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新课标之中国版STEM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39256699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新课标之中国版STEM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科学新课标之中国版STEM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科学新课标之中国版STEM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科学新课标之中国版STEM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科学新课标之中国版STEM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新课标之中国版STEM》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新课标之中国版STEM(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科学新课标之中国版 STEM2017 年新发布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将科学 知识的范围进行了拓展,增加了技术与工程领域。并 且在实施建议部分的第五点明确提及学科关联建议, 其中言明对STEM的解释: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与数学(mathemetic即STEM是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 决为导向的课程组织方式 ,它将科学、技术、工程、 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可以明确看出,小学科学课程是整合的科学, 不是四个知识领域的拼盘叠加, 而是它们的有机融合。 区别于国外强调理工科以及单科教学也被称为 STEM 的若干种

2、解释,我国此后的 STEM 概念将更在乎跨学 科、项目制学习、以及解决问题这三个特点,将更强 调创新能力培养。这应该就是中国版的 STEM 教育, 在我国科学教育发展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笔者通过对 新课标的研读发现中国版的 STEM 下的小学科学教学 应该有如下一些特点。首先,中国版的 STEM 更关注的是“人”。这里 的“人”不仅仅是要面向全体,以学生为主体,更应 是关注“人”的需求,人的实际生活。郝京华教授说: 工程问题,就是“人”的问题。它首先要解决的是人 的需求,是人类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复杂问题, 所以它也更加注重与“人类生活”的联系。而学习工 程实践也正是为了掌握如何运用所学知识系

3、统地、创 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既是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 载体,更是缩短了学习与“职场”的距离。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发挥我们的教学责任,发 挥我们的教学特长,发挥我们的团队智慧,努力培养 一个内涵丰富而富有鲜明个性,又懂得社会担当的合 格公民。用教学实践来丰富我们的教学,用实效来衡 量我们的教学效果。第二,中国版的 STEM 注重多学科融合式学习。在此次课标的实施建议部分,强调了与其他学科的链 接。在此前的课标中,科学课就是一门学科,科学课 谈的是科学知识;但在此次的课程标准中,不止谈及 科学课框架,也言明科学课与其他课程的链接:科学 学科与小学其他学科关系密切,科学学科可以为其他 科做贡献,

4、其他学科也可以为科学学科做贡献。科学课与数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有密 不可分的联系。 STEM 下的科学课堂已不单单是学科 学、用科学,更应是“大科学” ,一种多学科融合式学 习。它更强调了学科间的关联。科学课需要数学课的 数据处理、模型量化等能力;需要语文课中的记录、 表述、论文、戏剧演出等能力;需要实践活动中研究 性学习等科学方法指导。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要打破学 科壁垒,利用各学科间互相关联的知识,进行融合式 学习。 STEM 教育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能增强学生的 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作为一种超越传统的教育模式, STEM 教育主要是基 于项目和问题的学习。这

5、种多学科融合式学习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所提 问题的解决,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科学 素养的目标,让学生能够在离开教室,离开学校后有 能力运用跨学科知识,通过合作与实践,完成主题项 目和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第三,中国版的 STEM 更注重培养协作能力。中 国版的 STEM 教育的终极精神,是希望让所有学生能 够综合运用有关技能,提升其创新科技素养。 STEM 教育一般以项目实施为基础,其过程遵循提出任务、 设计项目方案、动手操作、交流反馈等环节;学生作 为项目的设计者,在解决项目问题的过程中探究科学 知识的生成、培养科学思维、科学品质和创新能力。STEM 教育中的团队协作表现为在解决问题的

6、过程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集体制定计划之后, 可以分工收集信息。在收集信息时还可以根据观察、 记录、整理等需要作进一步的分工合作。 STEM 项目 实施中的团队精神还表现为群策群力,调动各人的积 极性,使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发挥团队 精神方面, STEM 教育中的分工,不能只考虑每个人 的能力特长,造成不同的人始终在发挥自己特长的方 面承担探究的分工,而在其他非特长方面却得不到锻 炼。学习中的探究活动,在不同的项目实施中各人应 该轮番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才有利于综合能力的全 面发展。STEM 教育是一项全社会都应该参与的活动,在 这一过程中需要建立充满活力、合作、包容的新的 STE

7、M 生态系统。 STEM 教育注重群体协作。学生完 成项目任务的过程离不开教师、同学、家长,以及企 业家、科学家等社会力量的帮助,在与他人合作交流 的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多角度获取信息,最 终完成项目并获取知识。第四,中国版的 STEM 注重能力的提升。新课标 在 STEM 教学思维中,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 活中问题,但在这一段落中,我们能明确看出国家对 小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只是思考解 决生活中问题,而是有创业者思维,思考如何用科技 解决社会问题,如何运用科技创造更好的生活。新课 标的理念中加入了技术设计的教学要求,这不仅是一 线教师的需要,更是小学科学改革的需要。

8、科学探究 在过去的课标实践中是一个高频词,科学探究本身的 理念就是要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的学习。尤其是通 过切身体验,做中学,做中思,做中研,在基于科学 研究基本路径下的科学教学,对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 起到较好的促进。科学探究作为科 ?W 研究人员的基 本研究方式,侧重于体现为什么的探究,但是有了科 学原理,怎样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呢?这里就需要技 术设计来演绎和创新。“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人类探索的脚步是永不 停息的,所以中国版的 STEM 科学课堂教学应更具有 开放性,学生可以运用所学, 放飞思维, 不断去尝试, 去优化自己的产品。这样的课堂是没有终点的,而教 师在这里所担当的角色应该是教练员,为学生提供必 要的技术支持或是激励、引导等。所以,中国版的 STEM 科学课堂不是学生研究的唯一场所,下课的铃 声也不会成为研究的终点。梁启超曾作 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 强则国强。在科教兴国大智慧的指导下,我们广大一 线科学教师坚信中国版 STEM 是美丽的,她的魅力需 要我们每一个科学教育工作者去挖掘去散播。【作者单位:启东市桂林小学 江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家电行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