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慢性支气管炎1.主要症状:咳嗽、咯痰、喘息2.分型:单纯型和喘息型 3.治疗:(1)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的治疗:①抗感染 常用抗生素有阿莫西林、头孢菌 素类、喹诺酮类等②解痉平喘,常用药氨茶碱、特步塔林等③祛痰镇咳,常用药为盐酸 氨溴素、化痰片等④气雾疗法(2)缓解期的治疗 免疫调节剂如核酪注射液等 二、阻塞性肺气肿 1.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腔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同时伴 有气道周围肺泡壁的破坏 2.COPD: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统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病3.发病机制:4.实验室检查:肺功能检查:①FEV1/FVC 常<60%,②RV 增加,RV/TLC 常>40% 动脉气血分析:COPD 早期可见轻度至中度的低氧血症和呼吸性碱中毒,晚期可同时出现高 碳酸血症 三、支气管哮喘1.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的鉴别 答: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介导的慢性气 道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 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喘息、 呼气性呼吸困难、 胸闷或咳嗽为特征, 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 心源性哮喘是指由于左心衰竭引起肺血管外液体量过度增多甚至渗入 肺泡而产生的哮喘,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紫绀、咳嗽、咳白色或粉色泡沫痰,与支气管哮 喘症状相似,但心源性哮喘多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等 病史和体征,两肺不仅可闻及哮鸣音,尚可闻及广泛的水泡音,左心界扩大,心率增快,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影像诊断学表现以肺门为中心的蝶状或片状模糊阴影,鉴别困难者可先静脉注射氨茶碱或雾化吸入 β2 受体激动剂,待症状缓解后再做进一步鉴别。
2.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药物 答:(1)β2 受体激动剂 是缓解哮喘症状的首选药物,①短效-速效 β2 受体激动剂沙丁 胺醇、 特布他林气雾剂②短效-迟效 沙丁胺醇、 特布他林片剂③长效-迟效 沙美特罗气雾 剂,适用于防治夜间哮喘④长效-速效 福莫特罗干粉吸入,适用于夜间和急性发作 (2)茶碱类药物 临床常见茶碱缓释片(3)抗胆碱药物 阿托品等(4)糖皮质激素(5) 非激素类抗炎药,如色甘酸二钠(6)其他药物 钙拮抗剂、酮替芬等 3.危重哮喘的处理 答: ①氧疗与辅助通气②解痉平喘③纠正水、 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紊乱④抗生素⑤糖皮质 激素⑥其他 四、呼吸衰竭 1.呼吸衰竭是指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 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 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 碳潴留, 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PaO2<60mmHg,, 或伴有 PaCO2 >50mmHg 2.分型:I 型呼吸衰竭有缺氧,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II 型有缺氧,又有二氧化碳潴留3.呼吸衰竭的治疗原则: ①建立通畅的气道②氧疗③增加通气量、 减少 CO2 潴留④控制感染 ⑤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⑥糖皮质激素⑦防治消化道出血⑧防治休克⑨其他如精 神症状明显时可小剂量给予地西泮等 五、肺炎 1.肺炎病理变化分四期:早期为充血期,肺泡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中期为红色肝样变期, 有较多的红细胞渗出,病变部位的肺组织色红而饱满;后期为灰色肝样变期,有大量白细胞 和吞噬细胞积聚,病变部位的肺组织灰白而充实;最后炎症逐渐消失,肺泡内重新充气,进 入消散期。
