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常识一、H2S物理特性 颜色、气味、密度、燃爆极限、燃点、溶解度(在水中)、沸点(1)、颜色:硫化氢是无色、剧毒、酸性气体,人的肉眼看不见这就意味着你用眼睛是无法判断是否存在因此,这种气体就变得更加危险2)、气味:硫化氢有一种特殊的令人讨厌的臭鸡味,即使是低浓度的硫化氢,也可以损伤你的嗅觉因此,用鼻子来检测这种气体会致命3)密度:硫化氢是一种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其相对密度为1.176因此它存在于地势低的地方,像地坑、地下室、大容器里如果你发现处在被告知有硫化氢的地方,那么你就应立刻采取自我保护措施只要有可能,都要在上风向、地势较高的地方工作(此处为防硫化氢紧急集合点位置)4)爆炸极限:当硫化氢气体以适当的比例(4.3%~46%)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就会爆炸,造成另一种令人恐惧的危险5)可燃性:硫化氢易燃,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并产生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气体会损伤人眼睛和肺6)可溶性:硫化氢能在液体中溶解,这意味着它能存在于某些存放液体(包括水、油、乳液和污水)容器中硫化氢的溶解度与温度、气压有关只要条件适当,轻轻地振动含有硫化氢的液体,可使硫化氢气体挥发到大气中7)沸点:液态硫化氢的沸点很低(零下60摄氏度),因此我们通常看到的是气态的硫化氢。
二、H2S浓度对生理影响序号空气中的浓度mg/m3生理影响及危害10.04感到臭味20.5感到有明显臭味35感到有强烈臭味47.5有不快感515刺激眼睛635—45强烈刺激黏膜775—150刺激呼吸道8150—300嗅觉在15分钟内麻痹9300暴露时间长则有中毒症状10300—450暴露1小时引起亚急性中毒11375—5254—8小时内有生命危险12525—6001—4小时内有生命危险13900暴露30分钟会引起致命性中毒141500引起呼吸道麻痹,有生命危险151500--2250在数分钟内死亡三、下列是不同浓度(体积分数)的硫化氢气体的毒性等级及其对人体的影响:1 ppm(*10-6)有明显难闻的气味10 ppm(*10-6)暴露工作8小时尚安全20 ppm(*10-6)暴露工作的最高极限100 ppm(*10-6)2~5min内丧失嗅觉,咽喉肿痛、头痛、恶心200 ppm(*10-6)迅速失去知觉、眼痛、喉咙痛 500 ppm(*10-6)失去理智和平衡能力,2~15min,呼吸困难必须做人工呼吸(规定:500 ppm是人的致死浓度) 700 ppm(*10-6)立刻神志不清,大、小便失控,如不马上抢救就会导致死亡 1000 ppm(*10-6)知觉立刻丧失,如不立即抢救就会导致死亡或造成大脑的永久性损伤四、硫化氢气体的职业性直接暴露的安全规定如下:(1)10ppm(*10-6)限时加权平均值是日工作8小时的暴露安全极限(国家强制标准)。
倘若不超过15 ppm(*10-6)与20 ppm(*10-6)的安全暴露工作极限,工人们可以在限时加权平均值为10 ppm(*10-6)的硫化氢气体中暴露工作8小时2)15 ppm(*10-6)为短期暴露限制,日工作8小时内不能超过4次接触,每次接触不超过15min,每次间隔时间不少于60min3)20 ppm(*10-6)是最大暴露限制(石油行业标准),没有人能在20 ppm(*10-6)的硫化氢体中停留,在19 ppm(*10-6)的硫化氢气体中人们可停留很短的时间,并且必须按照职业性直接暴露的安全限制去做五、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硫化氢的毒性,几乎与氰化氢同样剧毒,较一氧化碳的毒性大5~6倍一个人对硫化氢的敏感性随其与硫化氢接触次数的增加而减弱,第二次接触就比第一次危险,依次类推硫化氢被人吸入人体,首先刺激呼吸道,使嗅觉钝化、咳嗽,严重时将其灼伤其次,刺激神经系统,导致头晕,丧失平衡,呼吸困难,心跳加速,严重时,心脏缺氧而死亡硫化氢进入人体,将与血液中的溶解氧产生化学反应当硫化氢质量浓度极低时,将被氧化,对人体威胁不大,而质量浓度较高时,将夺去血液中的氧,使人体器官缺氧而中毒,甚至死亡。
硫化氢对金属材料的腐蚀硫化氢溶于水形成弱酸,对金属的腐蚀形式有电化学(失重)腐蚀、氢脆和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以后两者为主,一般统称为氢脆破坏氢脆破坏往往造成井下管柱的突然断落、地面管汇和仪表的爆破、井中装置的破坏,甚至发生严重的井喷失控或着火事故硫化氢能加速非金属材料的老化在地面设备、井口装置、井下工具中,都橡胶、浸油石墨、石棉绳等非金属材料制作的密封件它们在硫化氢环境中使用一定时间后,橡胶会产生鼓泡胀大,失去弹性;浸油石墨及石棉绳上的油被溶解而导致密封件的失效硫化氢对钻井液的污染硫化氢主要是对水基钻井液具有较大的污染,它会使钻井液性能发生很大变化,如密度下降,p H值下降,粘度上升,以至形成不动的冻胶,颜色变为瓦灰色、墨色和墨绿色附】气举采油原理是依靠从地面注入井内的高压气体与油层产生流体在井筒中的混合,利用气体的膨胀使井筒中的混合液密度降低,将流入到井内的原油举升到地面的一种采油方式 在油气田开采中,液体(石油)较重,在上千米甚至几千米的井筒中会造成比较大的压力,使地层中的石油无法流到地面如果能人为地将气体压入井筒,使井筒中的液体混气后变轻,原油则容易喷至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