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齐尼·巴依卡 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 作者:本刊综合报道 来源:《人民画报》2021 年第 04 期 生命的托举成为红其拉甫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姿态 生前,拉齐尼·巴依卡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村村委会委 员、护边员他一家三代人守卫边境 70 载,而他也在十多年中,守护着帕米尔高原边防线 2021 年 3 月 3 日,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拉齐尼·巴依卡"时代楷模"称号 "新疆少了一个好代表,我也少了一个好兄弟,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拉齐尼·巴依卡"在 3 月 5 日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 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英塔木镇托万克温村党支部书记木沙江·努尔墩,讲述了拉齐尼·巴依卡因 救落水儿童而牺牲的故事 "救孩子,救孩子!"2021 年 1 月 4 日,新疆喀什大学校园内的新泉湖旁,一位母亲发出急 切的呼救声正在喀什大学学习的拉齐尼听到呼救声,几乎没有任何迟疑,快速奔向出事冰 面然而,正当拉齐尼伸出手,马上就能拉住孩子的瞬间,脚下的冰面突然坍塌,他跌入了冰 凉刺骨的水中 这时,室友木沙江·努尔墩也跑了过来,在冰水中的拉齐尼一边将孩子奋力向上托举,一 边朝着木沙江喊:"冰太薄,你不要过来,救孩子,快救孩子!"千钧一发之际,木沙江将两米 多长的围巾,卷起来抛给了拉齐尼。
然而,一条围巾根本没法将两人都拖上来冰水中的拉齐尼托举着孩子的双腿,再一次大 喊:"先救孩子!"可危险再次出现,一大块冰层突然崩塌,木沙江也掉进了冰水里这时,岸 上的人们已经闻声赶来、合力营救 这一天,是喀什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拉齐尼已经在刺骨的冰水里坚持了十几分钟由于 长时间的托举,他在水中起起伏伏,但始终保持孩子的头露出水面消防救援人员赶到后,木 沙江、落水儿童和他的母亲相继被救上水面然而,冰水中,早已看不到拉齐尼的身影 帕米尔高原,古丝路的必经地平均海拔 4000 米以上,空气稀薄,雪峰连绵,最低气温 低于零下 40℃拉齐尼出生于此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帕米尔高原东南部,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及克 什米尔地区接壤,边境线长达 888.5 公里,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1949 年 12 月,红其拉甫边防连成立,哨卡建在海拔 4300 米的帕米尔高原上这里山路崎 岖,自然环境恶劣拉齐尼的祖父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主动请缨,为红其拉甫边防连的官兵 义务做向导,从此开始了一家三代护边 70 余年的传奇 2009 年 3 月 16 日,拉齐尼·巴依卡在巡逻途中向边防战士介绍道路情况。
摄影 李翔/新华社 2009 年 3 月 18 日,拉齐尼·巴依卡与父亲一起完成巡边任务后,参观连队荣誉室 摄影 李翔/新华 社2011 年 9 月 23 日,拉齐尼·巴依卡在护边小组出发前,为战士整理牦牛装具 摄影 李翔/新华社 2004 年 8 月,刚刚从部队退役的拉齐尼·巴依卡接过父亲的班,成为家中第三代护边员 同年,他光荣入党这让他对自身有了更高要求—不仅要做一名优秀的护边员,更要做到在入 党申请书中所写的那样"尽我所能,为人民、为祖国多做好事" 巡逻路上,拉齐尼总是走在前面探路,凭着经验,多次帮边防官兵化险为夷 "巡逻每次都要穿越冰河,他总要自己先过去,试试水深不深、流速急不急,确认安全 后,才让我们过河"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红其拉甫边防连战士肖瑶说,"有拉齐尼·巴依 卡在,我们心里特别踏实" 山区气候变化无常,危险说来就来2011 年冬天,巡逻队遭到暴风雪袭击,边防战士皮 涛突然滑入雪洞,周围冰雪不断塌陷千钧一发之际,拉齐尼迅速爬到雪洞旁,脱下衣服打成 结、做成绳子,花了两个小时终于将皮涛拉上来皮涛得救了,拉齐尼却被冻得不省人事,送 到医院抢救了三个多小时,才挽回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