辛夷坞 整理: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九、羁旅行役诗意象与情感分析羁旅行役诗 飞蓬 飘絮 浮萍 归鸟 鹧鸪 流莺 浮云 明月 故园 音书(漂泊感) 漂泊不动 漂泊不定 变动不居 家乡 书信 孤舟 孤帆 行舟、征帆 征铎 轮蹄 征路 津渡 行人 逆旅 孤馆(交通)铎:车上的铃铛秋风引 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十、送别怀人诗意象与情感分析送别怀人诗 折柳 南浦 长亭 离亭 离殇 别酒 歧路 别路 柳:谐音留 驿站的亭子 南浦:楚辞典故(河伯与恋人分别的地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 通:惟)别后场景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情感的联络,送人自伤别离 陆龟蒙(唐代)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志气昂扬、意气风发别董大 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十一、咏史怀古诗意象与情感分析 咏史怀古诗焚书坑 章碣(唐代)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以古讽今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夜月 一作:月夜)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十二、咏物即事诗意象与情感分析 咏物即事诗咏菊 白居易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不第后赋菊 黄巢(唐代)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秋月 李峤(唐代)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第二节 古诗词阅读的情感主旨下一、意象回顾:三要素 贴近高考二、巧用注释细节解答古诗词阅读题(2011 北京东城区一模)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①、②题7分)送魏万①之京 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②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注释:①魏万:诗人李颀的晚辈②关城:古时指函谷关和潼关。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第一、二句写诗人清晨送魏万启程,“微霜”二字,点明送别是在深秋时节B. 第三、四句写游子魏万在途中看到南飞的鸿雁,冷寂的云山,倍感惆怅C. “关城树色催寒近”借树色的变化来表现季节的变化,好像寒气是树色催来的D. “御苑砧声向晚多”与李白的名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所写画面相近② 结合全诗,简述最后两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答案:①(3分) B(虚写,诗人设想魏万在途中可能遇到的情况)②(4分)要点:①不要被长安的繁华热闹诱惑,荒度光阴;②体现诗人对晚辈的关心爱护和劝勉三、古诗词解题线索之看诗题(一)看诗题赠从弟 刘桢(魏晋)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注:从弟:堂弟刘桢:“建安七子”之一,曹丕称赞他的诗“妙绝时人”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来描绘松树的形象结合诗题,你能体会出诗人写这首诗的用意吗? 答:松树遭遇严寒而能保持 “本性”,是处逆境而能坚贞自守的人格的象征结合诗 的标题来审视诗的命意,显然是在勉励他的堂弟不要因环境压迫而改变操守 四、古诗词解题线索之看诗题(二)禾熟 村居 军城早秋巴山道中除夜有怀 芙蓉楼送辛渐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贼平后送人北归 寄全椒山中道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夏日南亭怀辛大五、古诗词解题线索之看注释(一) 2009年高考广东卷的古诗月 杜甫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⑴整理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⑵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参考答案】⑴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予着两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整理通过描写春夜清冷静谧的月下景色,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 ⑵①“万里”一词,突出空间范围之广,(表现了广阔地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衬了诗人的个体的渺小孤独寂寞之情表现了整理离家万里的漂泊感②“夜久”一词,强调时间之长,(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奔后只能落在江边暂时栖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暗示整理因思乡怀归深夜难寐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
表示动作的频率,字面意义是“常常”、“屡屡”,言外之意是整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