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影响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校园因素浅析.doc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26.50KB
约18页
文档ID:538383378
影响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校园因素浅析.doc_第1页
1/18

影响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校园因素浅析浙江省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 蒋亚梅邮编 315315摘要:本研究采用日本心理学家编制的《儿童学习适应性调查表(1)》分别对农村的两所小学(一所是省级示范小学,一所是普通的全日制小学)共894名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合访谈结果发现学校的一些因素的确会影响学生的学习适应这些包括校园的文化氛围、年级、教师的心理压力,职业倦怠、育人态度、教学方式,教育观念等这些因素有些以独立的形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有些则以交互作用影响学生的学习关键词: 小学生 学习适应性 校园因素一、研究的起因适应性是指生物体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表现在学习上就是指小学生对学校学习生活的适应程度,它包括学习习惯、学习技能、学业表现等根据有关的调查研究表明,在小学低年级中,大约有15%到25%的学生存在学习适应性差的问题 宋专茂编著《心理健康测量》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5年3月第2版知心姐姐杂志社在北京、上海、吉林、辽宁、浙江等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对2372名中小学生进行问题调查发现,由学习和考试引发的焦虑,已成为现代中小学生最大的苦恼,约占所有苦恼的72.26%。

一)学生学习不适应的主要表现学生学习适应性不良,不光对学习不感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时常出现厌烦、焦虑和恐惧等心理症状,严重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行为和心理两方面行为方面主要表现为:1.学习困难:据美国研究报告,所有学龄儿童中,20%—25%的儿童表现出未充分发挥潜能,10%—15%的儿童学习低能,以至于严重到使他们至少在一个学科要降低两个级差加拿大统计数据表明:所有学龄儿童中有5%—7%学习低能,1%—3%需要特别教育我国学者武杰研究了不同社会文化区域对学习困难儿童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铁路系统地区学习儿童占全体儿童的百分率最低,仅为1.40%,其次是文化相对密集的地区,为2.33%,再次是普通文化地区,为9.29%,学习困难儿童百分率最高地是落后文化地区,高达19.73% 武杰 《学习困难儿童的分布、成因与特性》,《教育评论》,1990,第2期2.拒学:这类儿童因无法适应学校生活,对上学具有明显的焦虑不安,显现出一种害怕到校上学的倾向拒学儿童通常表现出严重的上学困难,却无生理病因的身体不适、无明显的反社会行为等特征,具体表现为心因性疾病,伴随不良的情绪反应 李丹编著 〈学校心理卫生学〉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3年5月第6次印刷P50、513.逃学:逃学和拒学都是不上学的行为,但两种行为的心理状态是不同的,不上学的原因也有所不同。

学生逃学主要是由于讨厌老师、不满意学校的某些做法,或学习成绩差,不愿面对父母家长的批评等原因引起,还有些孩子逃学可能受到外界诱因的影响,很多资料表明儿童逃学的比例是相当高的如罗宾斯在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表明,美国儿童差不多在小学一、二年级开始就有逃学现象发生,大约82%的儿童有过逃学纪录施瓦弗尔和米尔曼的研究发现,逃学问题的严重程度随年龄而增加,大约在13岁达到高潮心理方面主要表现为:1.焦虑心理:这些学生常处于忧虑紧张、烦躁不安的情绪状态,或造成精神压抑,尤其是考试的时候2.依赖心理;这些学生不能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甚至抄袭作业、考试作弊,一旦离开老师的或别人的帮助,会产生无所适从的消极情绪和行为倾向3.文饰心理:学生找各种理由以掩盖自己的错误与问题,并满足自己的虚荣心4.闭锁心理:这些学生对外界评价过于敏感,回避失败的意识较强,封闭内心世界,压抑情绪体验,孤独感强另外这些学生还有自卑心理、从众心理、逆反心理、嫉妒心理、自安心理、心理定势等这些心理障碍不仅削弱了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还会妨碍学生智力与潜能的发展,还有可能导致变态人格 杨震 王守良 段珊珊编著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年7月第一版 P105-107(二)学生学习不适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学生学习适应不良的原因很多,有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及社会因素。

环境虽不是学习障碍的一个直接引发因素,却是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 王耘 叶忠根、林崇德 小学生心理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 P2003年7月第一次印刷小学作为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正式的学习场所,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不可低估1.校园文化氛围的影响:校园文化氛围是指在一个学校内,经过长期发展积累而形成的,以校内师生为主体创造并形成共识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构成的价值观体系这些价值观体系通过学校的各种管理策略、制度规范、各项活动体现出来,渗透到每个老师和学生的潜意识之中影响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2.教师的影响:小学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深远与幼儿园的教师相比,小学老师更为严格,既要引导儿童学习,掌握各种科学知识与社会技能,又要监督和评价学生的学业、品行;与中学老师相比,小学老师的关心更加具体而细致,也更具有权威性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5 第一次印刷 P356罗杰斯认为,老师的态度,在师生人际关系中老师对学生所持的态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性质,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决定着学生是积极的学习者,还是被强制的学习“囚徒” 顾明远 孟繁华 国际教育新理念 海南教育出版社 2002年6月第2次印刷P55(1)老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教学水平、教学态度等会促进或阻碍学生的学习。

