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杂草杂草概况 2二、世界杂草分布及危害状简介 2三、世界主要的恶性杂草及其分布 4四、世界十大恶性杂草 101.香附子 102.假高粱 113.节节麦 114.豚草 125.加拿大一枝黄花 126.水葫芦 137.大米草 138.空心莲子草 149.毒麦 1410.早熟禾 15五、小结 15世界杂草分析一、世界杂草杂草概况目的作物以外的,妨碍和干扰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各种植物类群主要为 草本植物,也包括部分小灌木、蕨类及藻类全世界约有杂草 8000 种,与农业 生产有关的主要只有250种中国约有杂草119科1200 种除可按植物学方法 分类外还可按其对水分的适应性分为水生、沼生、湿生和旱生,按化学防除的需 要分为禾草、莎草和阔叶草,此外还可根据杂草的营养类型、生长习性和繁殖方 式等进行分类其生物学特性表现为:传播方式多,繁殖与再生力强,生活周期 一般都比作物短,成熟的种子随熟随落,抗逆性强,光合作用效益高等农田杂 草的主要为害为:与作物争夺养料、水分、阳光和空间,妨碍田间通风透光,增 加局部气候温度,有些则是病虫中间寄主,促进病虫害发生;寄生性杂草直接从 作物体内吸收养分,从而降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有的杂草的种子或花粉 含有毒素,能使人畜中毒化学除草以其先进、快速、经济、高效而成为现代农业必备的条件但是由 于除草剂参与到农业生态系统后,它所防治的对象便开始逐步产生生态、生化或 遗传的适应性早在 1950 年, 在欧洲甘蔗田就发现了铺散鸭跖草和野胡萝卜对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2 ,4-D 的抗性生物型,从此, 在世界范围内发现了多种抗药 性杂草而我国也从在由于长期使用单一品种或单一类型除草剂, 而造成杂草群 落更替,难治杂草和多年生杂草的危害日益加重二、世界杂草分布及危害状简介1.世界杂草的分布概要全世界 30 多万种植物中,杂草的总数有 3 万多种,约占植物总数的十分之 一其中,每年约有1800 种杂草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生长于主要 作物田的杂草约 200 多种,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杂草不过 20-30 种 这些杂草由 于地区、国家、气候和土壤条件、作物及栽培方法的不同,其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Holm 等(1977)指出:全世界危害最严重的杂草有 10 种,这些杂草多以热带、 亚热带及温带为中心而分布,各种杂草都具有难以防治的生态特性例如,假高 梁在美国广泛分布,成为大豆、玉米田最难防治的杂草;稗草分布于全世界各地 稻田与旱田作物中;白茅则成为热带与亚热带果园、胶园难以治理的杂草。
世 界各地广为分布的杂草还有:小苋(Amaranthus bybridus L.)、刺苋(A. spinosus L. )、野燕麦、藜、铁荸荠( CyperusesculentusL. )、马唐、两耳草( Paspalum conjugatum Berqius)、马齿苋、罗氏草(Rottbellia exaltata L.、等由于 气候条件,特别是温度与降雨的影响,造成旱田杂草种类及其分布在世界各地差 异较大,例如,假高梁广泛分布于非洲与美国,而在亚洲各国则分布极少稻田 由于生态环境的一致性,因而世界各地杂草种类及分布差异不大,据 Raju 与Reddy(1986)报道,世界稻田杂草总计350种,其中禾本科杂草主要是:稗、芒 稷、千金子、Echinochloa glaberscens、Paspalum paspaloides 及野生稻; 主要莎草科杂草有:水虱草( Fimbristylis miliacea(L.) Vahl.), Scirpus maritimus, Cyperus spp;主要阔叶杂草有: 尖瓣花(Sphcnoclea zeylanica L.)、 水苋菜(Ammania bacciteraL.)、鳢肠(Eclipta alba (L.) Hassk)、雍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
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稻田主要杂草是:稗、凤眼兰、鸭舌草、 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 L.)、碎米莎草(C. iria L.)、具芒碎米莎草 (C. microiria Steud)、飘拂草(Fimbristylis spp.)芒稷、眼子菜(Potamogaton spp.)、长瓣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 L.. )、蓼 (Polygonum spp.)、虻 眼(Dopatrium junceum (Roxb.) Berch-Ham )、Azolla spp.、牛毛毡、母草(Lindernia spp. )、节节菜( Rotala indica (Willd.) Kochne. )、Marsilea crenata, 苹(Marsilea quadrifolia)及 Salinia spp.2. 世界杂草危害现状世界农田杂草共有 1000 多种,危害性较大的杂草有 90 多种,农作物受杂草 危害平均减产1014% 20世纪80年代初, 原全国植物保护总站组织杂草调查 , 查明我国农田杂草有 255 种,危害性大的有 17 种, 危害中分布广的有 37 种,地 区性危害严重的杂草有 24 种。