2.感染性休克的治疗:①一般处理 平卧,低温时注意保暖,高温时注意降温,吸氧,保持 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尿量②补充血容量是抢救感染性休克的重要措 施,只有当血容量得到适当的补充后,血管活性药物的作用才能有效地发挥③纠正水、电 解质平衡紊乱 随时监测和纠正钾、纳紊乱及酸、碱中毒④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对于危重 病人者, 可短期使用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 100~300mg⑤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一般不作首选 药物,当上述处理血压仍不回升时使用,以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可静脉滴注异丙肾上 腺素 0.1~0.2mg/100ml 液体⑥控制感染 诊断明确时,可加大青霉素的使用量⑦防治心 肺功能不全 六、肺结核1.肺结核临床分型: 型原发性肺结核 首次感染而发病的肺结核, I 多见于儿童和山区病人 II 型血型扩散型肺结核 ①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一次大量感染致病菌②亚急性血行传播型 肺结核 反复多次感染III 型浸润性肺结核 感染来源主要是过去经血行播散潜伏在肺内 的结核菌, 重新生长繁殖; 与排菌患者密切接触再次感染 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多 IV 因肺结核失治空洞迁延不愈,为结核病的重要来源 V 型结核性胸膜炎 2.肺结核的治疗原则和常用药物 治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则、全程使用敏感药物。
目标:预防耐药性产生,早期杀菌和最终杀菌 常用药物: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比嗪酰胺、乙胺丁醇、对氨水杨酸钠等 七、慢性心力衰竭 1.左心衰竭 以肺淤血及心排血量降低为主要表现 症状: (1)呼吸困难 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2)咳嗽、咳痰、 咯血(3)其他 乏力、疲倦、头昏、心慌等 体征:(1)肺部体征 湿罗音多见于两肺底2)心脏体征 心脏扩大、心率加快、肺动 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心尖区舒张期奔马律、交替脉等 2.右心衰竭 以体静脉淤血的表现为主常见颈静脉怒张或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肝肿大、 有压痛;下垂部位凹陷性水肿;胸水或腹水;紫绀等 3.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和目的 治疗原则:采取综合治疗,消除病因,调节心力衰竭的代偿机制,抑制神经体液因子过度激 活,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目的: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防止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 降低死亡率 八、急性心力衰竭1.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排血量显著、 急骤降低, 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 足和急性淤血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重者伴心源性休克2.临床表现:急性心力衰竭发病急骤,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 率为 30~~40 次/分,强迫坐位,频繁咳嗽、咳粉色泡沫样痰,面色灰白,发绀、大汗、烦躁, 极重者可因脑部缺氧而神志模糊。
听诊两肺满布湿性罗音和哮鸣音,心率增快,心尖区第一 心音减弱,可有舒张早期奔马律,肺动脉区第二心音亢进急性肺水肿如不及时治理,可出 现心源性休克或窒息 3.治疗:①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减少静脉回流②吸氧③吗啡扩张外周血管和小动脉,减 轻心脏负荷④快速利尿,减轻水肿症状⑤血管扩张剂 降低心室负荷,缓解肺淤血,常 用药物有硝普钠、硝酸甘油、酚妥拉明等⑥洋地黄类药物⑦氨茶碱⑧其他 如四肢轮流三 肢结扎法,减少回心血量 九、慢性风湿性心脏病 诊断:如有二尖瓣区隆隆样舒张中晚期杂音及左心房肥大证据,即可诊断为二尖瓣狭窄;若 有风湿热病史则更支持风心病二尖瓣狭窄超声心电图检查可确诊 十、高血压病 1.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 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2.临床类型:(1)恶性高血压 表现:头痛、视力减退、视网膜出血、视神经乳头水肿、 肾脏损害(2)高血压危象 表现:血压明显升高;剧烈头痛、烦躁、眩晕、心悸、气急、 多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及视力模糊等,严重者可出现心绞痛、肺水肿或高血压脑病 (3)高血压脑病 表现:舒张压突然升高;严重头痛、呕吐、恶心、意识模糊,轻者有烦 躁、意识模糊,严重者发生抽搐、昏迷。