2)老师的人格魅力会使学生因热爱老师而热爱该教师所任教的课程3. 顾明远 孟繁华 国际教育新理念 海南教育出版社 2002年6月第2次印刷P233(3)老师对学生智力潜力的期待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重大影响,皮格马利翁效应有力地证实了这一点4)老师与学生社交方面发展的期待对他们日后的学习成绩影响最大,远远超过老师对学生学习成绩期待所产生的影响3.同学的影响:阿德勒认为,孩子通常比大人更了解自己的同伴,因此他们之间更容易交往沟通,也更容易产生相互影响笔者曾在班中做过一项调查:“遇到事情时,你和谁讨论?”结果全班52人有45人选择和朋友(同学),占86.5%从社会学习的观点来看,同伴是一种强化物桑标 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 P377研究表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他在所在集体中的群体心理氛围相关,融洽的群体心理氛围能促使学生大胆表现 陆莉英 使学生在融洽的群体心理氛围中学会表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3年二月刊基于以上的理论和现实,本研究的目的确定如下:1、找出校园中影响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具体因素;2、根据校园中影响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具体因素提出一个干预策略,并在理论上做出验证。

二、研究的过程:(一)研究的主要内容:1.校园中的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学习适应性2.如何改进教育教学方式以帮助学生适应学习二)研究的样本调查所涉及的样本来自于两所农村小学:一所是省级农村示范学校,无论教学设施还是教师素质在市里属于前列;另一所是全日制农村完小,代表农村小学的一般水平本调查共发放问卷911张,其中废卷17张共回收有效问卷894张(未完成或明显不认真作答的为废卷两所学校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基本分布如下:人数统计学校性别一二三四五六合计示范学校男263344227290287女355352337988340未写性别114146531废卷2121107合计62+2100+197+259+1157+1183+0658+7一二三四五六378农村小学男111416212621109女161519261931126未写性别0000011废卷7100021027+729+135+047+045+053+2236+10表12、研究工具(1)问卷调查法本调查采用日本心理学家编制的《儿童学习适应性调查表(1)》从学生的身体、生活和学习三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该问卷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指导语、答卷人信息、主问卷、等级评定。

2)半结构访谈法根据相关资料和问卷调查的结果确定访谈的内容和形式,对筛选出来的个案本身及其老师和同学进行访谈,半结构访谈的主要目的是为本次调查积累个案信息3)SPSS统计软件将所得有效问卷录入统计软件,运用SPSS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三、结果分析(一)学生问卷的结果分析根据学生的问卷,计算出每个学生各项得分领域适应性等级正常基本正常异常身体方面5分以内6——10分11分以上生活方面学习方面表2根据各个学生的得分情况,将学生分成三类,一类是三方面的得分都正常(三方面得分均5分以下),一类是三方面的得分均异常(三方面得分均11分以上),还有一类处在这两者之间学生得分越高,说明其学习适应性越差1.影响学生学习适应性的主要因素(1)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适应性方面的区别在接受调查的894名同学中,三方面得分都异常的有96人,正常的有117人,分别占所调查人员的10.74%和13.09%见图表1).与武杰等学者所研究的结果基本相符 图1学生学习适应性总体情况学生学习适应的整体情况 1其中各部分学生所占的比例如下表:年级异常学生所占比例正常学生所占比例其他学生所占比例总人数一44.49%1617.98%6977.53%89二1813.95%1713.18%9472.87%129三139.85%139.85%10680.30%132四65.66%109.43%9084.91%106五2512.38%2210.89%15576.73%202六3012.71%3916.53%16770.76%236合计9610.74%11713.09%68176.17%894表3图2 各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情况人数比 1从上面的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异常学生的最多的是二年级,然后分别是六、五、三、四、一;而正常学生最少的是四年级,然后分别是三、五、二、六、一。

一年级的情况最为理想,二年级最不理想这些数据说明,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可能与其学习的负担有关因为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业负担的加重,不适应的学生也起来越多而二年级有这么多学习不适应的同学,可能跟孩子认知发展的阶段有关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二年级这一阶段的儿童正从前运算阶段(2——7周岁)向具体运算阶段(7——11周岁)转变部分发展较慢的同学在这个转型期跟不上大众的发展,就显得力不从心四年级虽然异常学生较少,但正常学生也不多,反映出多数学生正处于矛盾分化期 这些数据说明,学生学习是否适应,既跟他们认知发展的阶段有关,又跟他们的学习负担有关2)教师的职业倦怠对学生学习适应性影响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会导致一些教师产生心理、生理上的疲惫,工作能力的下降、工作热情的丧失这种现象称为教师职业倦怠前人研究发现,新老师教学热情最高,职业倦怠在任教15-20年达。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