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方法大全◇重复记忆法◇串联记忆法◇对比记忆法◇归纳记忆法◇化简记忆法◇口诀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强化记忆法◇协同记忆法◇谐音记忆法 重复记忆法 重复记忆,是把所记忆的内容连续重复或间隔一定时间后再重复学习一次,经过多次重复,实现永久记忆 人脑所记忆的东西,会被逐渐淡忘记忆得越肤浅,淡忘得越快;记忆得越深刻,淡忘得越慢当淡忘所需要的时间达到比余寿还长时,就终生不忘了淡忘与时间有关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十年内不与任何同学来往,他会把许多同学的名字忘掉一个高中毕业的农民,在五年之内不读书、不看报、不写字,便会提笔忘字据报载:一个50年代末期从监狱中逃出而隐居深山的男人,30年后人们发现他时,他连最简单的话都不会说了 记忆的深浅不仅与刺激的强度有关,也与重复的次数直接相关在一定条件下,重复的次数越多,记忆就越深刻每周一歌或电视剧插曲,刚听第一遍时感到陌生,然而一周下来,便基本会唱了 重复是记忆之母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说起来也很简单:重复!重复!再重复!”刚接受新知识时需要重复,否则印象太浅,不会在脑中产生记忆效果。
这就像没有闸的汽车,一直爬到坡顶才能站稳,半坡上熄火就容易溜下来重复好像发动机,应该把记忆的载重车推上有利于保持信息的“坡顶”再暂告歇息 巩固知识也需要重复,复习的本身就是重复在心理学研究中,有人曾根据复习次数、时间间隔、淡忘速度三者关系画了一条记忆曲线这条曲线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重复的次数越多,忘得越慢;二是遗忘的速度并不简单地与时间间隔成正比,而是先快后慢关于后一点,德国著名记忆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用记无意义音节的方法进行过研究他发现,熟记之后仅过一个小时,就忘记了56%,两天后又忘记了16%,此后遗忘的速度就大幅度放慢,6天后虽然还有遗忘,但仅继续遗忘3%可见第一次复习应该及时,新学习的内容最好在12小时之内复习一下,抓住记忆还比较清楚、脑子中记忆的信息量还多的时候进行强化第二次复习时间间隔可以稍长,比如两天再往后,间隔可以更长,比如依次为一周、半月、一月、半年、一年、几年复习所用的时间也会依次缩短,甚至只要用眼或耳过一遍就行这样先重后轻、先密后疏地安排复习,效果极佳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可以背诵14.7万字的十三经他记忆容量大,准确度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得法。
据《先正读书诀》记载:“林亭十三经尽皆背诵每年用3个月温故,余月用以知新林亭即顾炎武 许多同学为了应付考试,喜欢搞临阵磨枪,这样突击学习的知识多达不到永久记忆的目的,往往是记得快忘得也快,就像狗熊掰棒子,虽然掰得很多,但最后所剩无几科学的做法是:对于基础性的、必须内储的知识,尽量早日融会贯通,并适时安排复习;对临时应付性的、没有必要长期内储的知识搞临阵磨枪 还有许多同学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有一种惰性,知新时便忘记了温故;复习某一门课程时,便把其他课程忘在一边这种做法也不可取这是因为,当你专注于复习或学习某一门课程时,其他课程的内容因搁置太久而几乎忘光了,再复习时不免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如果适时安排复习,则既省时又省力复习就像打扫覆在记忆上的灰尘一样,灰尘很少时,一吹即掉;灰尘很多时,虽用水洗也难见本色科学的做法是:各科知识学习齐头并进,复习也齐头并进在复习时,第一遍先粗线条地记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通过系统归纳,使之网络化,并记忆在头脑里;第二遍做书中的例题,做完后与书上的题相对照,力争“一步不少,一字不落”;第三遍做书上的习题,达到一看即懂的程度此后,再去选做一些参考书上的习题。
--摘自迟雅著《学习方法指导》串联记忆法串联记忆,是将所记忆的几项内容根据其各自的特征和相互联系串起来记忆例如: 1.用串联法记忆金属活动顺序表 金属活动性顺序: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可记作:“加盖那美丽新贴,锡铅重统共一百斤”重是轻的反意,轻与氢谐音 2.用串联法记忆石蕊试剂的性质 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在中性环境中为紫色,可记作:“酸红(遇酸变红)石榴(石蕊)捡到篮(遇碱变蓝)子中(中性环境中为紫色)” 3.用串联法记忆碱性氧化物的溶水性 碱性氧化物只有氧化钙、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锂、氧化钡五种溶于水,可记作:“李娜盖夹被” 4.用串联法记忆词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介词、副词、连词、叹词、助词和拟声词可用串联记忆法记作:“姐夫诸明亮连声叹:袋鼠行动慢”除慢字外,每个字代表一类词 5.用串联法记忆实验室制氧步骤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七个操作步骤为:检查装置气密性,装药品于试管中并塞塞子,将其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加热,排水法收集氧气,将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