3.治疗药物:(1)利尿剂 ①哌嗪类 氢氯噻嗪、氯噻酮②袢利尿剂 呋塞米③保钾利尿 剂 螺内酯、氨苯喋叮(2)β 受体阻滞剂 美托洛尔、倍他洛尔、阿替洛尔等(3)钙拮 抗剂 硝苯地平(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5)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阻滞剂 氯沙坦(6)α 受体阻滞剂 哌唑嗪 (7)其他 可乐定、利血平甲基多 巴等4.高血压危重症治疗:(1)迅速降压 一般静脉给药为主,常用的有硝普钠、硝酸甘油、 尼卡地平等(2)降低颅内压 呋塞米、甘露醇等(3)制止抽搐 地西泮、苯巴比妥扥 十一、心绞痛与心肌梗死 1.典型心绞痛 5 个特点:①诱因 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食、寒冷等诱发②部位 在胸骨 体上段或中段后方,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咽、颈及下颌部③性 质 常为压迫、憋闷、紧缩感④持续时间 一般为 3~5 分钟,很少超过 15 分钟⑤缓解方 式 去除诱因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迅缓解2.急性心肌梗死与心绞痛的鉴别 急性心肌梗死的胸痛剧烈,持续时间长,常伴发心律失常、左心衰竭、低血压甚至休克,有 特征性心电图表现及血清心肌酶增高等 3.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及早入院,及早治疗,尽量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挽救濒死心肌, 缩小心肌缺血范围,防止梗死扩大,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各种并发症;防止 猝死,使患者安全度过急性期。
十二、消化性溃疡 1.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 由于溃疡的形成于胃酸和胃蛋白酶 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临床表现为慢性、周期性、节律性的上腹部疼痛 2.胃溃疡 GU 与十二指肠溃疡 DU 的不同表现 ①病变部位不同: 多发生在胃小弯, 多发生在球部②溃疡面大小不同: 多小于 1.0cm, GU DU DU GU 较 DU 大, 可见到直接大于 2.5cm 的巨大溃疡③DU 饥饿时痛、 空腹、 夜间痛, 进食后缓解; GU 常在餐后 1 小时内发生疼痛 ④疼痛部位的不同: 疼痛部位多见于中上腹部或偏左; GU DU 疼痛多见于中上腹部偏右 3.消化性溃疡并发症:①出血②穿孔③幽门梗阻④癌变 4.消化性溃疡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如何处理? (1)绝对卧床休息,对焦虑和烦燥不安者应用镇静剂,可给以安定 10mg,肌注2)严密 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血压,脉搏,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量,并注意出血量及尿量(3) 制止出血:可用止血敏,对羧基苄胺,维生素 K 等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则应采取紧急措 施,如可用冰水洗胃,去甲肾上腺素冰水内服,胃镜下电凝或激光止血 (4)补充血容量:对失血过多及休克者可给予输血、输液。
(5)一般不必禁食,可给于流质饮食,当大量呕血时则暂时禁食 (6)手术治疗,适用于内科治疗无效 时 十二、肝硬化 1. 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表现 分两方面:一方面为肝功能减退所引起的表现,一方面为门脉高压所引起的表现,前者表现 为:营养障碍,内分泌失调,凝血障碍,出血倾向,皮肤、粘膜黄染,消化功能障碍及解毒 功能障碍后者表现为:脾脏肿大,静脉曲张及腹水形成 2.肝硬化腹水形成的机制 腹水形成的最基本始动因素是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减退, 与门静脉压力增高、 低白蛋白血症、 肝淋巴液生成过多有关; 继发性醛固酮增多、 抗利尿激素增多与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导致肾 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纳、水潴留 3. 肝硬化腹水应如何处理? 答:(1)限制钠盐:低盐饮食,钠盐的摄入量不超过每天 1g血钠过低时应限制饮水量, 24 小时在 1000ml 以内为宜 (2)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蛋白过低的顽固性腹水,输入低钠的血浆白蛋白对消除腹 水或水肿有一定作用 (3)适当应用利尿剂;主要使用螺内酯和呋塞米 (4)放腹水疗法,仅限于利尿无效或引起呼吸困难者,但放液量不宜过多过快,以防止发 生蛋白丢失过多,电解质紊乱或肝性脑病。
(5)有条件可采用各种方法使腹水浓缩回输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4.肝性脑病形成的机制及治疗 (1)形成机制: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肠道和体内一些可以影响神经活性的毒性产物,未被 肝脏解毒和清除, 经门静脉与体循环的交通支进入体循环, 通过通透性改变了的血脑屏障进 入脑部,导致大脑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神经和精神方面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