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过程》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过程》读后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过程读后感 初拿到教育过程,以为又是哪一位从事教育的学者的个人著述。看了“译者说明”才意识到原来本书源于对某次大会所做的总结报告,是阐明美国六十年代初期某次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的著作。看着厚达100页的会议记录,相比较面对某一位学者的个人著述,好感增加了不少。想象着约三十五位杰出的科学家、学者、教育家集会于科德角的伍兹霍尔,讨论怎样可以改进中小学的自然科学教育问题,想象着那些已有成就的中年学者们推开自己繁琐的工作,用整整十天的时间聚集一堂,讨论、争论、做实验,而会议的核心都是当时或许正毕恭毕敬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课、或许在课外做游戏的天真无邪的儿童,这样的情境尤其令人感动。至少它说明,“儿童是祖
2、国的花朵”这句话不是说说就了事的,说明社会意识到了需要指派一些技艺优良的花匠对花朵进行爱护,一些好心的花匠也自觉地积极地参与到护花的行动中来,而不是让我们可爱的、尚未定型的、经风一吹就极有可能倒下或从此变换成长方向的花儿们自由不定的发展。作者布鲁纳还提到,很多处于领导地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物学家和化学家已经在课程设计方面开始了主要的工作一批第一流的生物学家忙于摄制用于十年级生物学课程的以细胞结构和光和作用为题的影片读到此,我想起了高中化学老师经常在课上给我们播放的化学实验的视频(老师教学配备的光盘)。高中观看时只顾观察拍摄的化学实验现象和听着视频中女老师的解说,现在回想起来,才感觉到,每一
3、个小的实验、每一句解说背后掩藏着的是多少化学工作者的心血、心意和期望。那些站在学术最尖端的学者尽管不可能和中小学生近距离接触,但是,他们却是在关心着中小学生的教育问题,有些并以此作为毕生的事业而努力,虽然可以理解为这是他们选择的职业,但从事这类职业时对下一代教育问题的关心、心态、情感仍很令人感动。中国现今的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带来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这曾经让我对教育持悲观的态度。但读了教育过程后,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们的小孩是有人在关心着的,只要有人关心,那就有希望。而此处的“我们”,又是站在世界的范围来看,因为伍兹霍尔会议讨论的是美国的教育问题,但我想总会对中国的教育有些影响。总体来说,教育过
4、程集中于四个题目和一个设想,即结构、准备、直觉和兴趣这四个题目,以及在教学工作中怎样更好地帮助教师这个设想。以下是我对有所感的论点的一些想法。 书中有提到教育的目标问题:促使学生充分利用智力。这个论点我是赞同的。从大的方面来说,教育是为了复杂世界内的生活方式和需要,而复杂世界的需要又是得从千千万万个单个人的努力出发的。而个人的努力和努力可取得的效果又是和其智力发展有密切关系。因此,培养学生的智力成了教育的目标。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有稳定性,同时也是可变的,这就要看人和环境的互动能激发出人的多少智力潜能。家庭、学校、社会文化都对智力的发展起着关键的影响。不同的家庭提供不同的智力环境,社会鼓
5、励的智力必定比不受鼓励的智力发展得好。学校教育关注哪方面的智力,学生这方面的智力就会发展得好。中国的学生从四五岁入托儿所到大约24岁大学本科毕业,20年甚至更多年的学校教育,我认为,在智力发展上的影响比家庭教育的影响力度更大、比社会的影响跟直接,因此对出现的问题也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从我的小学起,学校就已经实行“三好学生”制,每到学期结束,是否可以领着“三好学生”的奖状回家吃年夜饭已成了亲戚好友评价小孩成绩是否优秀的标准,“三好学生”已被宣传为社会的共识。何为三好学生,还记得小学成绩册上的评价标准:某某同学德、智、体全面发展,均优秀。这说明,从小学教育起,全面发展已经被学校教育重视。初中、高中的
6、三好学生同样如此,只是更加看重“学”的全面发展。作为2008级高考生,正碰上江苏省高考改革,改革对全面发展的重视体现的尤为明显。高一时尚未分文理科,按学校规定每个同学都得同时学9门课程,每到期中、期末考试,一考就是4天,同学们怨声载道,很多同学表示高一时学习最累。终于挨到高二分好文理科,江苏省实行了高考改革,语数外看分数、两门选修看等级,其余的课程来个学业水平测试看等级即民间俗称的“小高考”。文理分班后,文科的同学还得学理科的课程,理科的同学还得背文科的课程,为的是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同时,为了进一步鼓励全面发展,改革还规定,凡是除语数外以外,6门课程拿到6个A的直接加10分作为奖励。我
