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早期阅读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20篇 第1篇 活动目标: 1、利用故事规律性的情节,结合图片对故事进行猜想,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2、激发幼儿对绘本阅读的学习兴趣 3、感受鼠小弟遇事肯动脑筋,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与海狮之间合作分享情感 活动重点:利用故事规律性的情节,结合图片对故事进行猜想,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封面,揭示书名 1、出示遮去书名的封面 T: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总结幼儿的回答T:一棵又高又的苹果树,秋天到了,树上结满了又红又的苹果看到这些苹果,你心里会怎么想呢?噢~真想摘一个尝尝呀 2、T:今天, 还有一位朋友来到了这颗又高又的苹果树下,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谁?(课件出示"鼠小弟")T:对了 它是一只小老鼠 它的名字叫"鼠小弟" 3、今天鼠小弟来到又高又的苹果树下,他在想什么呢? 4、所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的这本书的书名就叫--《想吃苹果的鼠小弟》 二、阅读故事--《想吃苹果的鼠小弟》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鼠小弟吃上苹果了吗没! 1.阅读绘本PPT第4.5.6.7页(小鸟和猴子按书的正常页数出现。
)T:在鼠小弟正在想办法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个时候鼠小弟怎么想的呢?(要是我也有翅膀……)T:小鸟飞走了,又来了… …(幼儿看图表述)于是 鼠小弟就想……(要是我也会爬树……)2、象和长颈鹿先出现小老鼠的模仿动作,让幼儿猜想会是什么动物 T:这个时候鼠小弟又在想什么了呢?(要是我也有长长的鼻子……)但是鼠小弟的鼻子不能变长,又没有吃到苹果,鼠小弟并没有放弃,这个时候他又在想什么了呢?(要是我也有长长的脖子……)原来啊是来了一直长颈鹿,拿走了一个苹果 3、袋鼠和犀牛老师先告诉学生是什么动物,让幼儿猜想他们会有什么本领 T: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两个动物,他们是袋鼠妈妈和犀牛,他们会有什么办法或是本领吃到苹果呢? 对了,于是 鼠小弟就在想啊……(要是我也能跳的这么高…… 要是我也有那么的力气……)(故事内容很简单,前面六个动物的出现是简单的重复,教师可以用不同的出现方法,使故事更充满趣味避免了简单的重复,又不失幼儿联想的趣味) 4、树上还剩下2个苹果,你猜接下来会出现什么动物呢? (让幼儿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5、继续讲述故事。
海狮有什么本领呢? 海狮一个人能拿到苹果吗?那怎么办呢? (体会合作的重要性)鼠小弟和海狮合作拿到了树上留下的最后两个苹果,你猜鼠小弟会怎么办呢? (体会分享的快乐)他们两个拿到苹果会怎么办呢? 出示最后一页 6、教师助幼儿完整阅读讲述故事一遍 三、揭示道理,小结 1、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通过合作我们就能做到平时一个人无法完成的事情 分享是快乐的,一个人的快乐分享给10个人,就会变成10份的快乐 2、你能说说你在平时生活中和你的朋友之间有哪些快乐合作和分享的事情吗? 3、如果这时又来了一群小动物,他们都很想吃苹果,可是树上的苹果已经没了啊,你想鼠小弟会怎么做呢? 教学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第2篇幼儿园班阅读活动:小猫和小狗的信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并理解故事中人物的特点和情感,初步认识汉字:早上、中午、晚上。
2、学会阅读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小猫和小狗的信,了解写信的格式,理解信的内容 3、乐意参与识字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小猫的信、小狗的信共三封 2、汉字卡片:早上、中午、晚上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小猫和小狗的信》初步了解阅读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的第一、二段至小狗说:“我知道小猫要说什么?” (出示小猫给小狗的信)师:小朋友,你知道小猫子信里说了些什么? 家阅读小猫的信,请个别幼儿上来说说:小猫给小狗的信里说了什么? 2、讲故事,讲至小猫说:“我知道小狗在说什么?” (出示小狗给小猫的信)师:小朋友,你知道小狗在信里说些什么吗? 家阅读小狗的信,请个别幼儿上来说说:小狗给小猫的信里说了什么? 3、 教师继续讲故事,讲至小猫看完信,说:小狗生病了,我得赶快去看他 (出示小狗的信)教师:小狗真的生病了吗? 让幼儿阅读小狗的信,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小狗在信里说些什么? 4、 教师继续讲述故事至结尾 二、引导幼儿重点阅读讨论小猫和小狗的信 1了解写信的格式,知道信前面的形象表示写给谁,向谁问好,信后面的形象表示写信人。
