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土家族 -------乃哟乃音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乃哟乃》是一首土家族的歌曲,表现了土家儿童幸福、快乐的生活全曲只用了do、mi、sol三个音谱成,其旋律多为级进下行,极富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给人以奇特、质朴、清新之感是一个让孩子们了解土家族,拓宽民族音乐文化的很好的载体教学目标:1、 通过学唱和表演《乃哟乃》,初步感受土家族儿歌的特点,体验土家族民歌的风格和韵味2、引领学生走进土家族的山寨,再说一说、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中丰富音乐体验,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重点:能用活泼优美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乃哟乃》难点:能认唱音符do、mi、sol,初步听辨高和低的音教法、学法:这堂音乐课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以音乐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为此本节课,我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充分尊重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情境导入、激趣法、实践法等教法来激发他们学习土家歌舞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力求做到在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创中学,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学准备: 钢琴、音乐课件、有do、mi、sol音的三个磁贴。
教学设计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出示中国地图)1.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你知道共有多少个民族吗?(五十六个)2.我们是属于哪个民族的?(汉族)师总结:对了,我们汉族是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教师脱去外衣,露出土家族服装)今天,老师当一当导游带小朋友们去认识一个勤劳质朴、心灵手巧、能歌善舞的民族,它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四川一带(指地图),名字叫做土家族二、播放幻灯片:土家族的风俗文化相关图片1.图片内容:土家族的服饰、吊角楼、工艺品、摆手舞、社巴节……2.师随幻灯片的播放简单介绍图片内容师:大家快看!这是土家族特有的民族服装,这是土家族世代居住的山寨,真是个山清水秀、景色优美的好地方;这是他们的住房——吊脚楼;这是土家族名扬海内外的手工艺品——织锦;这是土家族最热闹的传统节日——社巴节;在这盛大的节日里,土家族的男女老少相聚在一起,跳起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摆手舞,多热闹啊!知道这是在干什么吗?这是土家族人在以古老的形式庆祝丰收呢!三、熟悉旋律,感知音高导语:快看!山寨大丰收了!我们来瞧一瞧,山寨里都种了些什么?(竹笋、茶叶、板栗)我们来帮他们采摘吧!1.走下座位模仿挖竹笋、采茶叶、打栗子的动作。
竹笋长得低,茶叶在腰间、栗子长得高)2.通过采摘,你们有什么发现?(动作从高到低)3.这样的动作就像音乐中的音符do,mi,sol一样也是从低到高的4.随琴唱一唱do、mi、sol的音高用柯尔文手势来表示)5.请学生用“XX X”的节奏任意将1、3、5三个音搭配,师弹琴带领学生唱一唱6.土家族人们用这三个音组成了有一首很好听的歌曲,听老师唱一唱示范演唱歌谱)7.你们看歌谱的红色部分有什么特点?(相同,都是5 3 1 )8.师生接龙演唱;教师边唱边走到学生身边随机地请一位学生接龙演唱四、歌曲教学:初听歌曲,感受土家族特有的语言风格1.多媒体播放《乃哟乃》课件2.师:猜猜乃哟乃是什么意思吗?(师示范喊一喊)简介:土家族的语言中,“乃哟乃”是快快来的意思3.我们怎么回应呢?学着说一说“乃哟嗬”4.师:“乃乃哟”和“乃哟嗬”,这两个词语都表达了热闹的气氛和幸福快乐的心情!5.“乃哟嗬”就是对应的5 3 1,我们来接龙唱一唱6.交换演唱,你觉得难唱的是哪一句?跳起舞来……嘻嘻哈哈……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提示学生的音高7.随多媒体课件哼唱歌曲8.分组唱其中一组唱红色区域,要唱出热闹欢快的气氛)五、学跳摆手舞。
导语: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土家族人们正在举行盛大的社巴节呢!看,大家围成一个圈,伴着欢快的音乐跳起摆手舞,特别热闹!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吧!1.多媒体播放摆手舞视频你学会了什么动作?)2.生模仿:单摆、双摆、纺棉、撒种……3.我想邀请部分同学和我合作一下,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跳?4.找四名同学和老师围成圈一起表演,鼓励其他同学站起来学一学5.分组(唱歌、跳舞)体验社巴节热闹的场面六、教师总结:“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汉族小朋友要和其他少数民族小朋友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更强盛!让我们唱起动听的《乃哟乃》,跳起欢快的摆手舞,跟土家小朋友说再见吧!边唱《乃哟乃》,边跳摆手舞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