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济南公交BRT情况介绍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2.67KB
约5页
文档ID:538131719
济南公交BRT情况介绍_第1页
1/5

一、济南 BRT 系统简介及其特点济南市于 2004 年 11 月开始着手进行快速公交的规划、 设计和建设工作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济南市《城市 总体规划》,制定了全运会前建设“二横三纵” BRT网络的 发展规划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以 2009 年 10 月第十一届 全运会为契机,济南市于全运会前开通运营了 6条BRT线路, 并形成了“泉城济南模式”的 BRT 系统与国内其他城市相 比较,济南 BRT 系统所独具的显著性特点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快速形成网络化2008 年 4 月 22 日北园大街 BRT-1 号线开通运营, 2009 年 10 月 13 日 BRT-6 号线开通运营, 济南市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开通运营 6 条 BRT 线路,初步形 成了沿北园大街—工业北路、经十路、历山路、二环东路、 奥体中路BRT客流走廊的“二横三纵”网络化格局BRT 线路总长度 76 公里济南 BRT 系统在较短时间内即形成网 络化,成为国内建设和运营 BRT 系统的极少数城市之一二是采取开放式的运营模式济南 BRT 系统集 BRT 专 用道和普通公交专用道两种形式路权于一体, 形成了“封闭 式+开放式”的灵活性较强的运营模式,将公交专用道作为 开放式运营模式中 BRT 线路布设的载体,充分盘活了现有的 公交专用道资源,这既降低了建设和运营成本,又可根据客 流的需要,灵活拓展服务覆盖范围,进一步提高线路可达性 和服务水平。

三是使用左右双侧开门车辆为保障开放式运营模式在 济南的成功实践,适应 BRT 专用道岛式站台“左侧”停靠和普 通公交专用道站台“右侧”停靠的需要,济南市采用了低入口 双侧开门车辆,这在国内尚属首例,为拓展和延伸 BRT 网络、 保证水平登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四是建设“双快”体系结合北园大街和二环东路高架 工程,将 BRT 与快速路集合在一个走廊上建设“双快”体系, 快速路采用高架形式,快速公交设臵在地面双快”是复合 通道,既能保证社会车辆在高架桥上的快速通行,也能保证 大运量BRT的快速通行,可带动沿线及周边地区商业、地产 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五是同站台双向免费换乘济南 BRT 采用中央岛式站台 并执行同站台双向免费换乘的低票价优惠政策乘客在中央 岛式站台内可实现零距离双向免费换乘,一次付费即可达到 BRT网络内的任一站台据统计,日均免费换乘3万人次, 占BRT日均客运量(22万人次)的13.6%,BRT人次单价 0.65 元,比普通公交 0.835 元低 22.2%,老百姓在享受便捷 服务的同时节省了大量的出行成本目前执行票价1元(物 价局可定票价2元),可使用月票和打折优惠二、济南BRT系统建设与实施经验济南 BRT 系统的建设和运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实施 效果主要有以下六点:一是运输量大增济南BRT从开通首日1号线仅2万人 次的客运量,到目前1 号线单线日客运量达 7万人次,“二 横三纵”网络6条BRT线路全线日均22万人次的客运量, 充分发挥了 BRT 运量大、高效率的骨干运输作用二是低碳效果明显目前,济南 BRT 共配臵营运车辆 145部,排放标准达到欧III以上,BRT车辆数仅占公交车辆 总数的 3.6%,却承担了公交总运量10%(1/10)的客流济 南 BRT 除了在济南市公交运输中担当重任外,还为济南市的 节能减排作出了巨大贡献三是公交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济南 BRT 自投运以来,市 民对公交系统的满意程度由 2008 年的 89.05%提高到目前的 95.03%济南BRT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流动风景线,于2009 年被市民评选为济南市“新十大城市景观”之一,济南市公共 交通 BRT 建设工程于 2010 年 1 月获得“山东人居环境范例 奖”四是圆满完成大型赛事公共交通保障任务2009 年 10 月,在没有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背景下,以BRT为骨干的地 面公交系统45分钟内成功疏散3.8万名观众,高标准、高质 量、高水平的公交全运服务,受到国家体育总局、全运会济 南赛区组委会领导、运动员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五是优化了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结构济南BRT的建设和 运营,调整和优化了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结构,以快速公交为 骨干,普通公交为基础,小区支线为补充,郊区线路为衔接 的多种类型的线网构架正在逐步形成,对于打造全市干、普、 支多层次的公共交通线网体系和满足广大市民多样化的出 行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六是改善了城市市民的出行方式高品质BRT的建设与 运营有助于转移机动化交通方式以及非机动化交通方式由 山东建筑大学“和谐全运,畅通泉城”社会实践团专门组织 的北园大街沿线居民出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因 BRT 开通, 吸引选择 BRT 出行的乘客占总运量的 25.5%(其中有 10.2% 的非机动车、 9.9%的步行、5.4%的私家车转移至选择 BRT 出行)反映出BRT带动整个沿线居民的出行和交通方式发 生了深刻变革济南 BRT 系统的建设和运营,在具体做法和实施策略上 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主要经验做法有以下三点:一是在规划设计方面,高度重视前期科学规划研究济 南市成立了公共交通总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在全国较早将 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TOD )的思想融入城市规划、建设 和管理中,于2006 年11月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公交客流调 查,为 BRT 线网规划及运营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为顾问,同时有颇具实力的中规 院、同济大学、林李公司、鼎汉沪通公司、香港城市规划设 计咨询公司以及济南市规划院、市政设计院共 7家规划设计 机构选派精干力量投入前期研究策划及规划设计,建立了多 学科、多专业的规划设计队伍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结合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济南市制定了“二横三纵” B RT 网络的近期建设规划,同时制定了“三横五纵”、“五横七 纵” BRT网络的中远期建设规划,规划到2020年建成200 公里的BRT网络,日客运量100万人次二是在系统建设方面,注重将 BRT 的建设与城市道路增 量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北园大街及二环东路等城市道路建 设工程中道路资源的增量部分建设BRT专用道,减少了社会 矛盾同时,将BRT的建设与城市用地布局相衔接、与城市 建设与发展相协调,形成因地制宜、独具地方特色的发展模 式在BRT系统的建设中,充分结合道路网络建设和现有的 公交专用道资源搭建 BRT 骨架,将增量资源和存量资源有效 整合,快速形成灵活性较强的开放式 BRT 网络进而提高了 BRT 系统的运营高效率三是在运营管理方面,推行标准化管理,提供近似轨道 交通的服务。

济南BRT在采用高标准、高质量基础设施为乘 客提供舒适乘车环境的同时,用济南公交刚刚获得国家级企 业管理创新奖的“星级管理、星级服务”管理制度打造BRT优 质服务品牌,2009 年又将“微笑服务”纳入了星级管理制度 在普通公交三星级以上驾驶员中选拔BRT驾驶员,面向社会 公开招聘优秀大学生作为站务服务人员,并组织进行了军 训、服务礼仪和服务技巧等专业培训,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 员工队伍向社会公开承诺,提供“定点发车、准时到站”服 务,为广大乘客掌握BRT线路的运行规律、进而科学合理地 安排出行时间提供了强有力的服务保障手段引入航空地勤 式服务理念,采取BRT运营车辆“一圈一检”的检修工作流 程,做到了自BRT车辆投运以来无中途抛锚现象发生运用 现代化公交智能技术,建设了 “人、车、站、道”一体化的智 能化监控、调度、管理和信息服务系统,形成了柔性灵活的 调度管理方式,并根据济南实践编写了地方标准《快速公交 系统(BRT )智能管理技术规范》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二o—年五月。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