2信的内容是用图画和箭头表示活动的内容以及过程 三、教师请个别幼儿上来带领幼儿认读汉字 第3篇幼儿园班阅读活动:小蛇要走了 第一阶段教学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充分观察图画信息并用适当的语言胆表达 2、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书 背着背包的玩具小蛇一条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出示小蛇)它是谁?你猜它想要干什么?(引导幼儿胆猜测,引出读本) 二、封面阅读 1、封面上有谁? 2、它想干什么? 3、封面文字阅读《小蛇要走了》 三、逐页图画阅读 第1页至第4页:你发现了些什么?(引导幼儿充分观察画面主要角色、动作、表情、周围的物品变化等信息,鼓励幼儿胆表达) 第5页:小蛇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猴子可能对小蛇说了些什么? 第6页至第7页(关键页对比阅读):小蛇和小动物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它们都笑了?你还发现了什么? 第8页:朋友们是怎样和小蛇告别的? 四、结束活动 1、小蛇究竟到哪里去了呢? 2、它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 3、我们下次一起来听听小动物们说的话就知道了。
第二阶段教学 活动目标: 1、利用图画学习文字,能手口一致地指读,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2、引导幼儿体验故事角色的感情和心理变化 活动准备:书 小书 表情娃娃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逐页文字阅读 1、引导幼儿回忆读本内容后出示书 2、结合图画内容逐页出示文字,助幼儿理解文字内容 3、学学动物表情的变化和动作,给每页的主要角色送一个表情娃娃 二、幼儿小书阅读,师个别指导 第三阶段教学 活动目标: 1、学习并了解和周围朋友告别时的一些情况 2、尝试与同伴合作表演告别方式或故事内容,体验合作的快乐和成功感 活动准备:书 活动过程: 一、复习活动:请幼儿轮流上来做小老师,进行书阅读活动 二、表演活动: 1、如果你的好朋友要出远门了,你会怎样和他告别? 2、小组讨论分工,师作适当指导 3、分组表演,师及时鼓励评价 第4篇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活动,感受探究小蝌蚪生长过程的乐趣 2、学习围绕故事的名字来观察、思考画面内容,尝试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认识。
3、能胆想像故事情节,并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活动准备: 1、教师用书一本(自制);故事磁带、录音机 2、小蝌蚪、小青蛙图片各一;幼儿用书每人一本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猜谜语,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的脑袋,黑黝黝,细细的尾巴水中游!" 教师:小蝌蚪从没有见过自己的妈妈,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 (1)出示小蝌蚪和青蛙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两者的不同 教师: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呢? (2)请幼儿凭以往经验先自由讨论,再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 2、教师讲述故事的开始部分,激发幼儿自主阅读的愿望 (1)结合自制书,教师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关于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教师一边讲述故事(从开始到"小蝌蚪们高高兴兴地向前面游去了"),一边用手指着相应的画面,助幼儿建立图画和口语的关系,理解故事的内容 (2)设疑,创设自主探究的阅读环境 教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路上遇到了谁?它们会相互说些什么话?最后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请你们快去看看书吧! 3、幼儿分组自主阅读小书,教师巡回观察,并根据幼儿阅读情况分层指导。
对于能基本正确读懂内容的幼儿,建议他们想像角色的对话,把故事连起来,完整地讲一讲;对于不明白个别地方的幼儿,建议他们看看前后的画面,推断故事的内容 4、引导幼儿围绕重点开展讨论 (1)结合鸭妈妈与小蝌蚪对话的这张图画,助幼儿归纳观察画面的策略:依据后面的图画,推测前面的内容 (2)引导幼儿学习鸭妈妈的语言 (3)用同样的方法推测鱼妈妈、龟妈妈、鹅妈妈对小蝌蚪说的话 教师:你们知道鱼妈妈(龟妈妈、鹅妈妈)对小蝌蚪说了什么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5、结合书,师幼共同看图讲述故事 教师先讲故事的开始部分,再分别请幼儿轮流讲述故事后面的情节(找到鱼妈妈,找到龟妈妈,找到鹅妈妈,找到青蛙妈妈),最后部分由教师讲 6、集体欣赏配乐故事,进一步感受故事语言的优美与生动 播放语言磁带,师幼共同欣赏配乐故事 活动延伸: 1、在语言区摆放故事中动物头饰,分区活动中可以让孩子自由表演故事 2、引导幼儿绘制《小蝌蚪找妈妈》的连环画 活动思: 在集体教学中,这是一个语言活动,讲述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故事内容简单,容易让幼儿理解,易懂。
通过图片让幼儿理解故事,给予幼儿更加直观的感受,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在和同伴交流的时候,胆描述故事内容,向同伴讲述自己的发现,积极参与其中,活动内容适合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但是在活动中也有不足之处,活动形式有点单一,只是通过图片让幼儿来学习,所以部分幼儿兴趣点不是很高 在区域中,为幼儿提供了故事内容图片以及绘画材料,请小朋友先观察图片,然后在纸上绘画涂色,自己制作故事图册,最后装订在一起提供好看的图片请幼儿欣赏,激发幼儿自制图书的兴趣活动中也存在很多不足,韦雪小朋友在区域的时候,选择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制作图书,在绘画的时候能够自己立完成,但数了一会之后就不太认真的了,绘画内容简单,在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