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真空井点降水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8.85KB
约3页
文档ID:538604080
真空井点降水_第1页
1/3

真空井点降水真空井点降水施工方法用于地下水位比较高的施工环境中,是土方工程、地基 与基础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能疏干基土中的水分、促使土体固结, 提高地基强度、同时可以减少土坡土体侧向位移与沉降,稳定边坡,消除流砂, 减少基底土的隆起,使位于天然地下水以下的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能避免地下水 的影响,提供比较干的施工条件,还可以减少土方量、缩短工期,提高工程质量 的保证施工安全井点降水施工成本较底,工艺简单,且容易进行施工操作1、 真空井点降水法降水原理井点降水的基本原理是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 (井),在基坑开挖前和开挖过程中,利用真空原理,不断抽取地下水,使井点 周围地下水位降低,形成降水漏斗,从而使大面积和原有地下水位的降低,并且 在工作过程当中要保持每天24小时连续抽水,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坑底以下并使 用降落曲线保持稳定2、 施工准备井点设备主要包括井点管(下端为滤管)集水总管和抽水设备等井点管采用①60*5长6米的无缝钢管管下端配2米滤管,滤管采用下井点管 同直径钢管,井点管和滤管之间连接钢制管箍,与集水总管连接用耐压胶管,滤 管钻梅花孔,直径5mm,点距15mm,外包尼龙网(100目)五层,钢丝网二层, 外缠20#镀锌铁丝,间距10mm。

集水总管为内100——127mm的无缝钢管,每节长4米,其间用橡皮套管连接, 并用钢箍接紧,以防漏水,总管上装有与井点管连接的短头,间距-米每套抽水设备有真空泵一台,离心泵一台,每套井点降水设备带70根井点降水 管3、 施工方法井点的平面布置为环状井点,并点管到坑壁不小于1米,防局部以生漏气高程 布置,根据井点的埋设深度H (不包括滤管)HNH1+h+IL (米)H1——井管埋设面至基坑底的距离;H——基坑中心处底面至降低后地下水位的距离,一般为-1.0米;I——地下水降落坡度,环状井点I/10;L——井点管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同时还应考虑井点管一般要露出面左右,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滤管必须埋在透水 层中,为了充分利用抽吸能力,总管的布置接近地下水位线,这样事先应先挖槽, 水泵轴心标高宜与总管平行或略低于总管,总管应且有一一%坡度(坡向泵层), 各段总管与滤管最好分别设在同一水平面,不宜高低悬殊首先排放总管,再埋设井点,管用弯联管将井点管与总管连通,然后安装抽水设 备,在这里,井点管采用水冲法埋设,分为冲孔与埋管两个过程,冲孔时先将高 压水泵,利用高压胶管与孔连接,冲孔时先将高压水泵,利用高压胶管与孔连接, 冲孔管与起重设备吊起,并插在井点的位置上,利用高压水(mm2),又经主冲孔 管头部的喷水小孔,以急速的射流冲刷洗土壤,同时使冲孔管上下左右转动,边 冲边下沉,从而逐渐在土中形成孔洞,井孔形成后,拔出冲孔管,立即插入井点 管,并及时在井点管与孔壁之间填灌砂滤层,以防止孔壁塌土。

认真做好井点管的埋设和砂滤层的填灌,是保证井点顺利抽水、降低地下水的关 键,同时应注意冲孔过程中,孔洞必须保持垂直,孔径一般为30mm,并在口下 一致,冲孔深度宜比滤管低米左右,以防止拔出冲孔管时部分土回填而触及滤管 底部砂滤层宜选用粗砂,以免堵塞滤管网眼,并填至滤管顶上一一米砂滤层填 灌好后,距地面下一一米米的深度内,应用粘土封口以防漏气,井点系统全部安 装完毕后,需进行抽试,以检查有无漏气现象井点降水使用时,一般应连续抽水,如果时抽时停,滤网易堵塞出水混浊,并引 起附近建筑由于颗粒流失而沉降、开裂,同时由于中途停抽,地下水回升,也可 能引起边坡塌方等事故,抽水过程中,应调节离心泵的出水阀以控制出水量,使 抽吸排水保持均匀,正常的出水规律是:“先大后小,先浑后清”,真空泵的真空 度是判断井点系统工作情况是否良好的尺寸,必须经常检查并采取措施,在抽水 过程中,还应检查有无堵塞“死井”(工作正常的管井,用手探摸时,应用冬暖 夏凉的感觉)死井太多,严重影响降水效果时,应逐个用高压水反复冲洗拔出重 埋4、井点降中应注意的问题、井点滤水管应尽量埋设在透水性较好的土层中井点系统安装时应使整个系统高程协调一致,并现周围高程相适合。

井点泵系统和集水总管地面夯实整平,以防止沉降引起井点系统故障,漏气等 缺陷弯联管最好使用透明的塑料管,能随时观测到抽水的状况井点系统安装要严密,防止漏气经常检查真空度,检查管路系统有无漏气, 及时排除隐患还应检查井点管,适当控制抽水量或离心泵的真空度在基坑开 挖时,井点降水用最大的抽水量或真空度运行,在垫层、桩承台完成后,可适当 调减抽水量或真空度,使基坑外的降水曲面尽可能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但要在 坑内、外设置水位观测井,及时控制水位各组井点系统的真空度保持在一一, 压力应保持在MPa保证连续不断的进行抽水,避免由于间断抽汲导致滤网秋堵塞,影响降落曲线 的稳定水位降低的区域构筑物受其影响而可能产生的沉降,并应做好沉降观测,必要 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必要时采取回灌方法消除地面沉降现象在降水井管与建筑 物、管线、路面间设置回灌井点,持续用水回灌,补给该处和地下水,使降水井 点的影响半径不超过回灌井点的范围,防水回灌井点外侧建筑物地下水的流失, 使地下水保持基本不变回灌水宜采用清水,以免阴塞井点,回灌水量和压力大 小,均须通过计算,并通过对观测井的观测加以调整,既要保持起隔水屏幕的作 用,又要防止回灌水外溢而影响基坑内正常作业。

回灌井点的滤管部分,应从地 下水位以上0.5米处开始直至井管底部也可采用与降水井点管相同的构造,但 必须保证成孔和灌砂的质量,回灌与降水井点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不小 于6米,防止降水、回灌水两井相通,起动和停止应同步回灌井点的埋设深度 应根据透水层深度来决定,保证基坑的施工安全和回灌效果对井点降水附近地区出现影响渗水流量大小的变化因素要充分考虑,当工地附 近有水田区时,施工期与农田灌溉时间基本吻合,由于农田灌溉,涌水量加大, 而导致选择的排水设备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如考虑到施工机械的进出方便,可以在一侧留3——5米不设置井点,这并不 影响整体的降水效果但不一定要布置成U形状,否则会影响降水效果 总之,在基础施工过程中,相对于其它的降水措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 真空井点降水不失为一个经济节约且工艺较其它方法简单的好方案。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