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评定综合素质考查面试题(思想政治)1、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有哪些?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2、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包括哪些?所教学科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广博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分析、预测和指导的能力;驾驭教材和组织教学的能力;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体态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教育科研能力等3、中小学教学的基本方法有哪些?1、语言性教学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3)读书指导法2、直观性教学方法:1)演示法2)参观法3、实践性教学方法:1)实验法2)实习法3)练习法4、研究性教学方法:1)讨论法2)发现法4、中学德育的原则?1)坚持正确方向的原则;2)热爱学生的原则;3)正面教育的原则;4)有针对性的原则;5)道德认识和行为训练的原则;6)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的原则;7)言教和身教结合的原则;8)保持教育连续性和一般性的原则5、请列举三种以上中小学德育的方法1)说服教育法。
包括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两种语言说服包括讲解、报告、谈话、讨论和指导阅读等事实说服包括参观、访问、调查等2)情感陶冶法3)实际锻炼法两种形式:常规训练和实践锻炼4)榜样示范法5)评比竞赛法6)奖励与惩罚6、有人说,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中国的基础教育+美国的高等教育,你认为这句话暴露了中国教育的什么问题?这可以引发你对中国基础教育的什么思考?现实中,中国基础教育忽视学生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出现了许多“做题的机器”、“高分低能”的人,,必须加快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教师责任重大,,(综合评价)7、“信息时代,学生和老师的角色在不断互换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我们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容纳我们的学生,有很多方面是需要向学生学习的,如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信息技术使得信息资源对称分布,学生和老师是对等的这就要求我们要从知识灌输者变为向导者,由教师变为教练多元的角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转换是不可逆转的老师和学生的角色转换,并不是角色的简单对换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只是说学生可以向老师学习,老师也可以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学习,不是完全的对立老师可以是一个指导者、研究者、创新者,可以是一个合作者、方法论的授导者,也可以是学生的伙伴、学生的资源,而不单单是传统意义上的讲授者、纪律的维护者、教学的组织者。
综合评价)8、你认为新课程下应该树立怎样的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教师是指导者和信息源、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是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教师是反思者和研究者、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发现者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师树立人性化的学生观、差异性的学生观、发展性的学生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发展性、独立性、独特性(差异性)、创造性,把学生当学生、当朋友、当老师、当同学、当合作者、当儿童教材是为教师的教学服务,是为教师提供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是教师要去加工和创造的材料,只有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教师本人对教材的深切领悟进行二度开发,才能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切入点,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是说新课程要求教师建立新的教材观,那就是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综合评价)9、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在教学中应如何贯彻?“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1 、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2 、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一切必须为我们教师所关注,必须用“心”施教,这也体现着教师对本职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切,体现着教师热切的情感3 、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JJ总之,关注人的教学才能使学科教学同时成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从而真正实现人的发展综合评价)10、如何关注学生的情感,以促进教学?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充满情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生喜欢的活动,激发“乐学”的情感体验;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问题情境;创设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通过竞争激励,使学生大脑处于最佳学习状态;注重发展学生思维;教师转换角色,尊重、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创设和谐氛围;加强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形成积极态度,让学生体验成功。
综合评价)11、你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一堂好课是怎样的?新课程下的一堂好课,应该明确地凸现在课堂教学主体---学生的身上,主要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是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以一定的参与度做保证的,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得不够,就算不上“主体”学生的参与状态,既要看参与的广度,学生是否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又要看参与的深度,学生是被动地、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究是学生的交流状态课堂上,教师是否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这个环境里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能动的,他能和同学、教师甚至教材进行平等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才有可能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实现教学相长当他学习困难时,会得到善意的帮助;当他取得成功时,会得到诚挚的祝福;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迫切地想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课堂成了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这样的课就是好课是学生的达成状态一堂好课,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更要有真挚的情感、体验,这是任何时候评价一堂课必须守住的底线检验的标准就是学生的接受程度与效果。
在课堂上,主要考察学生有无切实掌握这些知识,并将这些新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融会贯通的能力同时,还要了解获得知识的过程,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的跟进、共鸣、投入,每一个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在致力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是否能使“优等生”“吃得饱”,让“慢生”、“后进生”“吃得了”,真正学有所得,各得其所新课程下的一堂好课,不是对原有课堂教学评价的否定,而是发展与超越,它更多地是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主综合评价)12、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综合评价)13、结合教师职业,谈谈你对“终身学习”的认识二十一世纪,学力(学习力)的大小已经成为决定人们生存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学习已经演变成人的终身行为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终身学习对于教师具有特殊意义只有开展终身学习,才能使教师的基本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开展终身学习,我们的教师才能重塑一个全新的自我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通过再学习来不断充实、完善和提高自己。
要不被时代和社会所淘汰就得终身学习综合评价)14、请结合你的学科专业,就某一学科内容的教学,创设一个有价值的教学情景主要在“生活性”“学科性”“问题性”“情感性”等方面综合评价)15、请简要描述一下你的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态度和成就?(综合评价)说明:1、考题重在考查新课程背景下,晋职教师应掌握的教学理念、观点、专业知识和技能,兼顾其它知识和能力的考查2、上述各题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考核评价时应坚持原则性、灵活性、多样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统一,所列答案非标准而仅供参考请评委们机动掌握,综合评价命题人:龙岗区教育局教研室陈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