农田受害面积约 4300 万 hm2, 其中严重受害面 积由1000万hm2,平均受害减产1314%,估计每年由于草海减产粮食1750万t; 小麦受害1000万hm2,减产小麦400万t;棉花受害面积为220万hm2,减产 皮棉2515万t ;大豆受害面积200万hm2,减产大豆50万t每年用于农田除 草越耗费50〜60亿个工日就以美国为例,杂草已经让美国的农民损失了大约12%的收成,具体来说 据估计,杂草已经让美国农民每年的损失大概高达 330 亿美元,而全球范围内 的农民们每年花费在购买除草剂方面的费用超过了 100 亿美元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称,全世界每年因杂草导致的粮食损失高达950 亿美元按照当前的粮价,这约相当于 3.8 亿吨小麦,数字超过2009 年全球小 麦预计产量的一半而据FAO估计,在这95亿美元中,有70亿美元或者说70% 的损失发生在发展中国家FAO 杂草控制专家 Ricardo Labrada-Romero 说,由于表面看来并非十分严 重,杂草不像干旱和病虫害那样引人关注他说:“杂草有不同之处,它一年到 头悄悄的起着破坏作用,并且年复一年某些杂草不但会导致作物绝产,而且 还会使土地变得多年不生。
杂草是导致粮食生产停滞不前的最大原因, 尤其是对于非洲而言 Labrada-Romero 解释说:“由于仅能使用人工,非洲的小农户每天都要除草,这 意味着一个家庭的劳力所能种植的土地不会超过1-1. 5 公顷但是如果能对杂草 进行合适管理的话,农民则能耕种更多的土地,从而生产更多的粮食农民要 解决这个问题,则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包括作物轮作,使用经过认证的 优质种子,在炎热的夏季月份进行土壤暴晒、或利用聚乙烯地膜增加土壤温度, 以及采用各种生物控制方法等三、世界主要的恶性杂草及其分布我国国家动植物检疫总局公布的严禁入境的世界恶性杂草有 33 种,由于这 些杂草难于防治、传播迅速以及然危害特别严重,引起我国的密切重视,一旦发 现有出现立即将其消灭,这 33种杂草分布及简介如下:1 .具节山羊草学名:Aegilops cylindrica Host分布:前苏联欧洲部分、中亚地区以及澳大利亚及美国 为害部位或传播途径:是小麦连作田难治的杂草之一随小麦种子传播2 .节节麦学名: Aegilops squarrosa L.分布:主要分布欧洲为害部位或传播途径:为田间有害杂草随小麦种子传播。
3 .豚草学名: 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分布:原产北美现分布加拿大、墨西哥、美国、夏威夷、古巴、阿根廷、玻 利维亚、巴拉圭、秘鲁、巴西、智利、危地马拉、牙买加、奥地利、匈牙利、德 国、意大利、法国、瑞士、瑞典、日本、前苏联、澳大利亚及毛里求斯为害部位或传播途径:生长繁茂,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花粉能引起人患皮炎 和枯草高热病随小麦、大豆种子传播4 .三裂叶豚草学名: Ambrosia trifida L.分布:原产北美现分布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前苏联、德国、瑞士、瑞典 和日本为害部位或传播途径:植株高大达 3 米,严重影响作物生长花粉能引起人患 皮炎和枯草高热病随小麦、大豆种子传播5.多年生豚草学名: Ambrosia psilostacya DC.分布:原产北美现分布于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瑞士、瑞典、前苏联、澳 大利亚、埃及、毛里求斯等国为害部位或传播途径:除影响作物生长及引起人患枯草热病外,由于它是多年 生根蘖性植物,更难防治随作物种子传播6 .阿米学名:Ammi majus L.分布:原产地中海沿岸现分布伊拉克、黎巴嫩、葡萄牙、埃及、摩洛哥、乌 拉圭、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国。
为害部位或传播途径:是麦田一草害混在饲料中能引起奶牛、鹅、火鸡、鸭 等光过敏性疾病易随麦渣饲料传播7 .细茎野燕麦学名: Avena barbata Brot.分布:为地中海沿岸国家的常见杂草法国、希腊、葡萄牙、以色列、黎巴嫩、 印度、芬兰、马耳他、南非、阿根廷、智利、乌拉圭、美国、夏威夷等均有分布 为害部位或传播途径:危害麦类作物易随麦类作物种子传播8 .法国野燕麦学名: Avena Iudovicia Dur.分布:产于欧洲,中亚及近东英国、法国、希腊、保加利亚、西班牙、前苏 联、伊朗、印度、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突尼斯、澳大利亚为害部位或传播途径:危害冬性作物随作物和种子运输而传播9 .不实野燕麦学名: Avena sterilis L.分布:广布于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前苏联、日本、缅甸、印度、巴基斯坦、 锡兰、阿富汗、阿拉伯半岛、以色列、土耳其、法国、希腊、意大利、葡萄牙、 英格兰、阿尔及利亚、肯尼亚、马耳他、摩洛哥、南非、埃及、埃塞俄比亚、突 尼斯、阿根廷、秘鲁、美国、澳大利亚为害部位或传播途径:生活力及再生能力很强,对麦类、豆麦及玉米危害大 随作物种子的运输而传播。
10.疣果匙荠学名: Bunias orientalis L.分布:欧洲中部、南部和东部;亚洲西部,前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为害部位或传播途径:为田间有害杂草随作物种子传播11 .宽叶高加利学名:Caucalis latifolia L.分布:中欧、地中海区、亚洲西南部和北美为害部位或传播途径:田间有害杂草种子易随作物或粘附皮毛及其它工具上 进行传播12 .刺蒺藜草学名: Cenchrus echinatus L.分布:原产热带美洲,现分布于南纬 33°—北纬 33°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地 区分布在几十个国家为害部位或传播途径:是一种生长繁殖快、带刺的恶性杂草刺果是挂在农作 物及衣物、毛皮上进行传播13 .疏花蒺藜草学名: Cenchrus Pauciflorus Benth.分布:美国、墨西哥、西印度群岛、阿根廷、智利、乌拉圭、澳大利亚、阿富 汗、印度、孟加拉国、黎巴嫩、葡萄牙、南非为害部位或传播途径:农田恶性杂草、刺苞伤害人畜刺苞易挂在农作物及衣 物、毛皮上进行传播14 .匍匐矢车菊学名: Centaurea repens L.分布: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美国、南非、蒙古、叙利亚、土耳其、印 度、阿富汗、前苏联。
为害部位或传播途径:多年生,根系发达,是农田恶性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