7、们这一届的很多的同学,都是差一个A而失去了10分。这10分也许就影响到一个同学的大学选择,甚至可以影响到其今后几十年的生活。谁让你不全面发展呢?这样的规定对吗?我不能说,只是在我们之后的一届高考,游戏规则更改为:只要有一个A就可以加1分。问题出在哪儿呢?教育的目的是全面发展,但全面发展不等于均衡发展。每个人都有自身独特的智力组合,这就需要去发现自我。这不是简单的IQ分数判断是天才、普通人还是白痴,而是需要通过学校教育来帮助同学发现自身的智力组合的独特性,意识到自己哪儿是优势,哪儿是劣势,从而发展优势,克服(避免)劣势,发展适合的职业方向。正是因为人的智力发展组合不同,与其让学生学习所有的智力形
8、式,不如让其学习最合适的。学业成功的标准是什么?是看其在最擅长的领域是否达到应该达到的标准,而不是每门课都拿到A。为什么我们当今的教育培养不出大师来,因为当今的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太多了。学生也是人,他们的精力是有限的,什么都被要求学,在这门课程上多花了时间,势必在原本擅长的方面就少花了努力,潜能就不容易被开发完全。什么都学,什么又都学不精,社会多是庸才而少了专才。即使是升入大学选择某一门专业课学习,当今的大学生,他们的兴趣所在又有多少是和因为几门课的总分数限制而选择的专业相符合的呢?社会上参加工作的人又有多少所从事的工作是自己喜欢的呢?为什么美国那么强大?因为几乎每个人都在从事着自己喜欢的工作。
9、喜欢就有激情,有动力,就更易发挥最大的智力潜能。如果中国14亿人口,每个人都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那中国的强大将是其它国家无法匹敌的。 接下来谈另一个问题:结构。结构是教育过程中谈的首要问题,是书本前后反复强调的问题。书中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这是运用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我所理解的它的意思是:掌握结构是为了懂得迁移。而迁移又包括技能、原理、态度的迁移。因为学习不但应该把我们带往某处,而且还应该让我们日后再继续前进时更为容易。学习结构为的是帮助学生更易理解接触到的知识和即将遇到的知识,使未知推到已知这个过程变得容易;学习结构也可以激发智慧,引导学生在超越原来
10、学习情境的思维中运用;此外,掌握某一门课程的结构还有助于记忆。很多知识从表面看是零散的独立的,不易记忆和把握的。面对同样的知识,为什么有些同学记忆就比另一些同学快且牢固呢?除了自身的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别,还有哪些原因呢?一个常用的记忆方法就是迁移。举个例子,现在我仍清楚且确定地记得八国联军是哪八个国家,虽然现在离背诵这个知识点已过去了两年时间。原因就是:我的高中历史老师教我们的背诵方法,和日常生活的一个情景联系“饿的话,每日熬一鹰”分别对应:俄、德、法、美、日、意、奥、英,当时老师报出这个顺口溜时同学们开心和兴奋的情态清晰可见。同样的,迁移对记忆的帮助还能在很多地方发现,比如:肯德基的外卖电话是
11、将单调的阿拉伯数字迁移到好听的音乐旋律,这就“逼迫”着受众开心地去记忆。 关于结构中态度的迁移,我个人觉得是十分重要的。每个学科性质不同,这就决定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抑或说学习精神、学习中的注意点可能完全不同。所谓学习精神,我的理解是学生在学习某课程的过程中应该保持的精神,对于这点我有切身体会。还记得高中时与我的化学老师的一次“交锋”。我去问他一道化学计算题,他举例子给我解释。他指着办公室旁的体育馆对我说:“现在我要测量这个方形体育场的周长,我拉着皮尺紧贴外墙在外围测量,现在正好有一个箱子靠在体育馆的外墙边,因为箱子不大,皮尺可以绕过箱子再回到外墙测量,即多算了箱子突出处的长度。”我当时的质疑
12、是“多算了箱子的长度不就不精确了吗?难道不能把箱子搬掉再测量,不是更好吗”。我说出我的想法后我的化学老师只是一遍又一遍、分贝越来越高的重申:箱子相对于体育馆那么小,算进去又怎样呢?将近十分钟,我们两个都在争论这个问题,最终他也没说服我,无奈地跟我说:“你去当科学家蛮好的。”现在想来,的确是我当时钻牛角尖了。一个学生,刚接触高中化学的学习,并不知晓应该抱着怎样的学习态度、学习精神去学习,因此步步为营,以为严谨的精神总是没错的。其实,老师也许察觉到了是学习思维方面的问题,只是没有明确用语言表达出来。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是:老师首先告诉我,高中化学学习并不像科学家做某些实验一分一毫都不能差,有时,估摸
13、着就可以了。如果老师事先告诉我学习高中化学应持有的学习精神,我也就不会钻牛角尖了。再比如中学语文课文的学习,严谨态度需要的更少,它不需要你字斟句酌,更多的是要求整体的领悟和体会。如果哪个思维极其严谨的学生把语文文章拆分成一个个词一个个字,视图理解每个字、词的意思,那他的语文是不可能学好的。关于以上语文学习的学习态度,只是我个人的体会,因为我往往一不小心就成为了那类字斟句酌的学生。至于到底应该对语文学习持怎样的学习精神,至今也没有老师给我明确的答案。 以上是我对教育过程中涉及到的教育目标和结构的感想。接触这本书之前,我对中国的学校教育前途是持悲观态度的,当今的教育给我的感觉类似于老和尚念经,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读了教育过程后,我才欣慰地意识到,原来对学校教育的发展,社会始终都没有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