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掌握简报、调查报告、计划、总结及各类规章制度的涵义;调查报告的特点;调查报告、计划、总结及各类规章制度的一般写法;简报、计划、总结的写作要求 调查报告、计划、总结应为本章的重点文体 事务文书与行政机关公文合称“通用文书”,是各个社会行业和部门在处理日常工作时都有可能用到的一类文体因此,对其写作要领,特别是其中一些重要文种的写作要领,应当熟练掌握 1、简报:即情况的简要报道,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事业单位内部用来通报情况、交流信息的一种简短的文字材料情况反映”、“情况交流”、“简讯”、“动态”、“内部参考”等都是指简报而言的 2、调查报告:就是对某一个事件或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之后所写出的真实地反映情况的书面报告 3、计划:是某一个单位、部门或个人,对预计在一定时期内所要做的工作或所要完成的其他任务加以书面化、条理化和具体化的一种文书这里所说的计划主要是就工作计划而言的,是对某一单位或部门某一时期内的工作作出打算和安排的文书 4、总结:这里所说的总结主要是就工作总结而言的,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工作或某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以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帮助和借鉴的一种书面材料。
5、规章制度:是国家机关、业务主管部门、社会团体或其他组织机构所制定的,在一定的范围内要求有关人员共同遵守的实用文书规章制度的种类很多,公约、章程、条例、规定、办法、规则、细则、准则、守则、标准、须知等等,都是各自有着不同用途的规章制度 6、章程:是党派或团体等组织,用于规定自身的性质、宗旨、组织机构、活动形式和行动准则等内部事务的一种文书 7、条例:条例是对某方面的工作或某一重大事项的处理方式及某一组织的宗旨、任务及其成员的职责权限等作出规定的指令性文书条例的规范对象较为重大,涉及面较广,且一般是作为法律的重要补充,是行政法规的主要形式其内容较为全面系统 8、规定:是针对某一事项或活动提出要求,并制定相应措施要求有关人员贯彻执行的一种文书 9、办法:是有关机关或部门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法规、规定,就某一方面的工作或问题提出具体做法和要求的文件 10、述职报告: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目前主要为领导干部)就一个阶段的任职情况,向有关部门及领导、群众作出全面说明的一种文书 11、讲话稿:主要是指领导同志在各种会议上或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发表讲话时所用的书面材料。
一、简报 ㈠简报的一般写法 机关单位编发的简报通常有固定的格式,大都由报头、正文、报尾三部分组成 1、报头部分报头,又称版头,一般占首页三分之一的上方版面,用间隔红线与正文部分隔开报头的内容包括: ⑴简报名称:如《商业工作简报》,在居中位置,用套红大号字体,要求醒目大方 ⑵期数:排在简报名称的正下方,按期序编上,有的还注明总期数 ⑶编发单位:在横隔线的左上方位置上 ⑷印发日期:在横隔线的右上方位置上 ⑸密级:在报头右侧上方位置,标志密级并加标识★,如“机密★”、“秘密★”或“内部刊物”;保密时限在标识后写上,如“1年”或“4个月”之类 ⑹份号:印在报头左侧上方位置 2、正文部分正文部分是简报的核心部分一般由按语、标题、正文组成 3、报尾部分在简报末页下1/3处用分割线与文稿部分分开,分割线下与之平行的另一横线间内标本期简报的“报、送、发”单位名称,右侧注明本期印数 简报的编写不像其他公务文书那样程式化,无论文字、语言、标题制作都要求清新活泼,具有较强的可读性简报的编写者完全可以根据内容和行文的需要,在编写上不断创新 ㈡简报的写作要求 编写简报,必须做到“精”、“准”、“快”、“简”。
具体地说,应当做到: 1、选材要精当 2、事实要准确 3、编写要迅速及时 4、内容要简明扼要 简报样式如图所示: 二、调查报告 ㈠调查报告的特点 调查报告的运用范围十分广泛,凡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弄清事情真相,交流典型经验,吸取教训,推动工作等都离不开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的特点主要体现为: 1、真实性 调查报告要以事实为根据,不仅报告中涉及的人物、事件要真实,就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过程、原因和结果也必须真实数据与图片能增强报告的真实性与说服力真实是调查报告的生命线 2、针对性 调查报告的针对性体现在撰写目的上撰写调查报告,一是为了给决策者提供决策的依据;二是发现典型,总结经验,指导工作;三是为领导机关了解情况,处理实际问题因此,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回答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提出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调查报告的关键所在调查报告的针对性越强,社会作用越大 3、典型性 调查报告所反映的内容,无论是经验,还是问题,都应该具有典型性,要能起到以局部反映全局或以“点”带“面”的作用调查报告的典型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调查对象典型;二是文章所运用的材料典型。
好的调查报告不仅对调查对象总结工作、提高认识具有指导意义,更重要的是对全局性工作具有现实意义和普遍的指导意义 ㈡调查报告的一般写法 从结构形式上看,无论哪种调查报告都包括标题、署名和正文三个部分 1、标题 调查报告常见的标题形式有两种: ⑴公文式由调查单位(或调查对象)、调查内容、文种名称三个要素组成,如:《天津自行车在国内外市场地位的调查》也有的省略调查单位,只写调查内容、文种二项,如《关于当前微电脑在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的运用情况和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 ⑵文章式文章式标题有单双之分,单行标题有的突出调查报告的内容;有的突出调查报告的主旨,如:《皮革服装在济南市场畅销》双行标题一般用正标题突出调查报告的主旨,用副标题表明调查的对象、范围、性质、特点等,对正标题起补充作用,如:《“皇帝的女儿”也“愁嫁”——关于舟山鱼滞销情况调查》 调查报告无论采用哪种标题,都应做到具体、醒目、简明 2、署名 为了对调查的内容负责,应在标题之下写上作者名称 3、正文 调查报告的正文由前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 ⑴前言 前言是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通常是简要地叙述为什么对这个问题(工作、事件、人物等)进行调查;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以及采用什么方法;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历史背景;以及调查后的结论等。
