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少数民族民间歌谣.docx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8.74KB
约4页
文档ID:538689216
浅谈少数民族民间歌谣.docx_第1页
1/4

浅谈少数民族民间歌谣关键词:歌谣;形式;内容;少数民族了解少数民族的民间歌谣,首先要明确“民间歌谣”的概念歌谣,顾名思义,就是“歌”与“谣”的统称关于“歌”与“谣”的概念,在我国古文中就有所提及《韩诗章句》中解释说:“有章曲曰歌,无章曲曰谣由此得出,有章法结构和音乐的为歌,无章法音乐的为谣借用民俗学家钟敬文老先生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到,民间歌谣是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属于民间文学中可以歌唱和吟诵的韵文部分它具有特殊的节奏、音韵、章句和曲调等形式特征,并以短小的篇幅和抒情的性质与史诗、民间叙事诗、民间说唱等其他民间韵文形式相区别一、少数民族民间歌谣的内容(一)反映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1.反映少数民族人民的劳动生活不同的少数民族都有其不同的劳动形式,这在其歌谣中也有所体现如锡伯族民歌“飘飘雪花如蝶飞,驰骋骏马共撒围搜遍一山又一山,猎队满载凯歌归反映了锡伯族人民打猎的场景2.反映男女的爱情生活如甘肃保安族的《大山背后山靠山》,歌唱男女追求真挚的感情的勇气再如流传于广西壮族的民歌“夜深坐灶边,哥现在眼前拿炭画哥像,低头细声喊反映了小女子的爱恋情怀3.反映妇女的生活如流传于宁夏回族的《小媳妇》,反映了旧社会回族童养媳的苦难生活,不但挨饿受冻,而且还要受到公婆的打骂和小叔小姑的欺凌。

4.反映百姓的凄苦生活如宁夏回族的《拔兵小曲》,控诉国民党反动派抓兵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又如反映藏族人民被奴隶压迫的歌谣:“只因唱了一首歌,脖颈上套上了枷锁,要问歌词是什么,枷锁上面写着!”(二)反映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流传于海南黎族的《哭妻歌》,唱述了丈夫对亡妻的思念和悲伤,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地方特色再如流传于内蒙蒙古族的《天鹅》,用天鹅和大雁比喻远方的客人,表现蒙古族热情好客的民族性格:“白色的天鹅白天鹅,低飞盘旋落在芦苇荡尊贵的客人从远方来,围坐欢饮到天亮……”(三)其他的一些歌谣,如赞颂、猜谜的民歌,还有些哲理民歌等等如家喻户晓的的藏族民歌《北京的金山上》,用朴素的语言表达反身农奴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赞扬再如流传于内蒙古的蒙古族民歌《龙梅》,用重叠和对比的手法说明只要夫妻恩爱,日子再苦也是甜的哲理其他的就不一一列举了二、少数民族民间歌谣的艺术特色(一)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在我国,各少数民族有其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因而创造出来的歌谣也是多种多样的形式上如藏族的“鲁”、“协”,壮族的“欢”,布依族的“笔管歌”,瑶族的“香哩歌”,回族的“花儿”等内容上则包括劳动歌,情歌,颂歌,哭歌等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样式。

二)浑然天成,朴实无华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歌谣大都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少数民族人民自然情感的真实流露,因此有浑然天成,朴实无华的艺术感苗族民歌“哥一声来妹一声,好比先生教学生先生教学还有本,山歌无本句句真赞美的就是少数民族歌谣这种真挚、浑然天成的特色三)修辞手法的运用少数民族歌谣的又一艺术特色是擅长使用赋、比、兴、反复、双关等修辞手法这里选几样为代表阐释赋,即平铺直叙如布依族民歌“苦,苦,苦,三年两头苦百姓肚子空,官家米生虫好田无人种,白骨不胜收开门见山,表现百姓的困苦生活比,即比喻如布依族民歌“隔了一天不见妹,好比吃饭断油盐用断油盐比喻男女相思情切,贴切自然兴,即托物起兴如侗族民歌“三月里,天气好,一对蚱蜢跳得高布谷、布谷高声叫,人们快播种,季节已来到中用蚱蜢来呼吁人们抓紧农事劳动,富有情趣四)形式多样,富有韵律少数民族歌谣结构固定,篇幅自由如布依族歌谣有五言体、七言体、自由体三种固定但篇幅上少则十几行,多则数千行,讲求意尽为止其次有固定的韵律形式,使其便于流传,富有音乐性如壮族的“欢”喜欢押腰脚韵几千年来,勤劳朴实的少数民族人民用其卓越的智慧创造了一大批优秀的歌谣,为后世的歌谣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也为后世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