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和等距量表 摘要 本次实验目的是通过测定颜色爱好的程度,用对偶比较法制作主观顺序量表和等距量表关键词 对偶比较法 顺序量表 1前言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地呈现,让被试者依据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做出判断这种特性在两个刺激中的哪一个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因为每一刺激都要分别和其他刺激比较,假如以n代表刺激的总数,那么配成对的个数是n(n-1)/2然后依它们各自明显于其他刺激的百分比的大小排列成序,即可制成一个顺序量表1】对偶比较法又称比较判断法这个方法由费希纳(1896)的实验美学选择法发展而来,由寇思(l894)在其颜色爱好的研究报告中介绍出来,后来又经瑟斯顿进一步发展完善,因此,该方法又称瑟斯顿第五型比较判断法这个方法类似恒定刺激法,按照恒定刺激法的方式,应让被试比较标准刺激相变异刺激但用这个方法比较美感和态度时,标准刺激要屡次出现,会使人看腻了而影响正确判断,从而改成两刺激对偶比较,这样可以克服恒定法的不足,但其结果又能转化为恒定刺激法的结果2方法2.1被试2.2实验材料2.3实验设计本次实验采用了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的实验研究方法。
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实验中还要控制好额外变量以防止误差的产生2.4.1用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主观顺序量表和等距量表2.4.1.1实验程序【2】⑴实验前主试发给被试一张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如下表 2.4.1.2指示语现在我会成对地呈现一组颜色纸片,大家记下一对颜色中较喜欢的颜色,写入表中每对纸片呈现5秒在一组呈现完毕后,休息3分钟,进行第二次试验,程序和第一次一致 3. 结果4.讨论5结论参考文献1杨博民 陈舒永 高云鹏 《心理实验纲要》 1989年6月出版2《实验二 颜色爱好心理量表的制作》出自实验操作指南思考题1如何用对偶比较法测定对某一事物的形状爱好的个别差异?2举例说明颜色爱好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