这些方面的侧重点由调查人根据调查目的来确定,不必面面俱到 前言部分常见的写法有:说明式、概述式、提问式、结论式等,写作时不论采用何种方法,都要简明扼要,具有吸引力,便于引出下文 ⑵主体 主体是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是前言的引申展开,是结论的根据所在主体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调查到的事实情况,包括事情产生的前因后果、发展经过、具体做法等;二是研究、分析事实材料所揭示的事物本质及其特点、规律;三是提出具体建议或应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 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的结构框架有: 主体部分内容丰富,结构安排力求条理清晰、简洁明快,因此在分部分写作时,常常要在每一部分之前加序码和小标题 ⑶结尾 调查报告可以有结尾部分也可以不写结尾部分有四种情况需要写结尾: ①主体报告情况,介绍经验,需要结论; ②主体中没有提到的问题、希望、要求、建议等,需在结尾中提及; ③附带说明有关情况,如调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情况,主体中没有提及,需在末尾加以说明; ④有附带材料需要加以说明的,如一些典型材料、专题报告、统计图表等 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必须简洁有力,切忌拖泥带水,画蛇添足 结尾部分的写法: 总结式 总述内容,明确观点; 指导式 指明努力的方向; 启发式 提出发人深省、引人思索的问题; 号召式 预示前景,发出号召,等等。
㈢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1、深入调查,充分占有材料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报告是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而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有些事实对于写作者来说可能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只有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详尽地占有材料,写作者才能对事物的本质有所了解、有所掌握;才能进行分析;才有写作的资本因此,写作前一定要做好调查,详尽地占有材料 2、认真分析,合理组织材料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前提 搜集材料时难免菁芜并存,纷繁复杂,写作时要对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判断、归纳、综合,才能分清现象与本质、真实与虚假,从而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把握本质,引出正确的结论,合理地组织材料,做到以观点统帅材料,以材料证明观点这样的调查报告才能发挥指导作用 3、讲究结构形式和语言特色是写好调查报告的保证 调查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但大致的结构形式还是具备的依照这种常用的结构形式写作,有利于提高文章质量和写作效率语言除了应当具备公文语言的准确、简洁、朴素之外,还可以恰到好处地引用一些诗词、典故及名言警句等,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㈣调查报告的种类 1、反映情况的调查报告 这类调查报告也称基础性调查报告,是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某一方面的情况的调查报告。
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概貌,调研范围相对宽广,涉及的对象较多报告的内容主要用作宏观决策参考,或者用于说明某种客观现象、某一学术观点 2、总结经验的调查报告 这类调查报告是为了概括出先进人物或先进地区、先进单位的正面经验,使其便于在面上发挥影响调研对象是一个或一类特定的先进典型调查报告写成之后,其中所概括的经验,可以为有关人员或单位所借鉴,或可以使之从中受到启发;也可作为有关主管部门开展学习先进活动的素材 3、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这是对工作中发生的重大事故、出现的严重失误所写的调查报告这种调查报告通过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用确凿的事实说明事故或问题发生的原因、情况和结果,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及性质,以澄清是非,查明真相,达到解决问题,批评教育,告诫人们吸取教训的目的三、计划 ㈠计划的作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具体地说,计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预见性 2、具有指导性 3、具有约束性 ㈡计划的种类 计划的种类很多,计划是一个统称,常见的“方案”、“要点”、“安排”、“打算”、“规划”、“设想”等,都属于计划一类 一般说来,安排、打算常用于时间较短、内容具体,并偏重于工作步骤和方法的计划,预定在短期内要做的一些具体事情,叫安排;准备在近期要做的事情而对其中的指标或措施等考虑得还不周全的,叫打算;规划是各级领导机关,为实现总体目标,根据战略方针对某个地区或某项事业等作出长远战略部署的一种计划,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方向性;设想是初步的,富有创新性,供参考的粗线条计划;意见是政策性和原则性较强,内容较完整的计划;方案则是对某项工作从目的、要求、方法到具体步骤都作出较为全面的部署与安排,一般要求周密,专业性较强;要点是对一定时期内的全局工作或中心工作所作的简要安排,用于上级对下级布置一个阶段的工作或者一项重要任务,需要交代政策、提出具体要求。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计划进行不同的分类 按内容分有:生产计划、建设计划、工作计划、科研计划、教学计划、学习计划等; 按范围分有:全国计划、地区计划、部门计划、单位计划、班组计划、个人计划等; 按时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