每一步骤用一个字缩记为:查、装、定、点、收、移、熄,可谐音串记作:“制氧步骤一字记,茶庄定点收利息” 6.串记东亚五国名称 东亚五国: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可记作:“终日寒潮猛”由此还可以联想到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最显著的地区之一 7.用串联法记忆单句类型 单句分为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四种,可用串联法记作:“陈怡(疑)岂(祈)敢(感)”假想陈怡是一个人,他说,陈怡那里敢 8.用串联法记忆复句类型 复句分因果、并列、递进、假设、转折、条件、选择、承接八种类型,可用串联法记作:“因病(并)旋(选)转,呈(承)递假条”假想一个人因为生病,感到天旋地转,而向老师告假 9.用串联法记忆汉字造字法 汉字造字法有象形、会意、形声、指事、假借、转注六种,可用串联法记作:“向(象形)贾(假借)指(指事)挥(会意)行(形声)注(转注)目礼”其中目礼是为意思完整而附加的,“注目礼”是一种礼节 10.用串联法记忆汉字演变过程 记忆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难在后半部分容易记串,即把前后位置记颠倒了如果采用串联法来记忆,就可避免这种现象发生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这是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可以记作:“古今小隶盖草房”。
古与骨同音;今与金同音;盖与楷谐音;房与行谐音,而行是多音字,这里利用姊妹音来记 11.用串联法记忆文言疑问代词常用的文言疑问代词有:谁、奚、焉、胡、安、何、曷、孰、恶(wū),可用串联法记作:“谁吸(奚)烟(焉)?何五(恶)叔(孰)和(曷)胡安” 12.用串联法记忆文言人称代词 文言文中,汝、尔、子、君、乃都表示人称代词“你”,可用串联法记作:“汝乃君子尔” 13.用串联加谐音记忆法记忆“四书五经” 《孟子》、《论语》、《大学》、《中庸》统称为“四书”,《诗》、《礼》、《春秋》、《易》、《书》统称为“五经”四书五经”可用串联记忆法记作:“四叔(书)猛(《孟子》)抡(《论语》)大(《大学》)钟(《中庸》),武警(五经)诗(《诗》)里(《礼》)存(《春秋》)遗(《易》)书(《书》)” 14.用串联法记忆“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时间长了,这“五霸”易忘掉其中的一两个,如果用串联法记,就容易记牢即:“近闻(晋文)齐桓采松香(宋襄),锯断秦木(秦穆)留楚桩(楚庄)” 15.用串联法记忆“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可用串联加谐音法记作:“七叔含烟找围巾”。
16.串记东南亚陆上五国及其首都名称 东南亚11国中,有五个陆上国家,距中国都比较近,其国名和首都名可记作:“绵羊(缅甸仰光)老象(老挝万象)越河(越南河内)——前进(柬埔寨金边)太慢(泰国曼谷)” 17.串记西亚五大石油国国名 在西亚20个国家中,有五大石油国——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可记作:“二姨二伯一个科” 18.串记中美洲七国国名 中美洲七国:洪都拉斯、伯利兹、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可记作:“红脖八哥喂你啥?” 19.串记五岳所在省份、四大佛教圣地和四大石窟名称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所在省份分别为山东(鲁)、陕西(陕)、湖南(湘)、山西(晋)、河南(豫),可记作:“绿伞镶金玉” 四大佛教圣地——九华山、五台山、普陀山、峨嵋山,可记作:“九五之尊,普照峨嵋” 四大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和莫高窟,可记作:“云龙卖馍”假想一个叫云龙的人卖馒头 20.用串联法记忆《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同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开放宁波等五个通商口岸并割地香港,可化简后串联记作:“宁(宁波)上(上海)广州,不(福州)下(厦门)香港” --摘自迟雅著《学习方法指导》对比记忆法对比记忆,是将所要记忆的内容通过对比的方法加以记忆例如: 1.用对比法记忆数字 (1)13的平方为169,14的平方为196 (2)浓盐酸的密度为1.19g/cm3,火警为119,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时间为公元前119年 (3)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邮编查询为184,黄巾起义的年代也为184 (4)空气的密度是1.293/l,把最后一位的3略去为1.29,在29前再加个4整好是氧气的密度,即1.429g/l可见氧气比空气略重 (5)地球陆地面积为1.49亿km2,地球距太阳的距离为1.49亿km (6)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km,而地球表面积为5.1亿km2,相当于整数和小数互换位置 (7)日地平均距离1.5亿km,被称为一个天文单位,而太阳与冥王星的距离为60亿km,即40个天文单位 (8)黄赤交角23.5°与南北回归线所在的纬度相等,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66.5°,同南北极圈所在的纬度相等。
(9)二分二至四个节气,是反映地球公转过程中季节的昼夜转换点,这四个节气的日期分别为: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秋分——9月23日,冬至——12月22日前后从春分算起,月份分别为3、6、9、12,均为3的倍数,而日期分别约为21、22、23、22 2.用对比法记忆数学概念 (1)自然数与整数: 自然数即正整数(1、2、3、4、5、6、7、8……),其性质是:有最小,无最大,有顺序性,永远可以施行加乘两种运算 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其性质是:无最小,无最大,有顺序性,永远可以施行加减乘三种运算 (2)有理数和无理数: 有理数包括整数、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其性质是:无最小,无最大,有顺序性、稠密性和间断性,永远可以施行加减乘除四种运算(除数不为零) 无理数专指无限不循环小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3)等式、代数式、方程的区别: 等式含有等号,代数式不含等号,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4)一元一次不等式与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步骤的联系与区别: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完全相同,即: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